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水为笔 黄河边绘出“稻田画”

山东黄河河务局门户网站 时间:2024-11-20 来源:本站原创

本站11月20日讯    河桥掩映,穗浪如海。

水稻,在大家的印象中一般都“生”在南方,可偏偏有一张济南农特产名片——黄河大米,让水稻在济南黄河边“安了家”。

沿引黄渠道顺流而下,黄河边村庄农田里稻浪翻滚。得益于黄河水的灌溉,水稻再一次获得丰收。收割机的轰鸣声和百姓们忙碌的身影交织在黄河边,绘制出一幅绝美的“稻田画”。

追根溯源 寻“稻改”源头

为什么水稻可以在黄河边“安家”?这就要追溯到70年前的“稻改”了。

这所橘色的房子就是“稻改”工程的黄河水源头——杨庄引黄闸,黄河水正是通过这台大型机器的运作流向万户千家。

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沿黄区域大多都是盐碱地,当地老百姓都编了顺口溜:“春天白茫茫,夏天水汪汪,十年九不收,年年闹饥荒。”黄河泛滥与小清河排泄不及时让沿黄区域盐碱化日益严重,曾经的黄河恐怕连鸟儿都要绕着飞。为发展引黄灌溉,改良黄河沿岸沙碱地。

1955年开始在现在杨庄引黄闸的位置试建倒虹吸引黄工程,放淤改土、种植水稻。经过技术员与农民的育种育苗发现,黄河水种植水稻有着独特优势:含有大量有机肥,能溶解、洗刷盐碱,改良土壤,而且水温也高,适合稻苗生长。

济南沿黄两岸逐渐有了数十万亩水稻田,济南人民也吃上了黄河大米。同时现在的吴家堡街道作为当时的济南沿黄稻改试点,逐步实行稻麦两作,全村80%的土地都种了水稻。“早晨起床三点半,一日三餐在田间”。奋斗就有收获,终于在金秋时节有了稻浪翻滚的盛景。

久经风霜 炼“引黄”真金

“稻改”非一日之功。虽然第一次的稻改有了收获,但是收成低,土质还很差。

据老村民回忆,原济南槐荫七里铺老书记李贵仁说,他们村三年吃了国家24万5千斤统销粮,1300多亩地,稻子总产量7000多斤,合一亩地才5斤7两,可想而知“稻改”多么困难。为啥呢?因为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土地涝碱问题就盲目扩大种植面积,灌溉的水源、机械也都没规划好解决好,最终损失特别严重,老百姓的日子雪上加霜。没办法,还得继续改!

通过查大量阅黄河水文资料,新一轮的引黄“稻改”再次拉开帷幕。众所周知,黄河下游为地上河,需要将水引“下”来。这么多年以来,济南市引用黄河水渠首工程主要有引黄闸、虹吸、扬水站、电灌站。为了更好的利用黄河泥沙改良土壤,扩大灌溉面积,增加引水量,适应防洪规划标准,黄河先后多次拆改已建虹吸工程,部分虹吸拆除后在原址修建了引黄闸。1990年,济南修防处的虹吸工程由6处(1986年杨庄虹吸工程拆除)14条管道增至11处36条管道。因黄河水灌溉,土壤逐步改良,稻田种植面积逐步增加,引黄灌溉面积进一步扩大,引黄水量需求也大大增加,虹吸管已不能满足水稻大量引水的要求,另外,由于河道不断淤积,防洪工程设防标准不断提高,堤防相应加高,致使虹吸引水困难,虹吸工程在防洪安全和引水能力方面都难以满足要求,不能很好地发挥工程效益。因此,虹吸工程逐步退出“引黄”历史舞台,被引黄闸工程所代替。济南市从80年代初开始拆除虹吸,修建穿堤引黄闸,至1999年,原有的引黄虹吸工程全部拆除,截至2005年底,济南市共建有11座引黄闸,分布于济南黄河两岸。

现在正在进行第三次“稻改”——科技农业,黄河水依然在“稻改”过程中扮演着及其重要的角色,除了改良土壤,现在主要是为水稻种植需要提供宝贵的黄河水资源,更是间接促成了江北最大的稻米种植产业化基地的建成,用于优质水稻育苗、种植、科教、观光及沿黄现代农业推广。

执水为笔 绘“黄河”盛景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黄河水的重要性逐年提升。

70年光景,从1955年第一条虹吸管的建立到现在的11座引黄闸,从最初单一的农田灌溉到现在的城区供水、农田灌溉、生态补水三大功能。北店子和大王庙引黄闸除提供农业灌溉用水外,还分别通过玉清湖和鹊山水库向济南市提供居民生活和工业生产用水,占比过半,农业灌溉面积达300多万亩,咱们黄河水算是真真切切的流入万户千家。黄河边的“钉子户”——闸管所职工全年在岗,挥洒自己的汗水,辛勤耕耘,用自己的青春与激情,汇聚成推动引黄供水的澎湃动力,谱写催人奋进的供水之歌。

引黄河头道无污染水灌溉,成就了适合水稻生长的天然生长环境,换来了“一亩稻花香十里,一家煮饭百家香”的黄河大米的诞生。矗立在黄河大堤的引黄闸见证了济南引黄兴利的发展历程。经求证,当年光吴家堡灌区就卖给国家粮食10万斤。碱地彻底变身“小江南”,吴家堡大米到现在也成了响当当的金字招牌。

看今朝,黄河人执水为笔,将“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号召“绘制”在黄河边的每一寸土地上,让黄河变得更美。(郭伟森)

编辑:田光 录入:李璐 审核:陈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