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3月7日讯 黄河奔腾,千载不息。春意盎然的黄河济南段,涌动着建设和守护的双重脉动。作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前沿阵地,济南黄河河务局紧扣“强省会”建设需求,以“强监管、优服务、促融合”为抓手,通过构建涉河补救工程全过程管理体系,全力筑牢黄河安澜防线,赋能现代化强省会战略空间扩展。
G104黄河大桥补救工程正在施工中(李倩 摄)
制度先行 织密责任落实体系网
近年来,随着济南市深入推进“拥河”发展战略,济南黄河河道内涉河建设项目日益增多,对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济南黄河涉河补救工程的“大管家”,该局成立涉河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办公室,有条不紊推进涉河补救工程建设管理工作。
完善的制度体系是保障工程项目实施的关键。涉河补救工程建设初期,该局在检查中经常发现参建各方存在工程质量意识淡薄、管理不严、责任落实不到位等问题。为此,该局先后制定印发了《济南黄河河道范围内建设项目占用水利设施和水域补救工程建设管理办法》和《济南黄河河道范围内建设项目占用水利设施和水域补救工程实施细则(试行)》,明确补救工程建设应同步或先与建设项目实施,划定建设单位、监管部门、运行管理单位等具体职责,对招标投标、质量控制、设计变更、资金管理、工程验收、工程移交等9项工作提出具体要求,从源头保障工程规范实施。
统筹协调 跑出工程建设“加速度”
“行政许可决定书还有两个月就到期了,多亏济南黄河河务局帮我们协调山东河务局有关部门,及时完成了航天大道补救工程设计报告的审查工作,让项目得以如期推进。”航天大道穿黄隧道工程项目负责人由衷的感谢道。
作为涉河补救工程建设管理的关键枢纽,该局立足服务定位,统筹协调企业和各级管理单位,全力护航项目高效落地,加速推动工程实施运转。主动推进涉河项目进展,协助业主单位办理涉河补救工程审批、备案、验收等关键手续。强化系统内协同,积极参加上级单位涉河补救工程评审会,了解工程情况,提供详实数据及建议;组织水政、财务、工管等部门指导涉河补救工程建设。
在专业化服务支撑下,涉河补救工程建设呈现多点突破态势:5项补救工程高质量通过竣工验收,1项主体工程进入验收冲刺阶段,10项在建工程整体进度有序推进,4项工程正在准备阶段,形成“验收一批、建设一批、储备一批”的滚动发展格局,为济南黄河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大西环补救工程竣工验收会(冯刚 摄)
强化监管 筑牢工程建设质量根基
质量是工程的生命线。为加强工程质量管理,该局实施“五级联控”质量监管模式,即施工单位自检、监理旁站监督、第三方抽检、代建单位巡检、市局专项督查。制定月报台账模式,系统记录项目全过程数据,高效推进项目进度。2025年,该局制定年度计划,抽调工管、财务、审计精干业务人员每季度对全局涉河补救工程“把脉问诊”。
2025年第一季度涉河补救工程检查(冯刚 摄)
“问题清单帮助我们提前揪出了问题隐患,准备解决方案,避免了小毛病拖成大麻烦。”历城河务局涉河项目办负责人感慨道。济南黄河河务局涉河补救工程涉及的单位多,存在的问题有很多共性,该局整理了近年来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形成《济南黄河涉河项目补救工程存在问题清单》,为各代建单位提供问题“检测仪”,精准高效解决潜在问题。
治黄兴利,久久为功。济南黄河河务局始终牢记“国之大者”,以更严要求抓规范管理,以更实举措促提质增效,奋力书写工程建设管理新篇章,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贡献建设力量!(冯刚)
编辑:田光 录入:徐文彪 审核:陈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