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纪实特写

黄河岸边“小哪吒”

山东黄河河务局门户网站 时间:2025-3-7 来源:本站原创

本站3月10日讯   2025年春节,那个扎着丸子头、挂着黑眼圈却又双手插兜的小哪吒火爆全网。他鲜活的形象和践行使命、逆境突围的事迹,以独特魅力征服了无数观众。

当我们把目光从荧幕转向现实,在黄河岸边的梁山管理局马坊管理段,也活跃着一群“现实版”的新时代“哪吒”。他们扎根一线,砥砺奋斗,以赤子之心扛起治黄重任,书写着属于人民治黄的动人篇章。

脚踩“风火轮”,“赤子之心”护河安

“我们大多是退伍士兵,在段上干活跟在部队一样,上级工作要求就是作战命令,确保工程安全就是作战目标,干就完了!”在青年座谈会上,张宏伟的话语铿锵有力,这正是“哪吒精神”在新时代的生动映照。

人工常态化巡查

对张宏伟来说,堤防巡查车就是他的“风火轮”。马坊管理段驻地位于梁山县城最北端,距中心城区8.6千米,所辖的国那里险工距驻地15千米。驾驶巡查车人工巡查一个来回,至少需要1个半小时。六年来,巡查车的行驶里程已足以绕行地球一圈。张宏伟日复一日地奔波在围坝堤防的道路上,坚守在国那里险工的坝头。

以张宏伟为代表的马坊管理段职工,用质朴的话语、沾满泥土的行动和持之以恒的坚守,展现着治黄版“哪吒”脚踩“风火轮”日夜守护河安湖晏的担当。他们深知,守护黄河安全,就是守护家园。

手持“火尖枪”,创新思维展风采

“这是我制作的便携式直树器,可以解决树木成长中出现的弯曲现象,整形恢复竖直状态......”在创新创效竞赛活动中,职工孙明庆正在介绍自己的创新成果。

在马坊管理段,科技创新就是职工手中的“火尖枪”,成为推动治黄工作发展的新引擎。在数字孪生建设如火如荼的大背景下,马坊管理段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氛围日趋浓厚,从如臂指使般熟练运用无人机巡查,到“智巡”APP成为一线职工的手中宝,从51处远程监控将防洪工程尽收眼底到视频会商系统打通基层“最后一公里”,从自主研发的裂缝识别系统到老旧闸门的远程控制,如今的黄河一线,以数字孪生技术为笔,以信息化建设为墨,将传统治黄技艺重新演绎,智慧成果愈加丰硕,创新实践精彩纷呈。

职工参加大比武

“若前方无路,我就踏出一条路!”哪吒的这句台词,道出了马坊管理段职工的勇气与智慧。他们发扬“哪吒式”创新精神,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共荣获2项山东河务局科技火花奖,让科技的“火尖枪”绽放出绚丽光芒。

胸怀“乾坤圈”,“治黄初心”守安澜

乾坤圈是哪吒手中的降魔利器,于黄河人而言则是守护黄河岁岁安澜的理想信念。

2024年7月下旬,由于持续强降雨,梁山县境内水位暴涨,该段负责的码头泄水闸已经开闸泄水多日。强化防洪工程安全管理,抓牢抓实安全运行薄弱环节和工程实体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是该段工程管理的重中之重。早晨8点半,刚完成防汛值班的段长陈良,又转战前往新一轮的堤防巡查,“这有处水沟浪窝,咱们先铺上防水膜防止险情扩大,等雨停了再过来填垫!”他对徐明峰喊道。

保养码头闸

面对日渐汹涌的黄河水,该段职工迅速行动,密切关注水位变化,加密堤防巡查频次,及时填垫水沟浪窝,随时做好迎战汛情准备。应急防汛综合调度期间,按照上级指示24小时驻守坝头,做到吃住在一线,严格按照责任制,责任到岗,落实到人,无论是探摸根石、观测水位,还是维修护栏、排除隐患,他们都能迅速而准确地完成任务,确保水利工程安全运行。

哪吒,不只是神话中的角色,更是扎根黄河一线、不辞辛劳的黄河人的缩影。

当“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呐喊在银幕响起,无数黄河基层工作者正在“母亲河”岸边默默耕耘。他们坚守在工程管理与治黄一线,用汗水诠释“筑梦幸福河”的信仰,用行动演绎“治黄新一线”的风采,如同哪吒一般,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传奇。(许新港  张超 王新宇)

编辑:田光 录入:徐文彪 审核:陈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