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12月30日讯 取法其上,得乎其中;取法其中,得乎其下。自古以来,唯有心怀高远者,方能激发源源不断的斗志,方能保持攻坚克难的韧劲,方能成就利国利民的事业。
六大高地
2022年,济南黄河河务局党组经过深入调查研究,毅然扛起“走在前、作表率”的使命,统筹考虑辖区内各河段工程现状、管理特色、发展需要,提出了打造“六大高地”的目标,即打造“数字长平”智慧防汛新高地、“多彩槐荫”生态优美新高地、“文韵天桥”文化弘扬新高地、“法润历城”河湖治理新高地、“和稳章丘”党建铸魂新高地、“福美济阳”幸福一线新高地。
3年接续奋斗,“摸高跳远”“创先争优”成为济南黄河河务局各项工作的不变基调,“开拓创新”“精益求精”成为济南黄河人披荆斩棘的不懈追求;3年团结拼搏,发挥优势、以点带面、聚力攻坚,换来治河护河能力的全面升级,换来岸绿景美的百里画卷,换来万众共享的文化盛宴,奏响新时代黄河澎湃乐章。
数字赋能 法治护航
济南黄河河道长183.35千米,工程多、滩区大,日常巡查任务十分繁重。以前值守,基层黄河人不是在巡查,就是在去巡查的路上,到了晚上还要打着手电探摸根石,效率低,也不安全。
“23时12分,发现娘娘店控导11号坝坦石坍塌,请长清管理段尽快到现场处理。”长清黄河河务局防汛值班室内,值班人员调整着监控角度,快速进行坝岸巡查。只见工程现场,灯光直射坝基,靠水坝石已清晰呈现在值班室视频监控系统的屏幕上。
智慧黄河二维一张图
平阴黄河河务局防汛作战室内,视频监控系统屏幕上的“智慧黄河孪生一张图”,它能模拟平阴黄河沿岸40千米范围内河道与滩区的实时信息。
如今,在济南黄河岸边,100千米堤防已实现光纤传输,配有305台监控设备、28架无人机、500照明设施,建有全河首座物联网水位站、28处遥测水位站。在水中,被列为水利部重大科技项目的“根石探测无人艇”、黄河岸防根基监测岸定——六度姿态仪,都在尽职查找是否有根石走失。在防汛指挥室内,山东黄河视频会议软终端,有首个落地实施的黄河数字化平台——平阴县智慧黄河数字平台,有长清“云黄河”一体化智慧办公系统。在每个巡查人员手机中都有“智巡”App,实现各项巡查工作一键报送。在天、空、水、地、工的全方位技术加持下,初步实现了水位遥测全覆盖,滩区洪水演进可模拟,工程巡查全视角、全天候、立体化。
全河首座物联网水位站盖家沟站(任慧霞 摄)
济南黄河河务局不断完善硬件,为数字孪生黄河建设提供坚实基础,同时,也注重算法开发和应用,火警监测报警、电子围栏语音警示、无人机自动巡航、水下根石预警等实用功能已陆续实装,数字济南黄河正在向着智慧化、预置化、自动化迈进。
该局成立山东首家黄河生态保护联防综治办公室、山东首家黄河迁建新区法官工作室、山东黄河首家公益诉讼生态修复基地。建立了黄河流域(济南段)水行政联合执法协作平台,建成“黄河安澜生态警务”联建工作站、5处黄河巡回法庭、4处法官工作室、4处检察官工作室、2处司法修复基地、1处检察公益诉讼法治教育基地。联合打造法治文化基地14处,获评山东省法治宣传教育示范基地4处、法治文化建设示范基地3处,获评山东省“八五”普法中期表现突出单位……
2024年4月,济南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人民调解委员会在历城黄河河务局挂牌运行,这补足河湖治理的另一块拼图。目前,已成功调解一起相邻环境纠纷,避免防洪工程遭受损害。
从普法到执法,济南黄河河务局探索依法护河的脚步不停,济南黄河边的违章建筑被一一清除,违法侵占黄河防洪工程案件的“强制执行”已相继完成,济南黄河“四乱”问题以及生态环境问题得到有效整治。济南黄河槐荫、历城、章丘、济阳段成功创建省级美丽幸福示范河湖,黄河(历城段)治理案例入选水利部幸福河湖优秀案例。
党建引领 文化铸魂
一个团结奋进的“黄河铁军”团队是践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根本保障。
“为了疏散群众,济南军区工程兵独立舟桥营9名战士牺牲在寒冷的冰水中,年龄最大的张秀廷也不过31岁。”在济南黄河文化宣讲大赛上,平阴黄河河务局职工尹伯鸿动情地讲述。
在抗凌九烈士纪念碑,在泺口九烈士纪念碑,在小杨庄惨案纪念地,济南黄河人深切缅怀为党和人民献出宝贵生命的英烈,弘扬英烈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投身治黄事业。
2023年济南百里黄河风景区被评为国家水情教育基地
