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1月14日讯 山高路远,但见风光无限,跋山涉水,不改一往无前。
16.5公里的工程管理范围内,整齐平顺的草皮坝坡,坚固如磐的新修坝岸,智慧赋能的新式巡河平台,富有生机的苗木菜园,无一不展现着高青黄河河务局大刘家管理段全体职工在这个冬季踔厉前行的干劲和脚踏实地的担当。
在堤坡上有他们忙碌的身影
“打草一定要到边到底,对机械打草的边角及无法机械作业的区域要用背负式打草机进行找零。”
“刀片再低一点,打的再深一点,这一片草太厚,冬天容易过火。”
堤坡打草
这是大刘家管理段职工们在进行堤坡打草作业。为了提升工程面貌及冬季防火,该段对控导工程、顺堤行洪工程、堤防临背河坡及淤区打草作业提前做好谋划,不仅对工程上影响打草作业的玉米秸秆和大型垃圾进行提前清除,还对厚草掩盖下的公里桩、百米桩、根石断面桩提前做好保护标记,避免大型打草机械在作业过程中对工程设施和刀片造成不必要的损毁,在提高打草效率的同时还降低了打草成本。
在控导里有他们精细的丈量
有着丰富工程管理经验的“老技术骨干”——李春峰,在临近退休之际仍旧坚守在工程管理作业一线,用手中的卷尺丈量每一寸工程长度,用严谨的态度审视每一处工程细节,用多年的工作经验牢牢把握住工程建设的质量关。“这么多年了,一直把黄河工程当成自己的孩子来看,看着工程面貌和标准不断提升是我最幸福的事。”李春峰说。
工程测量
随着黄河下游“十四五”防洪工程建设,大刘家管理段所辖的北杜和段王控导工程旧貌换新颜,整体工程面貌有了很大的改观。但大刘家管理段职工们并没有止步于此,反而将目光聚焦于提升工程细节上。侵占树林清理、废弃电线杆清理、备防石整修、界桩定位埋设、联坝路路肩修做、挖坑植树……工程上机械作业的轰鸣声不绝于耳,工程管理如火如荼,寒风凛冽难挡斗志燃烧,这个冬季见证了他们对完美的不懈追求。
在天空中有他们智慧的“翅膀”
这个冬天,一座“大白块”悄然出现在大刘家管理段庭院内,其外表看似平平无奇,实则内有乾坤,在它的“肚子”里居然藏着一架无人机。
无人机机场智慧平台
原来,这是大刘家管理段新建成的无人机机场。有了它,便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电脑完成对无人机的起降飞行、数据获取和巡河控制,在提升巡查精确度的同时极大减轻了人工巡查的工作量。为能够更智慧地利用好“大白块”,该段派专人深入学习无人机机场的基础构造、运行原理、安全操作规范、数据采集与处理流程、任务规划与执行策略等多方面内容,并根据该段自身地理环境与业务需求特点,精心规划设计巡查航线和飞行方式,真正将无人机机场融合进日常工作,不断寻求 “天空地水工” 立体巡查感知体系的完善拓展。截至目前,该段已将所辖全线堤防、三处控导工程、一处顺堤行洪工程分别设定好了定时航线,“大白块”也真正成为了大刘家管理段的一员,一起完成更智慧、更精准的巡河工作。
在菜园间有他们收获的喜悦
“一点儿农药都没打,这才是真正的绿色蔬菜!”
“在这个冬天,我们不光收获了蔬菜,还收获了幸福!”
菜园俯拍
大刘家管理段的职工们正围在菜园里感受着丰收的喜悦。该段以推进菜园建设为民生发展出发点,开发庭院蔬菜种植园8亩和种植大棚2亩,根据季节种植白菜、茄子、白萝卜、黄瓜等十余种蔬菜,不断提升幸福感、获得感。今年冬天,该段新种植的高甜白菜喜获丰收,职工们看着自己种植的蔬菜端上餐桌,不仅心里开心,吃着也更放心,大家在这个冬天都吃上了新鲜多样的“暖心菜”。
大河奔涌,寒水九曲;号角激越,催人奋进。高青黄河人将继续以奋楫争先的热情和埋头实干的韧劲,执笔在大河安澜的必答卷上奋笔疾书,朝着推动治黄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航向上赓续前行!(董超)
编辑:田光 录入:李璐 审核:陈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