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岸边新风貌 “两化”建设谱新章

——惠民黄河白龙湾管理段“两化”建设工作纪实

山东黄河河务局门户网站 时间:2025-3-4 来源:本站原创

本站3月4日讯   征程未已志愈坚,重任肩头步未歇。

“两化”建设工作开展以来,惠民黄河河务局白龙湾管理段积极响应,拓宽工作思路,强化技术支撑,优化管理流程,提升服务效能,持续推进“两化”深度融合,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征程未已,奋斗不止”的誓言,为推动基层段所高质量发展贡献着智慧和力量。

图:白龙湾险工

筑基固本 标准化打造治黄新阵地

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秋至小院庭叶黄,枫目秋意浓。

美丽的环境,离不开职工们的辛勤付出与精心打理。春天根据绿植的长势和品相,进行移栽、补苗、修剪、浇灌,秋天,职工们打扫落叶,保持庭院的整洁与美观。他们用自己的双手,打造了一个四季如画的美丽环境。

图:白龙湾管理段庭院

走进办公区,资料归档整齐划一,办办公用品摆放得整整齐齐,规章制度被统一制作并上墙张贴,考勤、值班等各项管理规定一目了然。在醒目位置,样式统一的宣传标语和展板映入眼帘,而在重点区域,则悬挂着党员责任牌和安全风险告知牌。

图:先锋党员展示牌

这些细致入微的举措,无一不彰显出标准化建设的显著成效。让每位职工清晰地知晓自己的职责与义务,有效规范日常管理流程,提升了工作效率。

明窗净几,有坐卧之安;清轩洁榻,享休憩之宁。

在“两化”建设的契机下,白龙湾管理段认真梳理自身硬件条件上的不足,对庭院、办公室、综合值班室等办公区域和职工宿舍、浴室、厨房食堂等生活区域,制定了详细的标准化建设清单。如今的白龙湾,不仅硬件设施齐全,而且环境整洁优美,为职工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锤炼队伍 准军事化锻造治黄铁军

标准化塑工程之形,军事化铸内在之魂。

晨光熹微中,职工们已经列队完毕,开始了日常的早操。

“向右看齐,向前看,齐步走!一二一!一二一!一二三四!”随着一阵阵铿锵有力的号令声,深蓝的工装在晨光中显得格外庄严。列队整齐,步伐矫健,口号响亮,展现出了黄河铁军的英姿飒爽。

图:准军事化管理进行军事队列

每日的安全晨会上,白龙湾管理段负责人赵然然最常说的就是,“基层治黄人,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技能,更要有坚定的意志和严明的纪律,才能成为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治黄铁军”。

“作息时间要严格遵守!”“被子还可以叠得更好!”作为一名退伍军人,他按照从前在军营的标准,组织职工队列训练、手把手教导如何叠“豆腐块”式军被、整理内务卫生、学习理论知识。

军事化训练开展以来,职工们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日常工作中情绪饱满、效率倍增,工作作风也持续向好,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干劲和活力。通过定期开展安全培训,极大地提高了职工们的安全风险意识,使他们时刻绷紧“安全弦”。

图:组织职工召开每月民主议事会

为了进一步提升管理效能,白龙湾管理段推出了《管理段准军事化管理量化办法》,并设置了《量化积分统计表》。通过评比分、晒成绩的方式,职工们在比学赶超的氛围中,切实感受到了纪律的约束力和制度的执行力,从而更加自觉地遵守各项规定,为管理段的规范化管理贡献了力量。

创新驱动 科技赋能治黄新征程

在“两化”建设的推动下,该段深化工作模式的创新和业务流程的再造,持续加强“防汛业务+三个全覆盖”深度融合,以实现防汛业务现代化、智慧化为目标,大力推进防汛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视频监控、无人机和视频会议全覆盖优势,助力防汛会商、水情测报、工程巡查,全面提升工作效能。

图:无人机巡查

为进一步激发技术创新活力,该段升级改造了黄委首席技师创新工作室,揭牌运行滨州黄河河道修防工实训基地,并依托实战基地,发挥“以老带新”传帮带作用,开展业务技能培训,锻造新一代基层治黄事业“中流砥柱”。

该段还持续强化“河地融合”,与高校合作成立教学实践基地,发挥工作室的“孵化器”作用,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携手共进,提升黄河治理的科学化、智能化水平。

图:创新工作室会商室

九曲黄河,有源故其流不竭;万壑归流,有积故其力不穷。“两化”蓝图,唯干为先,白龙湾管理段在“两化”建设的引领下,正以崭新的面貌和昂扬的斗志,书写着治黄事业的新篇章。未来,该段将不断探索创新管理模式与运行机制,提升管理效能和服务水平,推动“两化”建设迈向更高层次。(杨子祺)

编辑:田光 录入:李璐 审核:陈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