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4月16日讯 春风渐起,黄河冰消河开,暖阳煦照下,河面波光粼粼,碧空流云舒卷,两相辉映;沿岸柳枝初绽鹅黄,新芽摇曳,柔梢频点清波,与奔涌河水共织盎然春景。滨开黄河河务局抢抓春修黄金期,各项工程管理工作在明媚春光中有序展开。
植树添绿,绘就生态新画卷
春日融融,植树正当时。植树现场,人们三两成组,默契协作,铁锹碰撞泥土的声音、人们的欢笑语,交织成一曲热烈的劳动赞歌。技术人员在人群中忙碌穿梭,亲手示范,还不忘耐心叮嘱:“栽种时,树苗的根系要舒展,填土后得踩实,不然大风一吹,树苗容易倒伏。”
这场“绿色行动”能够顺利开展,离不开滨开黄河河务局的精心筹备。当大地还未完全从寒冬中苏醒,该局便已行动起来。一方面,组织专家团队研讨植树规划,综合考量黄河沿岸土壤特性、气候条件与防汛需求,反复权衡后敲定最佳植树区域与树种。另一方面,提前与优质苗木供应商沟通协调,签订供应合同,确保苗木按时足量供应,并严格把控苗木品质,从源头上为工程植树绿化筑牢根基。
与此同时,该局积极联合社区志愿者,开展植树科普宣传活动。通过趣味互动、知识讲解等丰富多样的形式,将绿色发展理念传递给广大民众,极大地激发了公众参与植树造林、共建美好家园的热情。
如今,放眼滨开黄河,但见新绿如碧波涌动,绵延不绝,一幅“河畅、岸绿、景美”的生态画卷徐徐铺展在眼前,人与自然共谱的和谐乐章已悄然奏响。
全面普查,为工程精准“把脉”
春季气温回升、降水渐多,各类工程隐患极易在这一时期破土萌芽,如同隐藏在暗处的“定时炸弹”,威胁着工程安全。工程普查作为春季工程管理工作的“定海神针”,在保障工程安全、提升管理水平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全方位、无遗漏地掌握工程“家底”,该局组织专业人员组成普查队,采用人工徒步地毯式排查、无人机巡航立体巡检、电子眼全域监控相结合的“三位一体”普查模式,对辖区内的堤防、险工及控导工程开展全面“体检”。
普查重点关注堤身裂缝、动物洞穴、水沟浪窝等安全隐患。普查人员细致地记录了每一处隐患的坐标位置、形态规模等核心信息,并同步拍摄了影像资料,以便后续分析和处理。最终,这些资料被整理成一份图文并茂、数据详尽的普查台账。同时,建立“一患一档”数字化档案,为后续隐患整改提供了精准的“作战地图”。
普查负责人表示:“此次深度普查为工程标准化管理构建了动态数据库,通过对隐患的精准画像与风险等级评估,为工程日常管理装上了‘数据导航’,切实筑牢了工程安全防线。”
强化安全,筑牢管理防护网
春季工程管理的关键时期,滨开黄河河务局多次组织召开安全工作会议。会议上,局领导反复强调安全的重要性,语气坚定而严肃:“安全无小事,责任重于泰山!在黄河工程管理中,安全就是生命线,容不得一丝一毫的马虎。”
各项安全措施相继落地生根,从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到防火工作的落实,从职工的安全教育到应急预案的完善,每一个环节都被严谨对待。
施工现场,安全警示标识醒目林立,防护网密织成坚实屏障,把各类潜在风险牢牢挡在作业区之外;消防设施逐一检查、定期维护,确保关键时刻能拉得出、用得上,防火宣传标语随处可见,时刻提醒大家绷紧防火弦;职工安全教育课堂场场爆满,专家结合实际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安全知识,提升全员安全意识;应急预案也在不断推演、优化,模拟各类突发状况,让应对流程更加科学、高效,为春季黄河工程管理筑牢安全防线,保障各项工作在安全的轨道上稳步推进。
春阳煌煌泼金,万物沐辉争荣。滨开黄河的发展长卷上,从未镌刻休止之符。立足新时代坐标系,这座黄河之滨的奋进者,正以生态为发展之基、科技为破浪之桨、责任为领航之帆,于黄河高质量发展的壮阔征程中劈波斩浪,始终屹立于时代潮头。(李娜)
编辑:田光 录入:徐文彪 审核:陈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