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3月12日讯 冬去春来,华章再起,过往岁序佳报频传、硕果累累,正所谓——“家和万事兴”。
近年来,历城黄河河务局重视基层段所两化民生建设,围绕“家”字做文章,在华山管理段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民生提升改善项目,工作业绩突出,建设成果显著,华山管理段荣获“山东黄河模范职工小家”称号,职工生产生活环境实现大跨越,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实现大提升。
华山管理段新貌
远飞换羽,焕然一新
舟行千里定于锚,提升基层段所管理水平、改善工作生活环境是一切工作开展的基础。
说起华山管理段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里工作的老职工纷纷打开了话匣子。
“以前的华山管理段就是几栋平房,宿舍的窗户都关不上,冬天的时候盖两床被子都冷...”
“那刮大风的时候,房顶的瓦片就啪啦啪啦的掉下来碎一地。”
“你看现在,办公环境宿舍条件多好啊,先进的设备技术也配备了,你看我左手飞着无人机,右手操作视频监控,巡查可谓是360度无死角。”
老华山管理段旧照片
华山管理段前身为济南修防处所辖华山分段,此处地理位置关键,治黄工作起步较早,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曾发展为拥有150人的大型基层管理段,为满足当时的工作、创收所需,修盖了六幢气派的平房,配有菜地果园、养殖场等。随着时间的推移,曾经的华山管理段渐渐老去。为赶上科技治黄的步伐,改善职工工作条件,华山管理段于2022年重新修葺。
现在的华山管理段建筑借鉴江南水坊风格,与历城黄河河务局打造的鹊华视廊景观融为一体。为实现“三个全覆盖”科技治黄策略,华山管理段配备无人机两台,培养专业的无人机飞手,值班室配有24小时监控直播,多功能室也配备了专业大型LED屏,一体化推进视频会商系统建设。
民生为重,实干为要
小事连心,微处见情。管理段需要人员长期值守,因此,基础设施必须保证可以满足职工的日常生活需求。
华山管理段根据职工办公室、宿舍建设标准,购置办公用品、宿舍用品,办公环境、生活环境焕然一新;职工宿舍采用准军事化管理制度,统一作息时间和内务标准,进一步强化了职工的纪律意识。
食堂环境
“职工满意食堂”的奖牌高高挂起,华山管理段食堂一日三餐科学搭配准时供应,解决了“民以食为天”的基本需求。时逢佳节,食堂也会按传统习俗准备菜谱。春节期间,食堂还为坚守岗位履行值班职责的职工精心准备了年夜饭,让大家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考虑到异地职工逐渐增多,大多数选择留居宿舍,华山管理段专门设置了淋浴室兼洗衣房,保证热水供应,满足职工日常起居所需。
华山管理段同样为每日通勤的职工规划了停车场地,结合庭院现有条件,加强统筹规划,在停车区修建电动车棚,同时配套规划了电动汽车车位,安装了4台新能源充电桩,方便停车充电,为职工绿色出行做好后勤保障。
文体沁润,培根铸魂
承家风薪火,行千秋路途。精神文化建设更是一个“家庭”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华山管理段注重职工文体活动、思想精神方面的需求,规划读书室、活动室,丰富了大家的闲暇生活。
华山管理段读书室由职工亲自设计,注重智能现代、文化底蕴和读书氛围的营造。这里视野开阔,景色怡然,向窗外望去,长河缓缓流淌,鹊山如翠屏静卧对岸,正对应了“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一句,结合工作主责主业,故将阅览室取名为“乐水轩”。山水为屏,大地为席,在青山绿水间诗意阅读,好不美哉。
“乐水轩”环境
闲暇时光除了与书相伴,亦可选择强身健体。华山管理段为职工配备了专门的健身活动室,完成工作后,大家相约健身竞技,既可相互交流充电、放松身心,又能缓解工作压力、增进同事感情,进一步丰富业余文化生活,激发热情活力,更好地投入工作。
活动室
依托优越的地理位置、悠久的历史传承、丰厚的精神内涵和新建的硬件条件,华山管理段将地理风貌与治黄事业结合,迈开一段一品建设步伐,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品牌——“毓秀华山”。管理段职工收集了大量史料记载,追溯华山管理段前世今生,让历史文化、精神文化熠熠生光,让品牌精神成为“家风”传承,激励着每个华山人踔厉奋发。
始于细微处,落于实际中,暖于人心房。华山管理段如家一般给予着每个职工温暖关怀,积极融入基层规范化建设,职工以段为家,助力治黄事业高质量发展,党建内业、工程管理和文化交流等工作蒸蒸日上,两化建设年年推进,科技治黄手段多次登上中央新闻、地方报道推广学习。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正是因为“家和”,才能万事兴。(解雨晴)
编辑:田光 录入:徐文彪 审核:陈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