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12月5日讯 晨曦初照,缕缕阳光仿若灵动的使者,轻柔地润泽着黄河之躯,金色的微澜悠悠泛起,宛如一幅徐徐铺展的绮丽画卷,于无声处尽显诗意与柔情,恰似代代治河儿女在治河史中编织成的绚丽华章。
在黄河的两侧堤岸之上,一座座水闸宛如忠诚的卫士,默然静立,在悠悠岁月的长河里,始终与大河相依相守。当闸门开启闭合之际,既有力地抵御着洪水那汹涌而至的威胁,护佑沿岸百姓生活安宁,又切实地践行着两水分供的使命,将润泽与福祉惠及民生。近年来,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持续推进,“六项机制” 建设、“两化建设” 工作相继开展,科技力量也逐步植入其中,致使引黄水闸工程管理的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各项举措协同发力,为水利事业的稳健发展,水闸工程运行安全奠定了坚实基础。
闫潭引黄闸
水闸工程标准化管理添星争艳
养护功深隐患消,运行有序业丰饶。自水利部出台《关于推进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的指导意见》以来,各水闸管理单位建立健全工程运行管理体制机制,落实管理责任,认真做好工程设施维护、规范运行操作流程、严行工程巡查制度、提升完善安全保障设施以及信息化管理水平等多方面工作,消除了工程隐患,保障了水闸工程安全稳定运行。
闫潭引黄闸启闭机房
为进一步推进引黄水闸工程标准化管理,年初,山东黄河河务局印发了《山东黄河引黄水闸工程标准化管理技术资料填写标准》,并把闫潭引黄闸通过水利部工程标准化管理评价列为年度重点工作,菏泽黄河河务局按照上级要求,对标对表、锚定目标,在水闸工程状况、安全管理、运行维护、管理保障和信息化建设等五个方面采取更加有力措施,通过上下联动、部门协同、内外(业)同步等方式积极开展创建工作,7月底闫潭引黄闸顺利通过了水利部工程标准化管理评价,成为继打渔张、潘庄后第3座通过水利部标准化管理评价的引黄闸。
同时,山东黄河河务局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全面激活引黄水闸工程标准化管理的内在动力与创新活力,促使引黄水闸工程管理工作更具有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不断实现标准化管理水平的持续攀升,稳步跨越。
“六项机制”建设,密织安全网,牢筑风险墙
险危早查防微渐,护得安澜岁月彰。水利部2022年印发了《构建水利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六项机制”的实施意见》,2023年、2024年陆续出台了“六项机制”实施工作指南,指导各级落实风险管控“六项机制”建设工作。
山东黄河河务局连续2年把“六项机制”建设作为全年安全生产重点任务,系统部署,统筹推进。年初印发的《2024年推动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六项机制”落地见效工作方案》,明确了具体工作措施,印发的《山东黄河引黄水闸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六项机制”工作制度》,使引黄水闸“六项机制”制度建设有章可循。引黄水闸工程作为关键的黄河引水灌溉渠首工程,其本身工程结构组成复杂,还配有各类机械、机电等设备、设施,其安全运行状况直接关系到地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与社会经济稳定。各水闸管理单位按照上级要求,结合自身安全管理实际,在风险管控、事故防范、应急处置、责任落实等方面不断巩固完善,从人员培训教育的强化、安全操作规程的细化、设备设施的定期维护检查以及环境隐患的排查整治等多维度发力,基本实现了安全生产全链条全方位管控。11月份,山东黄河河务局评选了“六项机制”应用典型案例,并组织了“六项机制”典型建设成果观摩暨全覆盖建设情况监督检查。
