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奋进之笔绘就鄄城黄河安澜画卷

——鄄城黄河河务局工程管理工作侧记

山东黄河河务局门户网站 时间:2025-5-19 来源:本站原创

本站5月19日讯   初夏的鄄城黄河,百里长堤绿意葱茏,河道工程如臂环抱,新型防护材料安装的防护警示柱在阳光下泛着微光,身着统一工装的职工正在操作无人机巡查堤防。这幅生机勃勃的治黄图景背后,是鄄城黄河河务局以“标准管理、智创河安”为目标的工程管理创新实践,更是新时代治黄人把黄河建设成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生动注解。

图:鄄城黄河堤防生态景观

筑牢绿色屏障:在黄河岸边书写生态答卷

站在鄄城黄河堤防上,满眼绿色尽收眼底,“临河防浪林、堤顶行道林、淤区适生林、背河护堤(坝)林、各类防护草皮全覆盖”五位一体的绿化格局成效显著、硕果累累。这份生机盎然的成绩单背后,是鄄城黄河人把每一棵树种成守护黄河士兵的执着追求。

“某处淤背区杨树缺失较多,苏泗庄管理段前堤顶行道林人为损坏2株……”技术员吕端洋的笔记本里,密密麻麻记录着每处缺损树种的经纬度坐标。为扎实做好春季植树工作,该局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踏遍52公里堤防,徒步对树木缺损情况进行了系统排查和统计,为树苗采购及树木管理提供了数据支撑,并针对不同区段土壤特性定制补植方案。当2.4万株新苗扎根黄河岸线时,黄河老职工顾广杰感慨:“30年前这里还是光秃秃的土堤,现在绿树成荫、林木成行,成为守护黄河安澜的绿色长城”。

图:植树现场

绿色守护不止于植树。在刘口滚河防护工程现场,工管科负责人闫海飙正在指导施工人员安装新型防护材料。将成品钢管防护警示柱,采用10毫米铁链连接在一起,7处重点工程实现“工程硬实力”与“生态软实力”双提升,110道坝头新装的防护材料既守护了工程安全,又与周边景观和谐相融,助推防洪工程标准化管理的同时,有效规范了群众游玩观赏行为,起到很好的警示和保护作用。

智慧赋能:科技创新重塑治黄模式

走进旧城管理段的智慧中控室,大屏幕上“鄄城黄河工程管理信息化一张图”正实时更新数据。轻点鼠标,工程管理范围、百米桩、千米桩坐标,临水坝岸的根石探测数据、各段树木生长指标跃然眼前。当前,“鄄城黄河工程管理信息化一张图”建设任务正在如火如荼开展,通过多方位搜集资料,数据更加完善,数字孪生按下智慧治黄快进键。

过去巡查靠脚板,现在有了无人机、视频监控等智能巡查工具,恶劣天气情况下也能完成工程巡查,青年技术骨干邢仁峰正在利用无人机进行智能巡查。随着“三个全覆盖”工程深入实施,大大提高了工程巡查效率,过去三天才能完成的工程巡查任务现在一天就能完成。科技创新如绵绵春雨,浸润着传统治黄模式的每处细节。

“科技创新是推动治黄工作发展的强大动力,不能有丝毫马虎,每一个环节都关乎着项目的成败。”科技骨干许海霞坚定地说。在科技储备项目申报工作中,该局组织召开审核会,对申报的项目进行严格把关。专家审核后对项目方案进行反复修改完善,科创人员常常为了一个技术细节争论不休,只为让项目更具科学性和可行性,让科技真正服务于治黄事业。

图:deepseek培训应用专题培训

为了加强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和科学普及,该局积极筹备“践行黄河战略 深化数智赋能”DeepSeek操作技能应用创新竞赛活动。鼓励青年职工积极参与。组织培训,为青年职工提供学习和交流的平台。通过竞赛活动,激发青年职工的创新活力,推动科技成果更好地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匠心守护:在急难险重中淬炼治黄初心

汛期前的营坊险工,机械轰鸣声与黄河涛声交织。技术骨干杨军已连续驻扎工地两周,监督沿子石排整等汛前整修工程。“每块备防石抹边角度必须平整规范,这是抵御洪水冲击的关键。”他手持测量工具精益求精,在烈日下反复核验。

凌晨三点的304濮阳白堽大桥补救工程现场,探照灯将夜色撕开一道口子。项目负责人陈成瑞裹紧军大衣,紧盯混凝土浇筑进度。“汛前必须完成大堤帮宽,咱们这是在和黄河赛跑。”沙哑的声音里透着坚定。这支突击队连续奋战40天,硬是在料峭春寒中抢出20天工期。

图:濮阳白堽大桥补救工程夜间施工现场

春风里不仅有铁血担当,更有润物无声的坚守。夜幕下的防汛仓库,安全员刘双双打着手电进行危险源排查。“灭火器压力表指针必须在绿区”“防汛物资摆放必须规范”……他一遍又一遍地念叨着自创的安全巡查口诀反复认真检验。正是这种近乎偏执的严谨,筑起坚固的安全防线,确保了鄄城黄河岁岁安澜。

从草木葱茏的生态堤防到科技感十足的智慧中控室,从烈日炙烤的施工一线到键盘飞驰的创新工坊,鄄城治黄人用汗水浇灌出“标准管理、智创河安”的丰硕成果。当“十四五”防洪工程验收全部通过的捷报传来,当青年科创团队在省级竞赛中斩获奖项,当沿线群众自发守护堤防绿植,新时代治黄工作的深层价值愈发清晰—这不仅是工程体系的升级,更是人与河流和谐共生的文明进阶。

图:堤顶行道林

站在“十五五”规划的门槛上,鄄城黄河畔的工作身影依然忙碌,守护母亲河安澜的征途永远在路上,那些沾满泥土的工装、布满血丝的眼睛、记满数据的笔记本,连同堤岸上新绿的波涛,共同绘就了守护鄄城黄河安澜的壮美画卷。(仲慧慧  赵博  李志生)

编辑:田光 录入:李璐 审核:陈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