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12月27日讯 大河向新,奋楫朝暮。
仲冬时节,行走在郓城黄河滩岸之上,只见长河碧透,沃野田畴,工程与自然交织的气息迎面而来,处处呈现出新变化、新气象。今年来,郓城黄河河务局深入贯彻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聚焦生态保护治理、民生用水需求、职工急难愁盼,以可圈可点的实事为笔,绘出幸福河的“郓城画卷”。
候鸟翩跹生态新
黄河之美,美在生态,美在候鸟翔集。
“成群结队的候鸟在黄河上空翩跹起舞,画面非常壮观,我们有幸记录了这一刻。”王一帆是该局摄影团队一员,12月9日,在开展“寻美·黄河”采风活动时,偶然记录下了群鸟振翅高飞的瞬间。
笔者跟随拍摄者的镜头发现,远处是碧绿的麦田,近处则是流淌的黄河水,伴着“嘎嘎”的低鸣声,成群的野鸭划过水面,荡起层层涟漪。
候鸟、野鸭如同一个缩影,见证了郓城黄河保护治理的生态蝶变。一直以来,郓城黄河河务局始终把“生态优先”贯穿在治水兴水全过程,因地制宜,遵循规律,加大植绿护绿力度,全力推动黄河生态廊道建设,在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上实现新跃升。
如果说“植与护”绘就了郓城黄河的生态基底,那么“治与管”则为生态廊道建设筑牢了法治屏障。
今年10月,该局制定印发了《郓城黄河水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实施意见》,明确郓城县公检法部门及司法局等八家单位职责,进一步推动联合执法协作机制落实落地。不仅如此,水政监察人员积极克服河道范围广、地域权属复杂的不利因素,严执法、强管理、治顽疾,持续巩固“四乱”治理成果,累计开展河道巡查120余次,现场制止水事违法行为45起,为郓城黄河生态保护筑牢了法治屏障。
水润沃野保粮丰
冬日里,俯瞰沃野乡间,一望无际的麦田绿波涌动,一颗颗麦苗正窜节生长,积蓄着蓬勃向上之力。
“用好黄河水,浇出丰收田。”这是当地沿黄群众的夙愿,也是郓城黄河河务局干部职工的目标。黄河水作为农业的命脉,粮食丰收离不开灌溉保障。
兴水利,惠民生,如箭在弦。就在今年,一项惠民工程在郓城黄河落地。
“6月26日,杨集闸改建工程顺利通过通水验收,现已投入使用,有效恢复了设计引水能力,为全县粮食安全、供水安全、生态安全保驾护航。”该局党组书记、局长李百介绍。今年来,该局紧盯全县用水需要,积极选派业务骨干完成急难险重建设任务,在聚焦工程建管、民生改善,乡村振兴上持续发力,从严从细打好管水、用水、节水“组合拳”,全力助推郓城县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
郓城县境内引黄涵闸2座,除了杨集闸以外,苏阁闸作为黄河菏泽段的第八座引黄闸,在农田灌溉、生态供水等方面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由于黄河下游河床持续下切,小流量引水困难成为制约引水能力的一大瓶颈。
面对困境,郓城黄河河务局干部职工主动作为,学先进、寻经验,找突破,一方面加大闸前闸后河道清淤力度,另一方面积极推进提水泵站安装工作,全方位满足引黄供水需求,让沿黄群众用水有了更多“底气”。
暖心铺就幸福路
入眼皆变化,处处展新景。时下走进山东郓城黄河河务局苏阁管理段,干净平整的沥青路、清晰规整的路标线和满目笑颜的职工……“治黄新一线”实实在在的变化映入眼帘。
“管理段庭院原有水泥路面存在不同程度破损、开裂,既影响基层一线面貌,也影响一线职工的工作生活”。为了满足职工诉求,进一步提升基层单位面貌,该局安排人员实地了解情况,积极协调,高质量完成了苏阁、杨集、伟庄管理段庭院沥青路面铺设,让庭院向“美”而行,打造着高质量发展的“幸福标杆”。
幸福路,延伸幸福事。今年来,郓城黄河河务局以幸福单位建设为契机,因地制宜、深挖亮点,持续推进规范化建设提档升级。倾力打造杨集管理段幸福驿站,小场所关乎“大民生”;推动职工健身中心落成,家门口有了“健身圈”;职工食堂菜品改善,守护“舌尖上”的幸福。
在这里,一桩桩贴近生活、惠及职工的“微实事”,让治黄工作更舒心,让干事创业氛围更浓厚,治黄人的幸福感在细微处悄然提升。
如今的郓黄大地,是一片充满奋进和幸福的热土。治黄工作者们正朝着共同的目标阔步前行,他们敢挑重担、承载期盼,以实干为笔,不断绘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新图景。(亓飞)
编辑:田光 录入:李璐 审核:陈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