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3月14日讯 春风拂绿柳,长河启新篇。
三月的东阿黄河畔,堤岸垂柳抽出嫩绿新芽,成群候鸟掠过淤背区生态林,衔来一片生机盎然。在这万物勃发的季节里,东阿黄河河务局以“开年即冲刺”的姿态,奏响了一曲守护安澜、擘画新局的春日交响。
擂鼓催征 开年谋篇布新局
春潮涌动处,战鼓已铮鸣。2025年一开年,该局即以治黄工作会、务虚会擂响奋进战鼓,党组书记、局长侯仰山以“干字当头、创新突破”为动员令,擘画推动东阿治黄事业向时代化现代化发展蓝图。机关部门与基层单位共谋创新之策,从水旱灾害防御现代化到生态保护法治化,从科技治河智慧化到文化传承活态化,一场场头脑风暴激荡出高质量发展的破题路径。侯仰山强调:“要以人人都是奋斗者、个个当好实干家的姿态,奋力实现东阿治黄事业‘十个新跃升’!”
东阿黄河2025年工作务虚会
战鼓声中,安全生产“第一课”筑牢底线思维。2月5日,《生命重于泰山》的警钟在全局敲响,“六项机制”织密风险防控网,“隐患排查显微镜”对准基层末梢,“作风转变手术刀”直指顽瘴痼疾。这场春寒中的安全生产“第一课”,为冲锋征程系紧了“保险绳”。
春晖泼墨处,科技绘新卷。在该局大桥管理段的无人机培训现场,青年职工们手握遥控器,目送银鹰掠过堤防,螺旋桨搅动春风,将“人巡+机巡+视频监控巡”的立体巡查图谱写入云端,“操控水平要像黄河水一样流畅!”培训老师肖恒的叮嘱伴着无人机升空,科技与传统在此刻交融。
无人机培训
无论是东阿黄河新媒体工作座谈会,还是牛店管理段的“段所微课堂”,“DeepSeek”智能系统解锁治黄工作密码,“数字革命”浪潮正席卷东阿治黄工作的方方面面。当治黄智慧遇见数字基因,母亲河的脉搏跳动得愈发强劲。
固本强基 润泽生态焕生机
春水润田畴,希望正拔节。2月21日,新改建的郭口引黄闸开启的轰鸣声里,汩汩清流奔涌向33万亩麦田。“返青水来得太及时了!”灌区农民抚着返青的麦苗喜笑颜开。该局水调员杨璐的足迹印在阡陌之间,手持测算仪器与老乡细算“节水账”:“咱得让每滴水都流进丰收的口袋!”针对灌区土壤墒情普遍不足的实际,该局及早研判、精准调度、科学调配——这套“春灌组合拳”,绘就了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新篇章。
郭口引黄闸开闸放水
而在黄河生态林场,一场“绿色革命”悄然推进。山东安澜东阿分公司与山东省林科院深度合作,引入“华雄1号”无絮杨树种苗及配套技术,为生态林场注入新活力。“生长快、抗性强、无飞絮,经济效益与生态屏障双赢!”林场技术员丛俊青介绍道。安澜东阿分公司负责人张鹏表示,将以此为契机,搭建产学研用一体化平台,推动林产业转型升级。
春色渐浓时,精细化管理让防洪工程焕发新颜。该局秉持高度负责的态度,严格遵循“纵横到边、不留死角、客观真实、准确无误”的原则开展汛前工程安全普查,采用人工徒步“查线”与无人机立体“查面”相结合模式,对发现的各类问题逐项登记,形成详细的问题清单,确保准确摸清问题底数,为后续整改提供可靠依据。
工程普查
协同共促 多维发力焕新颜
春雷激荡处,法治利剑守护大河安澜。在该局与东阿县人民法院召开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座谈会上,司法利剑与治黄铁军的双手紧握——环境资源审判机制创新、执法司法衔接强化、普法宣传矩阵构建,当“河务蓝”遇见“法袍黑”,法治合力的“防护堤”愈加坚实。
这份守护既有雷霆之势,亦怀春风化雨之心。该局水政监察大队面对违规倾倒建筑垃圾的村民张某某,用暖心教育替代冰冷处罚。“以前不懂法,现在明白了守护黄河人人有责!”村民老张的转变,恰是“法治温度”催开的文明之花,也是全民护河意识生长的缩影。
春风化雨中,“黄河+文旅”的种子悄然萌芽。在该局机关第二党支部与县文旅局党总支的支部共建活动上,艾山卡口的壮美、法治文化广场的底蕴,与乡村旅游、文化研学碰撞出火花。党员们畅想未来:治黄技艺体验馆、沉浸式文化长廊、生态观光廊道……一幅“党建引领聚合力、河韵文旅促振兴”的画卷正徐徐展开。
春阳暖人心,志愿红点亮街头巷尾。3月3日,刚刚获得“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荣誉称号的东阿黄河河务局团支部以“雷锋月”为契机,召开“思维碰撞激发治黄智慧,青春护河彰显时代担当”团青工作座谈会,动员青年力量投身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实践。
东阿黄河“河润胶乡”志愿服务队标识
座谈会上,由青年志愿者团队主导设计的“河润胶乡”志愿服务队标识精彩亮相,黄河生态、志愿爱心、文化地标、浪花等元素相互交融跃然眼前。青年志愿者们身着红马甲,挥动扫帚清理社区角落,引得居民连连点赞。“志愿服务是黄河精神的延伸,我们要让爱满东阿黄河!”服务队负责人王丽媛如是说。
春潮拍岸,号角铮鸣。东阿黄河人正以“追光者”的姿态,在春的序曲中播撒希望,在治黄新征程上踏浪前行,让澎湃春意化作守护安澜的春潮力量。(程亮)
编辑:田光 录入:徐文彪 审核:陈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