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深耕谋发展 笃行不怠谱新篇

——2024年滨州黄河经济工作纪实

山东黄河河务局门户网站 时间:2025-1-13 来源:本站原创

本站1月13日讯   2024 年,滨州黄河河务局深度践行省、市局经济会议精神,锚定“一基三抓五统筹”目标要求,主动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立足优势,乘势而上,全力推进滨州黄河经济发展迈向新高度。

夯实根基  构建经济长效机制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滨州黄河河务局率先从制度建设发力,为推进黄河高质量发展夯基垒台。

这一年,滨州黄河河务局紧扣“大抓经济”“大抓基层”思路,聚焦“8+1”关键创收目标,对标9项经济专题,以精细化台账管理模式,将26项经营收入项目分解至5个县(区)局、2家局直单位,同步推进“进度上网、动态评比”,融合专题与随机调度,确保攻坚有的放矢、项目推进扎实、工作成效显著。

经济工作会议

这一年,滨州黄河河务局持续完善经济工作架构,深化经济领导小组把脉定向机制,多次召开会议安排部署经济工作,通过有深度、有实效的座谈会、调度会,科学分析研判经济发展形势,聚集全局智慧,探索谋划经济发展的新路径。

这一年,滨州黄河河务局构建系统完备的财经考核机制,涵盖创收、成本控制、河地融合、长效项目等多元化指标,合理设定收入利润目标,激发各基层单位增收创效活力,为“大抓经济”落地提供坚实保障。

融合共进  拓展河地协作维度

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一年来,滨州黄河河务局主动融入流域地方经济建设大局,全力推进河地融合向纵深发展,催生新业态。

该局借黄河战略东风,统筹规划建设彩叶林带、口袋公园、郊野公园等绿化工程,以点连线,以线扩面,高标准打造滨州特色生态廊道4337.06亩,齐东古城遗址、黄河法治文化阵地、问汛广场等逐步纳入滨州旅游版图,集合黄河、地域、法治等文化品牌矩阵不断拓宽,形成滨州黄河生态名片群。

千亩高质量绿色开发基地

该局多举措盘活淤背区土地资源,创新土地联合经营模式,携手高校科研机构探索“中药材+套种”文章。当前,全局淤背区开发总面积达1.49万亩,收回到期土地1250.84亩,建设适生林苗木速繁基地,收益率提升28.8%;持续打造“千亩防洪工程用地高质量种植基地”,逐步实现集群式开发。对1340亩淤背区进行3D建模,塑造数字孪生新名片。创新实施淤背区土地委托管理模式,大幅降低树株种管护成本,为基层经济发展提供了可借鉴样板。

同时,该局加强与自然资源、财政部门的沟通对接,808亩新造林完成统计上图,跟进林木补贴政策申报,惠民河务局积极作为,成功完成更新林上图122亩,成为山东黄河首家争取到地方政府林业财政补贴的县局,成功实现生态效益转化。

靶向监管  释放企业发展活力

规于心,律于行。一年来,滨州黄河河务局坚持以规范为引领,以监管促提升,全面提升企业监管效能。

该局编制《企业监管制度汇编》,印发6项企业监管制度办法,推动监管模式从“事后监管”向“事前预防”转变。组织开展 2 次企业经营状况及合规管理问询;针对小开河闸改建工程、“十四五”防洪工程等重点项目部开展专项督查5次,实现重大在建项目督查全覆盖。稳健开拓水利工程市场,恒泰公司承揽工程10项,自营率达到100%。提高项目精细化管理水平,以争创大禹奖、鲁班奖为目标,统筹抓好涵闸改建和“十四五”防洪工程质量、进度、安全,“十四五”防洪工程完成投资额100%,“小开河”涵闸改建项目完成合同额的97%,项目利润率实现稳步上升。聚力攻坚重大涉河项目,开展政策研究,严守土地占用、附着物补偿、项目代建、运行维护等利益底线,成功签订乐安大桥、庆章高速大桥、商高大桥、沧淄管线工程等一系列项目,为滨州黄河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涵闸改建项目

在稳固传统优势产业根基的同时,滨州黄河河务局求变求新,整合优化资源,主动探索光伏发电、备方石替代品等长效项目和涉河项目新机遇,构建多维度的经济发展格局。聚力突破“黄河泥沙基人造备防石”项目,实现黄河泥沙占胶凝材料60%的目标,目前已经形成量化生产力,在汛前生产、投放500方,率先实现人造备防石推广应用。扎实开展涤纶石笼网兜应用推广,与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利用企业平台进行社会性推广,推动经济效益和防汛战斗力双提升。

淤背区3D建模

风正潮平当奋楫,扬帆破浪启新程。面对经济大考,滨州黄河河务局未来将继续秉持初心,砥砺前行,在黄河经济发展的征程上续写辉煌篇章,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贡献滨州力量。(董丽杰)

编辑:田光 录入:李璐 审核:陈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