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3月26日讯 春潮拍岸,万物萌动,两岸长堤新绿飞舞,大河之畔归雁鸣啼。九曲黄河褪去冬日的铅华,迎来了明媚的春天,第三十三届“世界水日”、三十八届“中国水周”伴着春光如约而至,与我们携手奏响这曲法治安澜的春日华章。
高位推动,织密普法“责任网”
法治兴则文明兴,黄河安则天下安。滨开黄河河务局坚持把普法宣传作为开展2025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的重要抓手。局党组提前部署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讨论普法活动相关事宜。分管局长牵头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普法宣传活动,分管局长张雷强调:“法治是黄河安澜的基石,我们要以普法强意识、以法治促保护,让法治思维切实扎根黄河两岸。”
图:节水吉祥物“霖霖”
活动前期,该局制定《2025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普法宣传活动实施方案》。明确“1+3+N”工作体系:以“法治护河”为核心,聚焦“组织领导、形式创新、合作联动”三大重点,结合受众实际开展N项特色活动。明确“局领导带队、部门协同、全员参与”的普法责任体系,确保普法落地见效。
为扩大普法宣传覆盖面,该局联合上下游兄弟单位、地方政府及公检法司等多部门,组建跨区域、跨部门普法联盟,形成“上下联动、左右协同”的工作格局。全方位、多举措,织密普法护河“责任网”。
多维创新,打造普法“新矩阵”
普法工作不是照本宣科,而是要让法条在春风化雨中生根,赋予其生命和灵魂。滨开黄河河务局打破传统普法模式,以“线上+线下”融合为突破口,让法治宣传接地气、聚人气。
线下活动亮点纷呈。在滨开黄河淤背区,一场声势浩大的“生态+普法”活动吸引了沿黄近千名学生和市民的参与,大家用实际行动为黄河生态增彩添绿,为依法守护母亲河贡献自己的力量;在沿黄集市,普法志愿者们“摆摊设点”,向群众讲解非法捕捞、河道采砂、破坏黄河生态环境的法律禁止事项;在沿黄学校,联合地方政府开展“珍惜每一滴水,共筑绿色家园”活动,号召孩子们保护母亲河,争做节水小达人。水周期间组织各类宣传活动9次,累计发放宣传材料3500余份,法治阵地参观学习人员达600余人,以实际行动助力水法规知识走进千家万户,让法治精神滋润百姓心田。
图:讲解法律知识
线上传播同样精彩。该局借助地方政府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等平台展播黄河保护法及节水宣传视频,加强黄河保护法的宣传推广;组织单位职工参加“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网上答题活动,在全局掀起学习水法律法规、节约保护水资源的热潮。法治文化阵地增设“以案释法”主题元素,吸引众多人群驻足,通过二维码动态展示黄河流域各类违法典型案例,寓教于游,实现普法宣传“指尖触达”。
深化合作,构建普法“同心圆”
一块块展板图文并茂,一本本手册简明扼要,一场场问答互动热烈,一次次咨询回复耐心细致。在法律咨询台前,普法宣传队详细讲解保护母亲河、节约水资源的小知识;检察干警现场演示如何通过12309检察服务热线举报违法线索;法院法官针对河道违建、非法捕捞等常见问题,讲解行刑衔接机制。
图:小小普法宣传员
独木难成林,治水需合奏。年复一年的“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普法大舞台上,不再是水政普法人员的“一支独奏”,而是变成了公检法等多部门协同配合的“协奏曲”。“八五”普法期间,该局内外联动,深化合作构建普法“同心圆”,多部门联动织密法治屏障,全方位守护大河安澜。
当春风拂过充满生机的堤防,法治之光正照亮母亲河的崭新航程。滨开河务局将以黄河保护法为指引,锚定"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目标,以“铁肩担道义”的信念守护安澜,用"妙手绘丹青"的匠心扮靓河景,让法治之花绽放于黄河之畔,春风十里共沐法治气息。(任增花)
编辑:田光 录入:李璐 审核:陈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