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12月19日讯 仲冬启幕,齐鲁大地气温骤下,随着刺骨的寒风袭来,黄河凌汛期悄然而至。郓城黄河河务局伟庄管理段提早谋划、强化落实,吹响了防凌备战的冲锋号角。
厉兵秣马,防凌号角嘹亮
“黄河进入凌汛期,大家要秉持底线思维,时刻盯紧天气动态、水文变化,确保每一条指令、每一项预案精准到位,刻不容缓。”该段负责人苑司敏在防凌动员大会上强调。
对靠水险工进行巡查
面对凌汛的严酷考验,郓城黄河河务局伟庄管理段闻汛而动,未雪绸缪,周密部署,从隐患排查到应急预案,每一环节都经过精心雕琢,力求无疏漏、无盲区。全体职工以铁一般的纪律,钢一样的执行力,强化24小时防凌值守,将防凌工作细化至极致,以实际行动诠释着敬业与担当,全力确保黄河郓城段防凌安全。
实训锤炼,防凌技能见真章
除了系统的防凌理论学习,伟庄管理段还特别注重实战演练,将理论知识与现场操作紧密结合。在数九寒天之中,队员们不畏严寒,奔赴险工坝头,亲身体验冰凌观测的实际操作。尽管寒风吹彻肌骨,却激发出团队间凝聚力和战斗力。每一次实训都成为了检验防凌“基本功”的绝佳时机。
“下游黄河在流动时是从低纬度到高纬度,温度逐渐递减便形成了冰凌。如果大量冰凌堵塞河道便会抬高水位形成洪水……”在伟庄险工四号坝上,“老黄河”于长友正在为新入职大学生进行实地讲解。“现在河道暂时没有出现冰凌,大家可以模拟冰凌出现情况进行观测记录。”
观测河道凌情
一人观测厚度,一人记录数据,一人则负责实时沟通协调。“3厘米,4.5厘米……”“发现冰凌后,我们要将位置、长度、密度、厚度及最大冰块面积记录下来,通过智巡APP中的凌情观测板块进行上报。”在模拟结束后,大学生刘智超表示,这次实地教学,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让他直观理解了防凌的重要性。
刺骨寒风中的“实景”培训,成为提升防凌技能的炼金石,每一位队员都在严寒中锻造“防凌技能”。
科技赋能,遥感织网保平安
“你看这几个按键是控制摄像头旋转,这边可以控制摄像头变焦……”在综合值班室内老职工彭效聘正一边娴熟的操作着视频监控,一边向新入职的大学生进行讲解。
“真方便啊,即便不去现场也可以看到整个河道的情况。”刘智超不禁感叹道:“视频监控和无人机可真是我们的得力助手啊!”
视频巡查
近年来,伟庄管理段充分发挥“三个全覆盖”作用,革新巡查模式,实现全方位立体巡查。高清视频监控系统遍布黄河沿线,犹如一双双警惕的眼睛,全天候无死角守护着大河的每一个角落。而无人机则像是翱翔高空的雄鹰,穿梭在难以触及的地方,带来详尽的空中视角。不仅实现了对人工巡查盲点的观测,更为凌汛留下宝贵的影像资料。
使用无人机对河道进行巡查
科技智能化设备与人工巡查的双重保障,使得信息传递更加迅捷,决策指挥愈发精准。这一切的努力,只为确保黄河下游的万家灯火安然无忧。
防凌保安澜,时刻不松懈。每一次巡查,每一份数据,都是全体职工努力与奉献的见证。他们用汗水和智慧,诠释着守护黄河安宁的责任与使命,未来郓城黄河人将携手并肩,誓夺凌汛之战胜利。(张政 李令兵 亓飞)
编辑:田光 录入:李璐 审核:陈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