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3月18日讯 早春时节的黄河大堤上,晨雾尚未散尽,1000余名志愿者已在十里长堤摆开绿色战场。铁锹破土的铿锵声惊醒了沉睡的河滩,“中国人寿·新黄河网友植树大行动”在滨开兰家段拉开帷幕。这场持续的绿色接力,正在书写着人与自然的和谐篇章。
布局全局 奏响先手序曲
春季是植树的黄金期,滨开黄河河务局紧紧围绕经济发展和工程管理,着眼“先”字,及早谋划、提前部署,全力打好春季“绿化仗”。
早在春节假期之前,该局便集中科室和段所巡查人员,组成专班,按照“植满植严、不留死角、不留空白”的原则,对辖区绿化情况进行全面摸底排查,将树株长势、缺损情况登记在册,结合实际,研究制定了春季植树更新计划。今年3月,召开专题工作会议,该局主要负责人亲自安排部署,进一步明确步骤、细化措施、落实责任,为春季植树工作定好调子,把准方向。
今年,滨开黄河河务局植树绿化任务时间紧、工程多,滨开黄河河务局干部职工迎难而上,工程管理科及两管理段严格贯彻落实春季植树各项工作部署,采取“一天一汇总、三天一上报”的工作模式,严控植树质量和进度。职工们奔走忙碌在治黄一线,将拳拳之心倾注在每一棵树苗里。微风轻拂,嫩枝随风摇曳,在绿色的浸染中,黄河沿岸的“颜值”有了大幅提升。
携手并进 舞出力量之歌
植树添新绿,满目尽是春。3月9日,滨开黄河淤背区内一派热闹景象,滨开黄河河务局与中国人寿保险滨州分公司、新黄河客户端、滨州市保险行业协会、滨州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联合开展的义务植树活动在此拉开帷幕。
植树现场,测绘人员精准布点,确保每株苗木都处在最佳生态位。志愿者们三人成组,河务职工与社区党员组成“结对小组”,青年学生与退休劳模成立“传帮带”组合。来自滨城实验小学的“黄河小卫士”们格外引人注目,他们在家长协助下认真填写树木认养卡,稚嫩的笔迹写下“我与小树共成长”的承诺。河务局负责人介绍,此次活动创新采用“专业指导+全民参与”模式,严格遵循“三埋两踩一提苗”的技术规范。工程师手持测深仪巡回指导:“银杏栽植深度必须控制在80厘米,土球顶部要高于地面5厘米。”经过4小时奋战,2000余株苗木在春风中挺立。无人机航拍显示,新栽植的银杏形成10米宽的生态廊道,与原有防护林带衔接成连续绿廊。真正实现“栽得下、管得好、护得久”。
在植树间隙,退休老河工王大爷抚摸着新栽的树苗,向年轻志愿者讲述“三锨两脚”的植桩绝活:“我们那会儿治黄,哪有什么机械?全凭人拉肩扛……”厚重的治黄史在春风中娓娓道来。活动现场特设“生态微课堂”,通过展板展示黄河生态长廊建设、科技治黄等创新实践。年轻职工小王感慨:“接过前辈的接力棒,我们既要传承‘团结、务实、开拓、拼搏、奉献’的黄河精神,更要用科技赋能生态保护。”
近年来,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高质量发展被纳入国家战略,黄河的关注度明显提高。这项义务植树活动促进了黄河河务部门与社会各界之间的双向交流,携手推动黄河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为这一事业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夕阳西下,2000余株新苗迎风挺立,与蜿蜒的黄河共同勾勒出生态文明的动人曲线。滨开黄河河务局以植树造林为切入点,正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植人心,用实际行动书写着新时代“黄河大合唱”的生态乐章。这片新生的绿意,不仅承载着守护安澜的使命,更寄托着沿黄儿女建设幸福河的共同期盼。
细致雕琢 奋斗成就精品
植树绿化要注重在科学化和精细化上下功夫。从树苗选育到树株栽植再到后期养护,该局靶向发力,锚定精细化管理目标,坚持高标准、高质量和高效率,在土地平整、挖坑、选苗、栽植和浇水等各个环节上严把质量关,确保高质量完成植树任务。
“俗话说,种树重要,养树更重要。要想提高成活率,后期管护一定要跟上。”
为了确保新植树株能够健康成活,管理段按照“谁栽植、谁管护”的原则,将每一片林地和每一段道路进行责任划分,清晰界定管护主体,并详细制定管护措施。同时,他们还充分利用无人机、视频监控和“智巡”APP等现代化技术手段,加强巡查和督导,积极开展宣传动员,提升沿黄群众的绿化保护意识,营造浓厚的爱河护河氛围。
又是一年春暖花开,万象更新。望向远方,黄河两岸春风轻拂,勤劳的滨开黄河职工们早已在大堤上忙碌着,新的一页在满怀期待的春光中徐徐开启……(孟璐)
编辑:田光 录入:徐文彪 审核:陈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