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12月31日讯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蹄。2024 年,邹平黄河河务局积蓄奋起之势,深耕务实之功,对标山东黄河保护治理“五大体系”,在精细管理上狠下功夫,雕琢工程品质;于创新赋能中积极探索,激活科技效能;在人才强基方面持续发力,汇聚智慧源泉,奋力开创邹平黄河工程管理的崭新篇章。
邹平黄河堤防
精细管理,夯实根基“步步为营”
2024年,邹平黄河河务局紧扣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脉搏,锚定守护与增效目标,对标典范,雕琢精细管理“良方”。
年初,堤顶道路维修工作在春意盎然中拉开帷幕,邹平黄河河务局精心布局,开启精细管理模式。工作任务被拆解为无数个细微环节,各专业小组各司其职,协同作战。有的专注路面平整,确保车辆平稳行驶;有的负责排水疏通,防止积水损害道路;有的引导交通,保障过往车辆和行人安全,责任明确到每一个细微之处。
堤坡草皮修剪
每月月初,养护人员手持详细检查清单,对防洪工程进行全面“体检”,将问题一一记录在案,并以问题为导向,精准施策,害堤动物防治、水沟浪窝填垫、草皮补植更新......每一项工作都力求精益求精。工管科协同管理段紧密协作,依据标准严格验收,确保工程“健康”。通过这一系列精细运作,不仅堤防工程旧貌换新颜,河道工程养护也成绩斐然,坝面草皮翠绿如茵、备防石垛坚固齐整、标志标牌醒目规范,防洪能力与外观形象同步提升。
新植草坝岸
创新赋能,筑牢防线“多管齐下”
邹平黄河人善用“巧思”破难题、固防线。对标上级高标准,编制贴合实际、易于操作的考核细则,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权限,对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手册进行全面升级优化,为养护工作确立清晰规范的操作流程。外业巡检小组化身“工程卫士”,定期巡检与突击抽查“无缝切换”,全方位守护工程安全。今年上半年,在省局组织的半年工程管理检查中,该局凭借出色的表现脱颖而出,勇夺桂冠。
今年以来,该局进一步深化“三个全覆盖”系统应用。感知体系网不断升级,引入稳定市电,有效解决了摄像头因供电问题导致的工作中断,实现摄像头 24 小时“站岗”;控导工程关键部位设置电子围栏,给工程置上“安全罩”,同时增设监控设备填补巡查盲区,消除巡查死角。梯子坝险工创建三维模型,结合气象监测站,不管是坝体轻微位移,还是风雨“突袭”,都能第一时间知晓,“天空地水工”监测网初显神威。
管理段职工通过视频监控开展一键巡河
同时,智巡小程序“飞入寻常工作中”。管理段一线人员王飞深有感触地说:“以前发现堤坡上的小浪窝,汇报过程繁琐复杂,耗时费力。如今只需用手机拍照上传,相关养护人员便能迅速响应,及时赶到现场处理,并且整个处理过程都能在程序中进行跟踪和反馈,如今我们的智巡登录率和巡查率都轻松达到了百分之百!”信息化手段的深度融合为工程管护注入了强大动力,实现管理效能质的提升。
无人机巡查
人才强基,续航事业“薪火相传”
基层黄河管护常困于人才“青黄不接”,邹平黄河河务局却主动破局。
2024 年,该局深入挖掘“两化建设”潜力,精准开展技能特训活动,以实战为导向组织岗位练兵。在防汛演练、工程巡查的“大课堂”里,台子管理段今年新入职的薛树文便是典型代表,作为水文学方向研究生虽然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但在刚入职时面对防汛任务安排不免手忙脚乱,但经过系统培训与实战锻炼,如今早已能熟练运用三个全覆盖开展工程巡查,协助机械化柳石枕捆抛车进行人机配合,还在山东省工程管理技能大赛中荣获二等奖,逐步实现从“新手”到“能手”的华丽转身。“传帮带”机制在邹平黄河管理工作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经验丰富的老职工苏波带着苏超越扎根一线,从查勘河势到巡堤查险,倾囊相授。
老职工向00后传授经验
众多 00 后新人在邹平黄河这片广阔天地中崭露头角,在运行管理、防汛竞赛等多个领域屡获佳绩,展现出无限潜力。“传帮带”的有序传承与接力,让邹平黄河管理工作始终充满生机与活力,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水。
凯歌而行,不以山海为远;乘势而上,不以日月为限。展望未来,邹平黄河人将继续秉持“治河惠民、人水和谐”的崇高理念,齐心协力,砥砺前行,矢志不渝为沿岸百姓构建坚固安全堤,绘就优美生态堤,同心共筑幸福堤,不断续写黄河治理保护的壮丽篇章,全力以赴确保黄河岁岁安澜!(张秩民 康文豪)
编辑:田光 录入:徐文彪 审核:陈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