六项机制建设公示牌
目前,全局引黄水闸无论是在危险源管控、应急预案备案数量,都有了明显提高,众多具有针对性与可操作性的应急预案相继制定并完成备案,从覆盖领域来看,其广度与深度均得到有力拓展,全面覆盖辖区各个关键区域与作业环节,有力推动形成了上下协同、各方积极参与的良好工作格局。
“两化建设”提升管理助“星”耀
两化建设根基稳,运管安然韵自扬。山东黄河河务局基层段所“两化建设”聚焦基层单位工程运行管理与生活管理,其标准化、准军事化管理的要求,旨在营造统一有序的办公环境、规范办事行为流程、促进单位内部管理顺畅高效,为工程管理统一有序开展、严谨工程运行操作、实现工程标准化建设和管理提供保障。
闸管所作为引黄水闸运行管理的基层单位,承担着保障水闸安全稳定运行、执行调度指令等重要职责。自推行“两化建设”以来,在工程管理方面,从工程维修养护计划的制定和落实,到闸门的日常巡查、定期检查、运行操作,再到设备的管理、维护、检修等,明确了水闸运行管理各个环节的详细规范与流程。生活管理方面,从完善办公流程、人员管理、费用报核、培训考核等各种制度,到职工准军事化管理强化思想政治教育与纪律意识,培养了职工的集体主义精神和敬业奉献精神,使职工更加主动地投身于水闸运行管理工作,为水闸运行管理工作的持续推进与不断优化提供了精神力量保障。
整理内务
当前,各基层单位均已成功搭建起“两化建设”制度标准体系的坚实框架,山东黄河河务局也构建起了常态化评价机制,对各单位“两化建设”成效展开持续追踪与深度剖析,各闸管所经过近年来“两化建设”,其基础设施、管理设施、职工精神面貌均得到了明显提升,形成了一股昂首阔步、向着美好未来奋勇前行的正气,“两化建设”成效仿若明亮而炽热之光,闪耀在基层单位每一项工作任务里。
“科技植入”技术升级增实效
智能巧技入闸台,运行有序韵章开。一直以来,山东黄河河务局高度重视提升引黄水闸工程管理科技含量,“远程监控”系统、“三个全覆盖”系统、“云黄河”管理平台、“智巡”APP等在水闸工程管理实践中相继使用,水闸安全运行与水位流量监测、水量合理配置与高效利用、工程自动化与智能化管理、工程数据管理与安全等,也均获现代化科技的有力支撑和保障,提高了洪水、管水、用水监测效率与精准度。
目前,大多数引黄水闸通过利用“三个全覆盖”系统、“云黄河”管理平台等现代化管理手段,实现了数据入库、实时监控,强化了水闸的在线监管功能,提升了工程管理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有条件的引黄水闸工程基于物联网及云平台技术,对原有人工监测渗压计进行自动化监测改造,通过无线和有线双通道将渗压计监测数据定时传输至云平台,实现了安全监测仪器的自动测量、数据处理、图表制作、异常测值报警等工作,实现了时时在线管理,大大提升了安全监测自动化、信息化程度。
工程安全监测平台
下一步,山东黄河河务局在对“三个全覆盖”为基础的感知体系网完善的基础上,将建设“天空地水工”一体化监测感知体系,对水闸注册登记、除险加固、降等报废等全生命周期实现在线管理,强化水闸过闸流量、上下游水位、闸门状态等数据的监测感知,预测黄河来水、黄河供水演进过程,加强闸门启闭风险分析预警,及时科学研判决策,全方位确保水闸工程始终处于安全稳定的运行状态,为黄河流域的水利事业平稳发展与生态保护提供坚实可靠的保障。
引黄水闸,于岁月长河中静静伫立,从日常的精心维护,到机制建设的稳步推进,从科技力量的巧妙加持,再到基层管理的坚实奠基,每一环节都紧密相扣,奏响安全与高效的乐章。我们黄河儿女将继续秉持严谨与创新精神,让这一座座水闸在保障民生福祉、推动区域发展的道路上,成为水利事业不朽的丰碑,见证着水资源的合理调配与大地的繁荣昌盛,于无声处润泽千秋万代。(张凤翱)
编辑:田光 录入:徐文彪 审核:陈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