闸启大河“调水弦” 渠通农田“谱春歌”

——济南槐荫黄河春灌纪实

山东黄河河务局门户网站 时间:2025-4-24 来源:本站原创

本站4月24日讯   春风拂过黄河岸,水声渐喧。

春灌的调度通知单到了,北店子闸管所“守闸人”的日程比往日更紧了几分。随着杨庄、北店子两座引黄闸的闸门开启,浑黄的河水便如挣脱束缚的游龙,顺着干渠奔涌向前,浸润着美里湖与吴家堡灌区万亩麦田。对他们而言,春灌不仅是闸门起落的机械操作,更是一场与农时赛跑的无声战役。

精密调度背后的“水账本”

杨庄引黄闸的启闭机房里,闸管所职工郑师傅正仔细检查启闭机情况。他一边记录数据,一边与同事交流:“调度通知单已经收到。春灌是咱们全年供水工作的‘重头戏’,小麦返青水直接关系到农民的收成,我们一点都不能马虎!”郑师傅的掌心贴着控制台的金属面板,冰凉触感让他精神一振,十几年与闸门为伴,他闭着眼都能描摹出齿轮咬合的节奏,他准时打开了闸门开关,卷筒一圈圈旋转,闸门一寸寸抬升,河水裹挟着泥沙轰鸣而下,郑师傅的眉头随水位的稳定逐渐舒展:“这水声听着比啥都踏实!”

图:检查引黄闸“葫芦头”(郭伟森  摄)

在数字化浪潮中,纸质水账本依然不可或缺。它们不仅是电子系统的备份档案,更是承载着地域性生态知识的活体标本。一张张笔写的记录表是沉淀在A4纸上的生态记忆,构成了引黄供水独特的“水文密码”。

黄河水春灌谱写“民生情”

黄河一直是沿线农田的“生命线”。美里湖灌区和吴家堡灌区是济南市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春灌期间,黄河水通过引黄闸源源不断地流入农田,为小麦返青生长提供了充足的水分。

图:黄河水入麦田 (宋兆谦  摄)

在吴家堡灌区,农民张大哥正在田间忙碌。他指着绿油油的麦苗说:“今年春灌来得及时,小麦长势特别好,看来又是个丰收年!”张大哥的话道出了无数农民的心声。

职工小孙自豪道:“虽然辛苦,但想到我们的工作能让农田喝上‘返青水’,让农民有个好收成,再累也值得。”这种默默奉献的精神,正是黄河职工的真实写照。

每年的黄河春灌工作不仅关乎农业粮食安全,更承载着农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24小时不打烊的“黄河哨兵”

春灌期间,闸管所的职工们24小时值班,确保闸门按时启闭、水量精准调控。

北店子闸的值守房内,吃过晚饭的刘师傅拎起外套再一次踏上巡查“旅程”。春灌期间,闸管所的工作量比平时大了许多,不仅要随时关注调度通知单,还要定时测流测沙,更要做好安全提醒,确保供水安全。

图:引水测流(郭伟森  摄)

作为黄河职工,闸管所的工作人员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此刻他们不仅是黄河的“守闸人”,更是民生的“守护者”。在黄河岸边,闸管所的职工们用坚守与奉献,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春灌赞歌。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黄河精神”,也用黄河水浇灌出了丰收的希望。

春灌年年继续,黄河水依然奔流不息。在闸管所职工的守护下,黄河水将继续润泽农田,为农业丰收、民生幸福贡献力量。而这,正是黄河职工最大的心愿。当柳絮开始飘飞的时候,黄河两岸的樱桃树已绽放出第一簇白花,这是春天写给治黄人的最美情书。(郭伟森)

编辑:田光 录入:李璐 审核:陈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