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1月22日讯 近年来,邹平黄河河务局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强化创新工作和业务工作相融合,有效提升了管理和决策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推动邹平黄河保护治理工作迈向新台阶。
创新工作理念,助推工作提质增效
邹平黄河河务局坚持工作思维和方法创新,提出“全过程管控”工作理念,进一步解放思想,主动迎接新形势、解决新问题,不断在思想观念、工作思路、工作手段、工作机制、工作成效等方面勇于创新、善于创新。
创新工作室
创新综合管理发展新模式,动员年轻职工自主拍摄微电影和创意短片,情景剧《陈仲子二三事》、微视频《“小微”的故事》《孟主任的选择》等获各级表彰。
与陕西合阳河务局开展结对“互帮互学”,采取现场调研、实地考察、座谈交流、专题培训等方式,在理念、资源、人才、技术等方面共同提升。
聚效“三个全覆盖”,赋能数字孪生黄河
截至2024年,邹平黄河河务局累计投入200余万元,推进“三个全覆盖”“视频监控平台”、大疆无人机机场等项目建设。
随着“三个全覆盖”各项功能应用的深入挖掘,目前已完成铺设光纤36公里,建成视频监控点80余处,电子围栏17处,全面覆盖邹平黄河堤防、险工、控导、防汛仓库及管理段庭院等;深挖视频监控功能,拓展应用模块,优化“一键巡河”“轨迹巡航”“定时抓图”等功能,扩大工程外观、水位、河势、水域岸线、水事活动自动观测和自动抓图范围;加装智慧水利监控摄像头,实现水尺自动读数、流速在线监测。
大疆无人机场
探索成立无人机飞行小队,强化无人机应用,为管理段及业务部门配备无人机5架、大疆无人机场1台套。合理配置无人机巡查航线、飞行参数,提升航线运用实效;推动云端建图、实时直播、自动巡河等功能落地。
依托梯子坝无人机场,编制“大型无人机”巡查通用教材,强化无人机在防汛中的应用。
搭建创新平台,助力人才向阳生长
2024年4月,与山东建筑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签订合作协议,在梯子坝黄河文化主题园挂牌成立“社会实践基地”;5月,与齐鲁理工学院签约成立“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和“社会实践基地”。政、校双方在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应用型治黄人才,构建联合合作共同体,共建共享校内实训基地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
科技项目研发现场
邹平黄河河务局创新工作室,采取以防汛抢险专家牵头,局机关、一线职工全员参与的形式成立创新工作小组,定期组织开展创新交流会,交流工作中遇到的难点、痛点,研究讨论现有机械设备改进方法,积极探索解决实际问题的新途径,催生了一大批科技创新成果。
满眼生机转化钧,智慧治河促发展
“我自己一个人的时候常常在想,如果河道工程出现了险情,最重要的是什么?我觉得是时间,发现了险情,及时抢住护住,就能避免许多重大损失。所以我们管理段的同志们群策群力,改进了这款机械化柳石枕捆抛车。”码头管理段苏波段长自豪的向笔者介绍这款机械化抢险设备。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可就地取材,异地做枕,仅需20分钟即可完成柳石枕捆抛车的组装工作,让抢险效率大大提升。这是邹平黄河河务局科技项目创新工作的一个缩影。
柳石枕捆抛车
2024年,邹平黄河河务局基于数据中心、业务中心,打造了“数据+地图+业务”的“防汛一张图”,将值班信息、水情日报、新闻动态、视频监控、电子河势溜向图集中一体展示。
为解决传统的出水高度识读方法需要三位人员临水作业,费时费力且存在着安全隐患及数据不准确等问题,邹平黄河河务局创新团队从倾斜式水尺中获得了灵感,并对其加以改进,研发了斜坡式工程出水高标尺。
2024年,邹平黄河河务局机械化柳石枕捆抛车”项目在山东黄河数字孪生智能感知装备竞赛中荣获二等奖;5篇论文入选2024年度山东黄河治理优秀论文集,1篇入选黄河工程优秀论文集。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面对新起点、新使命,邹平黄河河务局将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科技引领未来,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奋力开创科技创新工作新局面。(郭金鹏)
编辑:田光 录入:李璐 审核:陈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