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4月10日讯 春日的黄河奔涌东流,两岸新绿初绽。值此第三十三届“世界水日”第三十八届“中国水周”之际,历城黄河河务局持续擦亮“法润历城”金字招牌,多维度构筑普法宣传矩阵,续写新时代治水兴水的生动答卷。
线上线下同频共振,构建广泛学法场景
法治讲座启智润心。三月春风里,三场法治盛宴依次绽放:律师学者聚焦新行政复议法、行政处罚法等,用实务案例解析“程序正义”与“过罚相当”的执法艺术,倡导执法“有力度更有温度”;青工委联学共建中,青年们围绕黄河保护法、《山东省黄河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展开思想碰撞,让法治信仰在代际传递中迸发活力;东平湖畔的“季讲课”现场,两地水政人同频共振,共研新《山东省黄河工程管理办法》,在条款比对中深化业务实践认知,推动流域治理法治化进程。
图:开展多场交流讲座
智慧答题学思并进。线上,数字赋能开启“云端学法”新维度。依托问卷星平台开展的法律知识答题活动如火如荼,将法律条款化作指尖跃动的知识音符,学用相长,百余名职工竞逐法治浪潮;线下,“禾禾陪你过五关斩六将”普法趣味答题活动让法律条文化身趣味问答。参与者答题获赠法治春礼的创意形式成为春日里最生动的法治注脚,将严肃普法融入盎然春意,激发全员学法热情。
图: “禾禾陪你过五关斩六将”普法趣味答题活动
庭审现场以案为鉴。环境资源仲宫法庭内,非法采矿案的庭审成为最生动的法治课堂。法官结合案情深度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定罪标准及生态赔偿机制,让旁听人员直观感受“双重法律责任”的法治分量。“当法官走下审判台,在现场为你细细拆解法律密码时,这可比单纯学习法条更直观!”水政执法人员李钦付在观后感言。庭审后的“行刑衔接”研讨,更促成水政与司法部门的务实对话,为黄河生态保护筑牢法治屏障。
司法行政协同发力,共筑生态法治屏障
共植法治林,同绘生态美。历城河务局携手历城区法院、历城区检察院,在黄河沿岸挥锹铲土种下百株新绿。党旗飘扬处,法治与生态同频生长。植树任务结束后,水政人员同司法人员徒步黄河岸边,向过往群众发放宣传资料,讲解“生态红线”法治内涵。新苗破土时,法治信仰亦在群众心中生根发芽,实现“种下一棵树,播撒一片法”的生态文明双提升。
图:开展义务植树暨联合普法活动
多部门联动,普法聚合力。3月21日,历城河务局联合生态环境局、城管局、街道办、济南水务集团等五部门架起“法治咨询矩阵”。3月22日,联合区法院环境资源法庭、卧虎山水库服务处打破传统普法边界,“河山携手保生态,司法服务护安澜”活动现场热闹非凡。横幅如虹、手册似雨,工作人员用通俗语言解读专业法条,将节水优先、黄河保护等政策化为市民听得懂的法治声音,咨询台前吸引了大量市民驻足参与。活动累计发放材料800余份,现场解答群众咨询百余人次,让节水护河从理念走向行动,凝聚起全民护河的法治共识。
图:联合开展“河山携手保生态,司法服务护安澜”等普法宣传活动
党建红引领,普法进单位。历城河务局机关第四党支部联合水文站、公安支部开展“党建+普法”主题党日,党员们沿着水文科普长廊追寻治河历史,在廉洁教育展厅筑牢思想防线。当法治讲座遇上水文监测技术展示,当《山东省黄河保护条例》宣传页递到一线职工手中,普法教育正悄然融入日常业务,让法治精神随水文数据流淌。
精准普法进企入户,法治服务送达民心
法治护航企业绿色发展。3月21日,历城河务局联合多部门走进济南城市建设工程有限公司,通过“普法+服务”双轮驱动,为涉河企业送上法治套餐。法治讲座现场,水政执法人员通过“案例警示+规范解读”双轨并行,结合航天大道穿黄隧道项目,深入剖析涉河施工法律风险点,发放《涉河项目施工注意事项明白纸》等实用指南,并就涉水审批、生态补偿等实际问题与企业深入交流,推动服务精准对接。将法治宣传与生态保护、优化法治营商环境深度融合,为黄河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注入法治动能。
图:联合开展“送法进企业”活动
社区普法守护生命之源。在世界水日当天,历城河务局深入社区及济南黄河最末端支流玉符河的源头卧虎山水库水源地保护区,悬挂“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 保障我国水安全”主题横幅,发放黄河保护法宣传单及环保布袋,向市民普及水源地保护、防溺水安全及水法知识,重点阐释水法、黄河保护法等法律法规,活动累计发放宣传资料500余份,让法治理念随清流浸润万家。
图:联合开展“送法进社区”“送法进乡村”活动
乡村普法织就生态蓝图。在历城河务局驻村第一书记所在上海螺峪村的田间地头,历城河务局联合历城区法院组成普法小分队,开展“生态法治下乡”活动。通过典型案例以案释法,向村民宣讲黄河保护法中关于生态补偿、环境侵权等规定,发放图文并茂的宣传册,让法治服务突破“最后一公里”,直抵基层末梢。“老张头去年在河道种菜被罚,就是触犯了《山东省黄河河道管理条例》。”村民们听得聚精会神,72岁的村民赵德福掏出笔记本认真记录:“以前不知道种菜也违法,今天可算明白了!”当法治讲座遇上乡土方言,当法律条文融入家长里短,村民们逐渐明白“守护绿水青山就是守护金山银山”的深层含义。
文化浸润创新破圈,法治品牌焕发新彩
AI绘就黄河新画卷。3月27日,一部《用AI画笔打开“法润历城”》的创意短片惊艳亮相。画面中,春日的历城黄河蜿蜒流淌,岸边法治标语次第展开:黄河保护条文转化为潺潺流水,治水智慧化作阡陌纵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理念随白鹭起舞……法治文化不再是生硬条文,而成为可触摸、可感知的天地诗行。这种“黄河美学+法治宣传”的创新表达,让普法工作既有法治硬度,更显文化温度。
品牌铸就调解新名片。3月25日,“大河‘枫’彩”人民调解品牌标识正式发布。“上半部‘鹊华视廊’‘九曲黄河’展现地域特色,下半部握手与和平鸽象征多方协作,红黄主色调既体现法治威严又传递调解温度。”水政执法人员唐琪介绍到。该标识的发布,标志着历城黄河生态保护人民调解工作进入品牌化时代,将推动矛盾化解与生态保护同频共振,让“枫”景常映母亲河。
图:历城黄河生态保护人民调解品牌标识发布
广场绽放普法新活力。3月26日,历城黄河法治宣传广场迎来近千名师生。在“听党话、跟党走、重走长征路,爱护母亲河”活动的红色传承下,孩子们郑重写下护河承诺;在漫画宣传页里,法律条文变身趣味故事;在互动答题中,法治种子随欢声笑语播撒。这场“中国水周”法治广场开放日,通过红色记忆与法治教育融合,让节水护河理念代际传递。当法治广场成为实践课堂,当青春力量注入生态保护,“法润历城”品牌正绽放出新时代的璀璨光芒。
图:开展“中国水周”开放日暨普法宣传活动
春风化雨润黄河,安澜长卷徐徐展。下一步,历城河务局将继续编织普法网络,不断书写新时代水利法治建设新篇章,汇聚保护母亲河的磅礴力量。(杜欣怡)
编辑:田光 录入:李璐 审核:陈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