胸怀祖国,肩负起历史的责任,济南黄河河务局认真整理济南黄河边的红色故事,配合济南市委党史研究院编撰出版《济南黄河·红色印记》。济南百里黄河风景区入选《红色基因水利风景区名录》,成为传承红色基因的窗口。济南黄河标准化堤防工程记事碑入选“共和国印记”见证物。2024年,济南黄河河务局被评为“山东省党建引领服务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先进集体”。该局把党组织建成坚强的战斗堡垒,先后荣获水利先锋党支部1个;黄河先锋党支部8个、全河先进基层党组织1个;山东黄河过硬党支部35个 、先进基层党组织5个;市直机关示范党支部3个、五星级党支部8个、过硬党支部14个、先进基层党组织5个,
山东济南黄河标准化堤防工程(泺口)被评为第五批国家水情教育基地
在第三届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经验推介活动现场,济南百里黄河风景区带来的沙画节目《大河传说》惊艳全场。脱胎于明代镇河神兽“趴夏”的黄河文化品牌“小夏”文创系列、“小夏带你游黄河”系列视频吸引观众驻足观看。
济南黄河河务局深入推进水工程与水文化有机融合,在泺口险工建成了汉唐风格的济南黄河文化展览馆,配合市政府建设毛主席视察黄河纪念地、泺口古渡口、津浦铁路桥游客文化广场等文化小品,并建有多处防汛文化广场、法治文化广场、廉洁文化广场等,为人们亲近黄河、了解黄河、领会黄河文化提供了平台。
黄河在济南这片土地上塑造了独具色彩的黄河文化和风土人情,也为济南注入了浑厚朴实的人文基因。近年来,济南黄河依托文化资源积极开展水情教育和文化体育活动,先后挂牌济南市中小学研学基地、天桥黄河普法基地、济南市台港澳青年交流实践基地,承办千里走黄河、黄河少年行、中国(国际)鲁筝艺术博览会、马拉松等一系列文化体育活动,每年接待游客达30余万人次。济南黄河标准化堤防工程记事碑荣获“国家水情教育基地”称号,济南百里黄河风景区入选“水利部水工程与水文化有机融合案例”。
生态蝶变 发展提速
一直以来,济南黄河河务局十分重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持续在黄河两岸开展植树绿化,建成1667公顷、300余万株生态林带,在济南西部、北部构筑起一道绿色屏障。
多彩槐荫(冯天 摄)
如今,这道绿色屏障正随时令着色,变得更加多彩多姿。春天“紫叶李大道”绵延数十千米,夏天两岸杨柳绿意盎然,秋天银杏叶满地金黄,冬天雾凇凝霜一片雪白,一年四季风光不同、色彩不同。
自2022年以来,3期济南黄河生态廊道建设项目全部完成,共更新、补植树株21万余株,绿化提升淤背区6.7平方千米,建成6处郊野公园,济南黄河百里风景区中心景区完成提升改造,新增白皮松、栾树、五角枫、紫叶李、海棠、美人梅等绿化树种,形成层次丰富的多彩林带。此外,济南沿黄各区县政府因地制宜,依托黄河防洪工程提升生态景观,建成了槐荫黄河生态之门、济阳黄河健身公园、起步区黄河生态廊道防护林及苗圃工程、平阴黄河旅游公路等,得到沿黄群众高度认可。
十年树木,重在养护。济南黄河河务局不断推进工程管理精细化、标准化、规范化,做好日常工程维修、树株灌溉、防治病虫害、优化补植等工作。2024年,新植林木4.15万株,更新草皮26.17万平方米。槐荫河务局顺利通过水利部“国家级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复核验收,历城黄河河务局、平阴黄河河务局、天桥黄河河务局、济阳黄河河务局通过水利部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评价。平阴、天桥两段入选“山东省黄河国家风景道典型段”。
槐荫黄河生态半程马拉松竞赛
随着生态环境的日益改善,在济南黄河举办的文化旅游活动也越来越多,并逐步形成以水利景观为主,文旅、体育、科普等多业态协调发展的模式,为乡村振兴、城市发展注入“黄河驱动力”。2023年,济南百里黄河风景区入选“国家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
在服务人民的同时,济南黄河河务局对驻扎在生态廊道上的基层管理段、闸管所也进行了提升,为段所开设读书角,配备医药箱,建设劳动驿站11个,培育“一段一品”先进段所15个,全力打造硬件全、管理严、标准高、业务强、精神足、面貌优的“治黄新一线”。目前,济南黄河基层段所全部达到山东黄河“标准化建设及准军事化管理”标准,3个段所获评“山东黄河‘两化建设’优秀段所”。
“六大高地”建设目标不是凭空产生的,它依靠的是一代代济南黄河人打下的坚实基础,依靠的是济南黄河人勇攀高峰的气魄、敢于走出舒适圈的毅力和拼尽全力为人民谋幸福的信念。如今,济南黄河人在这坚实的基础上继续出发,向着更高的山峰攀登。(安红心)
编辑:田光 录入:徐文彪 审核:陈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