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护航 筑牢“通信长堤”

2024年德州黄河河务局通信保障工作纪实

山东黄河河务局门户网站 时间:2025-3-12 来源:本站原创

本站3月12日讯   大河之治,始于安澜。治黄事业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2024年,德州黄河河务局以“数字孪生”和智慧黄河建设为契机,紧紧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深入贯彻落实信息化建设总体部署要求,以“安全、高效、智能”为目标,全面提升通信保障能力,为防汛抗旱、水资源管理等核心业务筑牢数字化安全屏障,打造坚不可摧的“通信长堤”。

科技为擎,织密通信保障网络

随着“数字孪生”与“三个全覆盖”建设深入应用,基层段所面临网络数据传输量激增、带宽占用率高等挑战,通信保障压力日益凸显。如何降低通信网络故障率?能否进一步简化网络故障排查流程?如何快速定位通信网络故障?

视频会商维护

为此,该局以问题为导向,结合治黄一线实际需求,深入调研基层段所通信网络短板,积极探索通信保障应用创新,利用物联网技术在每个基层管理段设置了大榕树动态环境监测系统和重点网络设备检测系统“双保险”,实现了8个基层段所通信网络机房监测100%全覆盖,通过BIM建模实现了对机房环境温湿度、烟感、UPS备用电源、灯光、空调及重点通信设备进行可视化、立体化的实时监测及控制,出现故障及时通过微信服务号及移动应用等平台实时报警,智能分析故障原因,大大减少了网络通信故障的处理时间,降低了网络故障排查难度,提高了通信网络问题处理准确率,弥补了基层通信网络保障难、反应慢的弱项。

“通过这次动态环境监测系统及重点网络设备检测系统改造,基层通信网络保障处理能力大大提高,平均故障处理时间由30分钟缩减到10分钟……”基层管理段职工如是说道。

网信为基,筑牢安全“防火墙”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该局立足岗位、脚踏实地,提前预制方案、预研举措、预备力量,根据工作实际,调整德州黄河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从市局层面抓建设,下先手棋、打主动仗,统筹部署各项重点任务,筑牢安全基石。

通信网络监测

2024年,该局结合汛前等重要时间节点组织通信检查4次,对机房运行环境、通信网络、语音交换系统、服务器及应用系统运行状况进行全面检查,及时整改各通信站点通信网络问题隐患,新接入联通公司千兆网络备用线路,保障机关网络畅通。整改机关信创产品安全风险,升级修复办公软件安全漏洞61处。升级启辰内外网防火墙,定期更新病毒木马特征库,针对不同场景智能动态调整防火墙策略,提升网络安全防护等级,加强源IP地址监控力度,细化网络安全策略,封禁高危IP地址及危险域名,全面筑牢网络安全“防火墙”。

技能淬炼,锻造治黄通信铁军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2024年,该局以实战为导向,定期开展网络运维培训。现场面对面、手把手指导信息化联络员排查故障原因,分析问题所在,指导信息化联络员处理设备故障,规范系统运行维护和日常管理,增强数字化、网络化运行维护本领。精心编制《“三个全覆盖”问题自查手册》,对运维和使用中常见问题进行梳理,总结归纳了5大类软件及硬件问题,详细列举了30条问题处理步骤。该手册为德州黄河通信保障队伍提供了一本实用的工作指南,通过手册的学习和应用,进一步提升了青年职工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使其能够更加高效地解决运维和使用中遇到的问题,为德州黄河治黄事业提供更加坚实的通信保障。

问题自查手册

通过“理论+实操”双轮驱动,青年职工快速成长为技术骨干,全年累计维护视频监控60余处,更换17处视频监控蓄电池,接入市电21处,监控在线率得到明显提升,长期保持在97%以上;保障视频会议118次,维修各类信息设备169台/次。处理各类信息终端软硬件故障420余台/次,有效保障了全局信息设备设施正常运行。

手握天梭织经纬,扬帆起航再出发。在智慧黄河建设的新征程上,德州黄河河务局将积极构建完善的通信保障体系,不断深化科技应用举措,持续做好通信及网络安全保障工作,以信息化、智慧化手段助力德州治黄事业高质量发展。(张殿明)

编辑:田光 录入:徐文彪 审核:陈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