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纪实特写

挥毫“五色画笔” 绘描河湖翠影长

——滨开黄河河务局省级美丽幸福示范河湖创建工作纪实

山东黄河河务局门户网站 时间:2024-12-26 来源:本站原创

本站12月26日讯   仰望天空,看候鸟蹁跹,云卷云舒;俯瞰黄河,见落日余晖,波光荡漾。

近年来,滨开黄河人始终坚守大河之治的初心使命,聚力担当实干,以实际行动打造出集“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于一体的滨开美丽幸福河。

张肖堂险工

党建“红笔”,勾勒美丽河湖“新画卷”

红色象征着信仰的力量,代表着党建引领治黄事业蒸蒸日上的不竭动力。

自全面启动美丽幸福示范河湖创建工作以来,滨开黄河河务局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把美丽幸福示范河湖创建工作与党建工作相融合。积极发挥党组牵头抓总的政治优势,成立美丽河湖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编制《黄河(滨开段)省级美丽幸福示范河湖建设实施方案》,将创建工作逐步细化分解,确保责任层层到位。

纸坊控导工程

任重道悠,非万事顺也。在推进美丽幸福示范河湖创建工作过程中,该局党组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讨论部署创建工作相关问题。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不定期组织召开创建工作推进会,集中解决创建中的难点问题。举全局之力,聚众人之智,确保美丽幸福示范河湖创建工作扎实有序开展。

防汛“黄笔”,描绘美丽河湖“安澜景”

黄色是母亲河的颜色,也是我们黄河人不懈追求、用心守护的安澜色。

黄河宁,天下平。治理黄河,除害兴利,一直是中华民族的千古夙愿,更是一代代黄河人的初心使命。而美丽幸福河的建设更是以黄河的岁岁安澜为前提。

防汛技能演练

为确保黄河滨开段安全度汛,滨开黄河河务局多措并举,全力做好防汛保安工作。该局汛前提早行动、超前部署,从工程普查、河势查勘,到根石加固、物料准备再到抢险技能演练,每一项工作都扎实有序的地进行着。近年来,滨开黄河河务局创新工作举措,注重科技治河,14公里的黄河堤防上144处监控实现了全覆盖,无人机、智巡app、云黄河等新技术、新科技成功应用到防汛抗旱、工程管理各项工作中,黄河治理实现“智”的提升。滨开黄河人铁肩担重任,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守护着黄河的岁岁安澜和身后的百姓家园。

法治“蓝笔”,绘就美丽河湖“法治卷”

蓝色象征着法治的信仰与权威,代表着我们依法护河管河的决心。

黄河保护法的施行,为在法治轨道上推进黄河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保障。滨开黄河河务局以此为契机,创新开展黄河保护法宣贯工作,高质量完成普法宣传、水行政执法、河湖监管保护等各项工作,为创建美丽幸福示范河湖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宪法沿革

乘众人之智,则无不任也;用众人之力,则无不胜也。滨开黄河河务局深度落实“四项机制”,水政监察大队与公、检、法、应急多部门联合巡河成为新常态,黄河安澜检察室打响听证“第一枪”,首届生态司法修复智库专家聘任活动在滨开黄河举办,黄河环境资源审判巡回法庭审理案件11起,联合公安力量建成联合执法值班室、生态环境警务室。不断扩大的治黄朋友圈让河地融合更加密切深入,在携手共护母亲河的道路上凝聚起强大的法治合力。

生态“绿笔”,晕染美丽河湖“风光篇”

绿色是生命的颜色,象征着绿水青山,也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的主色调。

“现在的黄河岸边,一年四季都是美景。春踏青,夏赏花,秋观河,冬赏凌;出家门不远就是咱滨州人自己的‘坝上草原’,鱼翔浅底、候鸟蹁跹,这些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场景……”沿黄学校的李老师向我们感慨道。

淤背区新貌

黄河不仅美在它的大气磅礴,更美在它的生态宜居。近年来,滨开黄河河务局积极推进淤背区绿化提升和树株更新。现如今,近1700亩的淤背区已经实现苗木种植全覆盖,银杏、白蜡、国槐、海棠等20余种绿化苗木,恰似一条深绿色的丝带沿着滨开黄河缓缓展开,兰家险工、纸坊控导、张肖堂险工,如明珠般点缀其中,形成了一条堤岸错落有致、富有整体韵律、人水和谐相依的亲水岸线。每逢假日,这片“绿水青山”就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热门打卡地,供他们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享受片刻的宁静与放松。母亲河成为一条集水工程、水生态、水宣传、水旅游、水文化为一体的生态美丽之河、幸福之河。

文化“墨笔”,书写美丽河湖“文明章”

墨色不仅是笔锋所致留下的色彩,更是历史积淀下的厚重文化底蕴。

“欢迎大家来到滨州市黄河法治文化阵地,该阵地共分为普法、治黄、廉政、司法、检察五大板块……该阵地2024年获评山东省第四批法治文化建设示范基地。”在张肖堂险工坝头上,讲解员正在给前来参观的学生介绍法治文化阵地的建设情况以及法治文化和治黄历史文化。

山东人民治黄发祥地纪念园——初心园主题雕塑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黄河作为中华文明的摇篮,给祖国大地留下了波澜壮阔的美景和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滨开黄河河务局为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充分利用黄河岸线形态,结合自身地域特色,精心打造了问汛黄河文化广场、滨州市黄河法治文化阵地、初心园—山东人民治黄发祥地纪念园、“黄河记忆”文化馆,将法治文化、治黄文化、红色文化、地域文化、民俗文化等融为一体,成为黄河文化宣传推介的重要窗口。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滨开黄河人将锚定建设幸福河的目标,扛牢新时代黄河人的使命和责任,沿着黄河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之路,奋力书写滨开黄河人与水的和谐篇章。(任增花  兰智辉)

编辑:田光 录入:李璐 审核:陈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