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助力 扬帆启航

——济南黄河河务局2024年科技工作纪实

山东黄河河务局门户网站 时间:2025-1-22 来源:本站原创

本站1月22日讯   水利部重大科技项目“励智智能高精度根石探测无人艇”正式投入使用、“网络机房综合环境及视频监控全覆盖监测平台”获评黄委数字孪生技术应用优秀案例、“多功能装袋车的研制与应用”获评省局科技进步“特等奖”……在刚刚过去的2024年,济南黄河河务局全体科技工作者聚焦治黄工作的主责主业,秉持上下一心、同心聚能的工作理念,汇聚创新资源,强化科技项目研究,科技成果量质齐升,突破性成果不断涌现,全局科技创新工作呈现历史性突破,取得近年来最优异的成绩,为济南黄河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科技动能。

多功能装袋车(吴旭波  摄)

强管理 提质效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对科技项目提前布局、靠前谋划,实施全链条管理,有助于精准把握项目研究的时间节点、有效利用现有各类资源提高项目质量。

年初,科技工作人员对近三年省局122项科技进步奖和黄委1496项“三新”成果进行统计梳理,指导全体科研人员把准科研方向,合理规划项目研究节点;通过科技项目调研,将15个项目列为重点项目研究台账,锚定全年科技项目的奋斗目标,确定科技重点工作;实时关注重点项目研究动态,发现问题及时协调研究,充分利用各类资源,第一时间制定合理有效的解决方案,确保项目顺利进展;项目评审验收前开展了预审指导,对每个项目汇报的创新点提炼、成果展示等重点内容进行细致深入的交流,并提出建设性修改意见,把握点,掌握面,注重实用、好用、能用等细节,从而提升项目汇报效果,重点关注的15项成果有11项顺利通过评审验收;成果申报阶段,全体人员继续保持一丝不苟的精神,对每一处细节问题都不放过,认真对待各级提出的意见,在保证项目研究成果先进性的基础上保证了项目资料的齐全、完整、规范。

科技项目调研(贺乔静  摄)

抓重点 促提升

团队一心,共创奇迹。充分发挥竞赛引领作用,引导和激发广大职工立足本职,学业务当能手,营造“崇尚科技、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山东黄河数字孪生智能感知装置(装备)创新创优劳动竞赛和山东黄河首届水利科普讲解大赛是2024年科技工作的两项重要赛事。赛前,选手们精心准备,制作比赛PPT和参赛视频,市局根据比赛安排时间,数次组织竞赛演练,邀请专家对每位选手进行一对一的指导,不仅帮助参赛选手提升演讲技巧、增强舞台表现力,还比对参赛要求逐项研究,使参赛选手在规定的时间内可以达到参赛目标,更重要的是指导专家的肯定与鼓励提升了选手们的参赛信心,展现出了良好心态和过硬本领,使竞赛取得优异成绩。

山东黄河首届水利科普讲解大赛一等奖颁奖(于硕  摄)

“励智”智能高精度根石探测无人艇立足解决黄河中常洪水高含沙条件实施根石监测的难题,于2023年被列为水利部重大科技项目,在省、市局和参研单位的共同努力下,攻克了动力控制、电机运行、水下数据集成与传输等技术难点,经历研制、试验、完善提升等过程,10月底正式下水应用,各项数据指标满足应用要求;无人艇视频与彩页参展了北京第三届亚洲国际水周,实体艇参展了黄委举办的“黄河保护治理先进技术(设备)推介会”和水利部堤防管理工作会议,获得各级领导与科研人员的关注。

无人艇开展根石探测(贺乔静  摄)

筑基础 收硕果

种好梧桐树凤凰自然来。这一年,我们坚持涵养优良学风作风,厚植科技创新的沃土,全局近1200人次参与了100个科技项目研究和160篇科技论文的撰写,科技创新人员参与率达到历史最高;大家以问题为导向,紧紧围绕济南治黄工作实际需要,积极运用现代科技前沿技术创新成果,在运用数字孪生技术、发展新质生产力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

科技项目获得黄委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省局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获齐鲁水利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通过黄委“三新”认定成果12项;火花奖一等奖9项、二等奖5项。

山东黄河数字孪生智能感知装置(装备)创新创优劳动竞赛获得团体一等奖,个人一等奖1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1个;获山东黄河首届水利科普讲解大赛优秀组织奖,一等奖1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1个;山东黄河治理优秀论文集入选53篇论文,12篇评为优秀论文;黄河工程优秀论文交流36篇;《山东水利》公开发表优秀论文5篇。

2025年,济南黄河河务局将在奔向黄河治理现代化的新征程上勇毅前行,让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同向发力,凝聚成济南黄河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贺乔静)

编辑:田光 录入:李璐 审核:陈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