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响黄河畔的 “奋斗三重奏”

----槐荫黄河河务局吴家堡管理段春季工作纪实

山东黄河河务局门户网站 时间:2025-5-16 来源:本站原创

本站5月16日讯   五月微风起,大河气象新。奔腾的黄河水裹挟着春末的活力滚滚东流,槐荫黄河堤岸两侧的银杏舒展新绿,紫叶李迎风摇曳。在这片孕育着希望的土地上,槐荫黄河吴家堡管理段以奋斗为弦,以实干作谱,奏响着黄河岸边的协奏曲,描绘出治黄兴黄的壮美画卷。

精管细护,筑牢工程管理 “基石音符”

黄河之治,重在工程;工程之稳,贵在细节。吴家堡管理段将工程管理视为治黄工作的基石,以“绣花功夫”织密安全防线,对工程设施展开“点”“线”“面”多维度立体化巡查与精细养护。

筑牢防线,重 “点” 聚焦织密 “防火网络”。春季柳絮飞扬,该段紧盯春季干燥易燃的关键节点,加密巡查频次,开展堤顶柳絮防火专项巡查行动,对重点区域实行不间断巡查,利用视频监控和无人机实时掌握柳絮情况。在巡查过程中,同步开展防火宣传,向群众讲解禁止烧烤、丢弃烟蒂等危险行为,对于成团或片的柳絮,及时洒水清理,消除火灾隐患。

图:联合水政大队、黄河派出所进行烧烤劝阻(周传智  摄)

多管齐下,多 “线” 联动推进 “全域清整”。沿着堤岸沿线、淤背区、防浪林等多条巡查线路,该段人员分组行动,同步开展除草与除虫害工作。该段采取“人工+机械+除草剂”相结合的模式,对堤肩、堤坡等重点部位进行集中清理,通过人工拔除、机械割除和环保型除草剂喷洒,有效减少杂草蔓延。同时针对钻心虫、蚜虫等病虫害,该段采用生物防治与药物喷洒并举的方式,科学配置低毒高效药剂,利用喷雾设备对树木进行全面消杀,确保植被健康生长。​

统筹兼顾,立 “面” 整治强化 “综合管理”。堤顶道路是防汛抢险的“生命线”,也是展现黄河风貌的“窗口”。吴家堡管理段以“路净、草齐、景美”为目标,除了开展全面除草行动外,同时道路沿线增设分类垃圾桶,定期清运垃圾,杜绝白色污染,让黄河大堤成为一条整洁的生态走廊。

未雨绸缪,奏响汛前防汛 “保障旋律”

防汛如备战,宁可备而无汛,不可汛而无备。吴家堡管理段以“防大汛、抗大洪”为准则,从物资储备到科技赋能,构建起立体化防汛体系。

物资“粮草”足,队伍“筋骨”强。吴家堡管理段高度重视防汛物资储备工作,提前谋划、精心组织,按照防汛物资储备标准,足量储备了各类防汛抢险物资。从编织袋、砂石料,到救生衣、照明设备,一应俱全。同时,建立健全防汛物资管理制度,定期对物资进行盘点、检查,确保物资数量充足、质量可靠,确保关键时刻“拿得出、用得上”,为防汛抢险工作提供坚实的物资保障。与此同时,该段防汛队伍建设常抓不懈,组织技能培训,理论学习等,锤炼出一支“拉得出、顶得上、打得赢”的防汛铁军。

图:检查电子设备(周传智  摄)

科技赋能,打造智慧防汛。传统防汛手段与现代技术在这里交汇融合。为确保汛期水位精准观测,吴家堡管理段协同防办开展水尺校测工作,全面掌握各水尺现状及基础数据;高清摄像头24小时监控重点河段,实时回传画面至值班室;无人机定期航拍河道全景,为防汛决策提供“上帝视角”。汛前,电子监测设备迎来全面“体检”,这些沉默的“电子哨兵”,将在汛期成为守护黄河的“千里眼”“顺风耳”。

暖心建设,谱写庭院管理 “幸福乐章”

一线治黄人的奋斗,既在惊涛拍岸的堤防上,也在炊烟袅袅的庭院里。吴家堡管理段将庭院建设作为提升职工幸福感的重要抓手,打造了一个充满生机的“幸福段所”。

庭院一片沃土,被职工们亲切地称为“菜篮子工程”。职工们精心挑选优质菜种,根据季节和蔬菜生长特点,合理规划菜园种植区域。从翻土、播种,到施肥、浇水,每一个环节都倾注了职工们的心血。经过悉心照料,菜园里的蔬菜茁壮成长,郁郁葱葱,职工们吃上自己种植的绿色、放心蔬菜。

图:小院菜地(赵千子  摄)

水池清淤、绿植修剪、线路检修……一场场“庭院美容行动”让段所旧貌换新颜。消防器材定期检查,公用车清洗保养,安全隐患无处遁形。同时,该段将黄河文化融入庭院建设,一场技术交流、一次读书分享、一回文体活动,让拼搏的斗志与人文的温情交织,滋养出“以段为家、以河为业”的精神沃土。

图:庭院美化效果初见雏形(赵千子  摄)

大河汤汤,奋斗不息。在未来的工作中,吴家堡管理段将继续秉持奋斗精神,砥砺前行,为槐荫黄河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让黄河岸边的这曲动人乐章持续奏响,更加激昂。(张鹏飞  赵千子)

编辑:田光 录入:李璐 审核:陈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