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润黄河畔 青春护碧波

——滨城黄河河务局“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多维普法行动纪实

山东黄河河务局门户网站 时间:2025-3-27 来源:本站原创

本站3月27日讯   黄河岸冰消雪融,九曲安澜映日辉。当第三十三届"世界水日"、第三十八届“中国水周”的晨光洒向滨州大地,滨城黄河河务局的普法先锋们已踏上护河征程。春日的黄河奔涌向东,两岸新绿初绽,而一场以法治为名的“护河行动”,正在百里长堤上书写着新时代的治水诗篇。

从机关讲堂到田间地头,从繁华商圈到研学课堂,一场场“法护黄河”的创新实践在滨城大地铺展:执法人员化身法治“摆渡人”,将艰深条款化作百姓语言;青少年成为护水“生力军”,以童真视角丈量生命之源;市民群众从旁观者变身参与者,在互动中筑牢生态共识。这场跨越时空的护河接力,让法治清流与青春碧波交织,为母亲河勾勒出一幅“水清河晏、人水共生”的生动图景。

联动普法进基层:法治清流浸润黄河岸

3月21日,滨城黄河河务局联合黄河派出所、防汛办公室、经济办公室等多部门,以“碧波映法心,共护黄河清”为主题,启动首场普法行动。在韩墩灌溉局机关,执法人员通过悬挂横幅、发放资料、现场答疑,向职工深入解读相关法律法规,并就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等议题展开研讨。

随后,队伍深入韩墩灌区田间地头,向农户普及节水护水知识,以“一桶黄河水浇灌百亩田”的实例,阐释节水农业的现实意义。活动尾声,公铁大桥收费站化身普法驿站,执法人员向过往司机递送宣传手册,将“守护母亲河”的呼声传向远方。500余份资料、30余次咨询,法治清流从机关涌向基层,织就全民护河第一道防线。

图:宣传法律法规

春风携法暖民心:共绘安澜图景护生态

3月22日,滨城黄河河务局携手小营办事处志愿者,于道旭险工上演“春风送法入民心”温情场景。普法小分队以宣传彩页为媒,用方言俚语讲述黄河保护法的“硬核”条款:从非法排污的巨额罚单,到河道违建的强制拆除,鲜活案例令围观群众频频点头。面对春游增多的黄河滩区,执法人员化身“安全劝导员”,以近年溺水事故警示戏水风险,劝离近岸游客20余人次。一位村民感慨:“以前觉得黄河水随便用,今天才知道乱倒垃圾也犯法!”活动收获百余群众点赞,法治春风不仅吹散法律盲区,更将“人水和谐”理念深植民心。

图:执法人员现场普法

互动普法掀热潮:法治礼包激活护河基因

3月22日,万达广场内一场“普法+互动”的创新活动吸引市民驻足。滨城黄河河务局联合河长办、城乡水务局等单位,以展板漫画呈现水法要点,用“一瓶污水变清水”的实验揭示治污艰辛。咨询台前,工作人员以“倾倒垃圾=污染饭碗”的比喻,让市民直观感受破坏水环境的代价。高潮环节的有奖问答中,“黄河保护法施行时间”“家庭节水妙招”等问题引发抢答热潮,200余份法治礼包瞬间“秒空”。一位家长坦言:“孩子答对题目赢了个节水龙头模型,回家就监督全家关紧水阀!”千余份资料、两百次互动,法治教育从单向灌输转为双向奔赴,激活城市护河“基因链”。

图:执法人员分发宣传页

研学护水启新程:青春足迹丈量生命之源

3月23日,80名小学生踏上“一滴水的奇幻旅程”。黄河扬水站内,泵机轰鸣声中,执法人员以“每秒提水15立方米=13万人日用水量”的换算,将抽象取水许可制度化为震撼教育;东郊水库畔,碧波倒映着孩子们惊叹的脸庞,“全球每3人有1人缺水”的数据令他们紧攥水瓶;自来水厂里,浑浊河水历经沉淀、过滤、消毒“变身”清流的全过程,让“再也不浪费”成为集体誓言。节水条幅上的稚嫩签名、研学笔记中的工整记录,印证着这场沉浸式课堂的深远意义——当青春足迹丈量过黄河血脉,护水使命便化作代际传承的火种。

图:带领学生参观扬水站

从机关到社区,从广场到校园,滨城黄河河务局以法治为笔、创新为墨,绘就多维立体护河长卷。四场活动、两千余份资料、数百次互动,不仅构筑起依法治水的社会共识,更让“黄河清,天下平”的愿景在普法宣讲中生根,在青春实践中抽芽。这场春日的法治接力,正为母亲河永续安澜注入澎湃动能。(焦若阳  及明月)

编辑:田光 录入:李璐 审核:陈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