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脉动写安澜

——2025年滨城黄河调水调沙工作纪实

山东黄河河务局门户网站 时间:2025-7-16 来源:本站原创

本站7月16日讯   夏至刚过,母亲河再次迎来她的“代谢”时刻——调水调沙。6月23日,随着小浪底水库闸门隆隆开启,一场对工程体系与科技能力的实战检验正式拉开帷幕,一场以水为笔、以沙为墨的恢宏书写,在千里河道间铺陈开来。

枕戈待旦,绸缪于未然

“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自调水调沙正式启动,滨城黄河河务局按照全员防汛责任制名单,迅速落实、严格执行24小时领导带班及调水调沙职能组、管理段值班值守,第一时间向滨城区、高新区防指报告调水调沙工作情况。防汛责任层层压实,如无形的经纬,织就一张严密的守护安澜之网。

争分夺秒,水情传达到位。滨城黄河河务局值班室的防汛智慧屏上,自动获取的雨情、水情信息如繁星般闪烁;每日8时,工作群里准时发布道旭水位信息;紧随其后,动态发布助手更新每日8时水情,为值班人员第一时间掌握水情信息提供便利;根据水情数据分析,值班人员迅速向滨城区、高新区防指、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急、城乡水务等发布黄河水情通报,压实各级防汛职责。

图:汛期安全提醒

周密部署,做好预警提醒。该局通过滨城融媒等网络媒体、手机短信等形式,及时发布黄河防汛安全提醒。黄河河道工程处树立的“水深危险,禁止靠近”安全提示牌,安全围栏上悬挂的“珍爱生命 远离河道”汛期警示幅,无不提醒过往群众——生命安全重于千钧。附近沿黄村居密集的管理段还组织职工,通过与群众“拉家常”进行口头劝导,并配以无人机搭载扩音器喊话的方式增强提醒效果,确保汛期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铁翼巡河,决胜于中流

大河奔涌,考验正式降临。进入7月以来,各级调研、督导滨城黄河防汛工作纷至沓来。7月3日,滨城区河道流量达3916立方米每秒,超越2023年同期流量峰值。

白天,该局分批组织各职能组人员,前往河道工程现场,徒步巡查步履铿锵。“纸上得来终觉浅”,直观了解当前河势、水情、工情,更能做好职能组信息上报。夜间,该局组织各管理段启用亮化工程,使用无人机、视频监控对左右岸、上下游开展立体化夜间巡查,高清镜头下河势工情一览无余,“我们会对河势溜向变化、重点工程和关键部位工程靠河着溜情况,加强动态监测,有效防范应对突发险情。”

图:启用亮化工程开展无人机巡查

洪峰过境并非终点,退水期防御与精神传承同样关键。7月8日,来自滨州职业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的优秀师生代表,成为退水期特殊的“守护者”。在滨城黄河小街湾,一场研学活动正如火如荼展开。研学的意义正在于此,将课堂搬到了浪涛之畔。青年学子感受着李白笔下“黄河如丝天际来”的浩渺,触摸着母亲河遒劲有力的脉搏,学习调水调沙和防汛知识,了解近年来黄河防汛信息科技的飞跃发展。

图:小街湾研学活动现场

利剑出鞘,直抵一线。与此同时,滨城区2025年防汛应急演练暨群众避险转移演练,在户家控导有序开展,演练模拟黄河洪水即将漫滩,抗洪抢险及群众转移安置迫在眉睫。在演练现场,滨城黄河河务局选派专家4人进行防汛技术指导,与应急救援队、工程查险队、迁安救护队、沿黄街道、滩区村民协同作战,从预警发布、转移安置到医疗救护,共同筑起一道坚实的生命防线。“备预不虞,为国常道”的深意,在有序撤离的脚步声中化为具象。

图:滨城区2025年防汛应急演练暨群众避险转移演练

精准把脉,大河汤汤。在母亲河舒缓的退水吟唱声中,2025年调水调沙徐徐落幕,但安澜的故事永无尾声。从责任体系的层层压实,到科技之翼的精准防控,从青春映照的研学灯火,到防汛演练中托举的臂膀,黄河的安宁,系于千万守护者责任的传递。大河安澜,泥沙归海。在时代的河床上,持续书写着壮阔的新篇。(吴惠娟)

编辑:田光 录入:李璐 审核:陈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