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5月9日讯 2025年春,黄河岸边满目新绿。五载之前,恰是这般春深时节,2020年4月28日,德州黄河“红心一号”青年理论组正式成立,成为全河首个青年理论学习组织。
图片1:青年理论组成立
五年的时间有多长?60个月,1825天。
132人,60次集中理论学习研讨,26期“红心讲堂”,24次主题实践活动,11次“青年大联学”,300余项课题、论文成果。
五载春秋,一颗红心点燃思想的炬火;千余昼夜,数颗星芒汇聚成青春的银河。当理论的火种遇上滚烫的年华,“红心一号”青年理论组的名字,镌刻进大河奔涌的长歌……
红心铸魂 薪火相传
1970年,齐河黄河畔,一群心怀热血的修防段职工以“一颗红心两只手,自力更生样样有”的豪情,挥洒汗水、攻坚克难,用智慧与坚韧铸就了黄河上第一艘简易机动自航式钢板吸泥船,1978年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开辟了黄河下游机淤固堤的新纪元,更以“红心一号”为名,在奔腾的黄河水中铸就一座精神的丰碑。
图片2:“红心一号”舞台剧
五十载岁月如歌,精神薪火永相传。昔日的吸泥船已化作精神的航标。站在新的起点,如何传承弘扬“红心一号”精神?需要建设一支什么样的青年干部队伍推动事业发展薪火相传?面对这一课题,该局远略长策,以传承为笔,创新为墨,在守正创新中续写“红心一号”的新时代华章。2020年初,该局党组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决定成立“红心一号”青年理论组,以建立建强青年理论组为抓手,大力传承弘扬“红心一号”精神,强化青年理论武装,培养锻造一支忠诚可靠、本领过硬、敢闯敢拼的新时代青年铁军,让这份历久弥新的精神绽放时代光芒,推动事业发展青蓝相继、薪火相传……
沃土育才 淬火成钢
青年如朝阳初升,亦是发展创新的先锋。在德州黄河,40岁以下干部职工占比近50%,德州治黄事业的广阔未来,正系于当代德州黄河青年。“要把青年干部选拔培养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抓实‘选育管用’全链条培养,持之以恒,久久为功。”谈到青年干部队伍建设,该局党组书记、局长曹恩语重心长,谋划长远。
图片3:青年理论组手册
近年来,该局党组始终坚持党对青年工作的领导,不断加强青年干部的思想淬炼铸就其忠诚本色,政治历练锻造坚定信仰,实践锻炼磨砺过硬本领,专业训练培育治黄英才。党组成员领学导学青年理论组,主动为青年理论学习创造条件、关注支持。人劳部门作为理论组的日常组织机构,选优配强青年理论组组长、制定制度章程、明确学习纪律,搭建学习平台,推动青年理论组工作走深走实。各青年理论组每月开展理论学习研讨,定期举办“红心讲堂”,为青年理论、业务学习传经送宝;组织读书分享会,流淌翰墨芬芳,还有“党支部送学到青年”,为理论组传递信仰的温度。
图片4:青年大联学
思想激荡处,青春正飞扬。“话青春 论成长 展担当”青年成长论坛上,治黄赤子智慧火花迸射,以心火点燃心火;“青年大联学”舞台上,理论组成员与八方英才共绘治黄新图景;“黄河青年走黄河”,他们以足迹丈量母亲河脉动;辩论赛场唇枪舌剑,逻辑与激情共舞;“清风小剧场”里,廉洁文化化作春风化雨,润泽青春心田;参演“红心一号”舞台剧,角色塑造中感悟老一辈治黄人“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情壮志。还有那拓展训练中矫健的身影,植树护绿时挥洒的汗水,志愿活动中绽放的笑颜……
图片5:黄河沿岸巡查
黄河奔涌处,青春淬火时。该局坚持将基层一线作为淬炼青年的“主战场”,先后组织40余名青年下沉一线交流锻炼,让他们在基层急难险重的“练兵场”砥砺意志、积累经验、增长才干。工作中,理论组成员聚如一团火,散似满天星,以岗位为战位,在全局各层级领域躬身实践、砥砺深耕。他们怀揣“红心”志,奋战在治黄一线,在防汛防凌的惊涛中锤炼担当,于工程管护的细节处磨砺匠心。踏遍堤防险段,以脚步丈量责任;挥洒科技利剑,以“三个全覆盖”织就智慧防线—无人机巡天瞰河,视频监控明察秋毫,3D建模精准施策,VR技术激活古老技艺,创新火花竞相绽放,黄委科技进步奖、“三新”认定捷报频传;当秋汛汹涌而至,他们挺立潮头,筑起“青春堤坝”,让青春在浪尖淬火,让才干于实践中拔节生长!
图片6:学习无人机技术
五载硕果 再启新程
如果用一个词来总结这五年参加“红心一号”青年理论组的感受,你会选择什么词?
“受益匪浅,这五年也是我与理论组的共成长,个人极大提升了理论素养,团队凝聚了奋进力量,青春烙下了奋斗的印记。”从治黄新兵成长为高技能人才,从与理论组成员击掌相识到带领黄委首席技师工作室成员众行致远,“全国技术能手”“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齐河河务局小八里管理段段长李涛作为首批理论组组长谈起这五年的收获颇有感触。
图片7:第一批理论组成员拓展实践
春风化雨五春秋,理论组如一方沃土,催开满树芳华。以“一棵树”染绿“一片林”,“一份热”点燃“一束光”。五年的发展,“红心一号”青年理论组破土拔节,从最初的30人的星星之火壮大为130余人的青春方阵,6支理论组覆盖市、县局机关、企业及基层段所,汇聚全局青年才俊。他们中既有锐意进取的业务骨干,亦有匠心深耕的技能人才,既有青春意气的挥斥方遒,也有实干笃行的沉稳坚韧。全日制硕士研究生28人,本科学历96人;正科级干部8人,副科级干部27人;平均年龄31岁,构筑起学历与活力兼备的人才矩阵。
五年来,理论组44名青年干部提拔重用,27名青年干部参加系统内横纵向干部交流,6位青年在河地融合干部交流中淬炼成钢。在技能比赛的竞技场上,8位成员勇夺德州市“技术能手”“五一劳动标兵”殊荣,1人问鼎“国务院特殊津贴”,6个学习小组荣膺山东河务局、德州市“青年理论学习标兵集体”称号。从“共和国水利故事讲述人”宣讲台上的青春飞扬,山东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的熠熠生辉,到市直“优秀团组织书记”的使命担当,理论组成员获得厅局级以上表彰70余人次。这群治黄新锐用实力诠释了何为“黄河有我,青春当燃”。在德州黄河岸边,这片郁郁葱葱的人才森林,正孕育着治黄事业的参天栋梁!
图片8:红心广场合影
从无到五,弹指五年,不过是长河浪花的一瞬。五年不是终点,而是再出发的坐标。传承是最好的纪念,当“红心一号”精神化作青年血脉里的基因,当理论自信成为骨子里的锋芒,这簇火,必将燃得更烈!这片红,注定传得更远!
看今朝,九曲黄河奔腾处,恰是吾辈青春破浪时!
望未来,万里宏图铺展时,且看后浪奔涌立潮头!(杨楠)
编辑:田光 录入:李璐 审核:陈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