寒风中 那攀登的人
来源: 本站原创 录入人员: 李璐 时间: 2021-01-15 [ 大 中 小 ] [ 打印 ] [ 关闭 ] [ 收藏 ]
本站1月15日讯 道旭险工的监控坏了。 道旭险工的监控位于滨城黄河河务局道旭险工下面的水位监测站上,是滨城河道防汛视频监控数据传输的中枢节点,其监控线路同时影响着麻家控导、自来水泵站、滨州黄河公路大桥、滨州黄河浮桥等其他5个重点部位的视频监控畅通。 道旭险工的监控坏了以后,滨城黄河河务局多次联系原安装人员前来维修,但对方都以气温太低等理由迟迟未来。 这天下午一上班,吴建飞就急匆匆的来到了防办主任贾春亮的办公室:“贾主任,咱们今天自己去检修道旭监控吧,防办派个人搭把手,说不定今天咱就修好了,现在正是防凌关键的时候 ,这个监控太重要了。”吴建飞负责该局通信维护工作,监控坏了他比别人更着急。 贾春亮立刻安排了两名防办人员和吴建飞一起,一行人坐上车直奔道旭管理段。 在道旭险工旁边,几个人把一架伸缩梯子搬到了安装监控的立杆下面。这架伸缩梯子6米长,铝合金材质,下粗上细,顶端脚踏处直径大概两三公分,十分光滑,立杆又是铁质的,梯子靠上去,很容易滑动,几个人来回调整了好几遍,终于把梯子靠牢稳了。李国安、路桂平和管理段前来支援的小伙子李栋一起,在下面紧紧的扶着梯子。
只见吴建飞一步一步沿着梯子向上攀登,他每攀登一层,那梯子就抖一抖。大家在下面看着,心脏都提到了嗓子眼,不断地叮嘱他:“慢点!慢点!” 吴建飞倒是不慌不忙,稳稳当当的爬到上面,打开一个白色的配电箱,他检查了一遍线路,把松动的地方拧紧,很快又沿着梯子下来了,“我去段上看看行了不。” 监控安装的位置距离道旭管理段大概500米的距离,很快吴建飞就折返回来,“不行呢,得换个配电箱看看。” 几个人抱着梯子又是一番挪腾,找到合适的平台把梯子靠好,吴建飞攀登了上去。第二个配电箱刚一打开,一团灰尘伴着草屑、夹着鸟毛扑了他一脸,呛得他直咳嗽。来不及清理身上的灰尘,吴建飞就动手忙了起来,只见他小心翼翼地掏出里面的设备,一会儿接线,一会儿用万用表测量,一会紧锁双眉,一会儿又眯起眼睛。
大河上下冰封数千米,气温零下的坝头上,西北风呼呼作响,吹的人脸生疼,20多分钟过去了,笔者只是在下面拍拍照片已经冻的手脚僵硬。 “好啦!这次应该可以了!”吴建飞信心满满地说道,他关上配电箱,爬下梯子,再次返回管理段查看维修结果。不一会儿坝头上就传来高呼声:“撤啦!都可以了!” 一抹灿烂的笑容在他英俊的脸庞绽放,简直比冬日的阳光还要明亮。 收工回去的路上,笔者问吴建飞:“爬那么高你紧张不?害怕不?” 他哈哈笑了:“一开始还挺紧张,看到你们就不紧张了,都是战友,我信任你们。” “小马,你不知道,领导让请人去维修,人家小吴坚持自己去。”司机路桂平忍不住插话。 “这个咱比外面的人熟悉,再说找别人修不知道要等多久?要花多少钱呢!”吴建飞不好意思地说道。 笔者再次被感动了,对这个在寒风中勇敢攀登的年轻人肃然起敬。他不仅有专业的知识,有过硬的本领,更有一颗热忱、勇敢、奉献的心灵! “关键时刻站的出来,危急关头顶的上去”,这就是黄河人的气质。在抗洪抢险第一线,在砂砾草屑蹦飞的坝头,在冰凌测报的严寒中,在和违法行为的斗争中,……在无数次面对困难承担责任的时候,总是会有千千万万个像吴建飞一样忠诚担当的黄河人,迎头赶上,勇敢攀登,为治黄事业发展贡献着绵绵不绝的力量。(马洁) 责任编辑:田光 |
上一篇:同心奋斗绘新貌 精益求精筑优品
下一篇:担使命 行远路
- 打印本页
- 关闭本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