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哥与黄河

山东黄河河务局门户网站 时间:2025-8-1 来源:本站原创

本站8月1日讯   他们曾是祖国的钢铁长城,如今,他们脱下戎装,换上“治黄”战袍,将岁月融入黄河的涛声里。驻守,变的是身份与战场,不变的是刻在骨子里的忠诚与坚守——他们是兵,是祖国的兵,亦是黄河的兵。

从“海军蓝”到“赤诚黄”

兰智辉是黄河边长大的孩子,下过水,蹈过泥;他是大海锻炼的兵,在钢铁巨鲸的腹中与游鱼为邻,潜伏在海的心脏。回溯黄河岸,潮起潮落里,他续写着另一种坚守。

核潜艇上的兵自然是经历不凡,但他却从不以此为谈资,是谦虚内敛的性格使然,更是守秘的责任。虽不提峥嵘,中国军人的底色却早已赋予他“干一行精一行”的韧劲。

“我的人生榜样是我的老班长,零九年阅兵他走水兵方队第一排面。”他眼中有光,“核潜艇的兵走到哪里也要冲在最前面当第一排面。”

退伍后,兰智辉就职黄河,一切从零起步。骄阳把堤坝晒得发烫,他跟着前辈在堤顶巡查;寒风卷着冰凌撞击坝体,他睫毛凝霜记录凌情变化。一线摸爬滚打的日夜,让他从“门外汉”成长为防汛抢险行家里手,也为文字工作提供了一片沃土。

兰智辉在2021年秋汛现场

偶然提笔,自此便是十年笔墨耕耘。曾经在深海中保持静默的鱼雷,化身黄河喉舌,背后是笔耕不辍的研磨和持之以恒的学习热忱,更是扎根黄河的笃定担当——黄河报实习期间,他蹲守新闻现场一个月,用鲜活笔触描绘防汛图景,斩获省部级新闻奖,受到报社致函表扬;2021年秋汛,他化身“战地记者”,既持铁锹投身防汛抢险,又抱摄像机穿梭人群,日夜不休为罕见秋汛留下了珍贵记录;局务会前,他的电脑桌面上总是堆叠了密密麻麻的材料,为确保材料的准确性,深夜办公室里常挑灯不息;每逢检查或参观活动,他总是能鹰眼识别拍摄最佳位置,锚定最鲜活的交流瞬间。

单位里人人都知道兰智辉是滨开黄河河务局的“影像中心”,2T的硬盘里记录了许多人、许多事,但这里面却难找到属于他自己的1M,因为,他是持镜人。

“猴哥”的“72变”

侯志强其人,因身形轻巧灵动,又恰姓“侯”,同事们便亲切地喊他“猴哥”。

“猴哥”身上带着一股子鲜活的烟火气,见了谁都乐意聊上几句,他脸上总挂着笑,待人更是热络周到,是局里出了名的“热心肠”。他这般随和有趣的性子,实在让人挺难将他与眼神锐利、身手利落的武警战士联系起来。或许如今眉眼间的笑意盈盈,冲淡了当年训练场上的锋芒,可那份藏在随和里的细致与担当,正是那段岁月悄悄留下的印记。

“猴哥是个细致人儿”,上班20年,“细致”是大家对他的一致评价。他总笑说自己属鼠,记性差,生活里丢三落四,但他工作上却从不含糊,对细节的拿捏、对责任的笃定,如万能钥匙,让他总能迅速适应新岗位。

侯志强调研农灌情况

《西游记》里的“猴哥”善“72变”,侯志强这位“猴哥”也是个“多面手”。20年间,他在工地的尘土里烙下过深浅脚印;在财务密密麻麻的数字间厘了清账目来去;在管理段日复一日的巡查中摸清了河道堤岸的脾性;在经济办搭建起从政策与地头的桥梁;在工程管理科,骑着二八大杠的车轮轧过每一处堤防的细节;在一叠叠卷宗里梳理过单位发展的细碎年轮。如今负责水资源管理工作,他依旧兢兢业业。黄河提闸放水期间,他常半夜驱车几十公里去查水,仔细监督黄河水按照放水指标精准排放,用行动继续坚守“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诺言。

“我就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这话从他嘴里说出来格外实在,而他也确实是块顶顶好用的砖,在每一个需要的地方稳稳扎根,筑堤守坝。

“澳”气兵哥守黄河

“母亲啊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当《七子之歌》的旋律响彻华夏大地,五星红旗下的驻澳部队不仅是国家主权的象征,更是守护这片土地安宁的“莲花卫士”,他们无疑是最受国人瞩目的士兵之一。赵辉辉就曾经是这支令国人骄傲的部队中的兵——每一次敬礼都在回应“回来”的呼唤,每一回伫立岗哨都在守护“盛世莲花”的绝美盛开。

退伍投身到黄河建设,他依然是治黄业务最精进的排头兵。“‘没有最好的标准,最好的标准都来自于我们每一次的创造’这是我们在部队常说的一句话”,这些年这句话一直刻在赵辉辉的心上,也成为他工作的信条。

水政巡查、工地督导、管理段建设的工作轮转,让他将对“最好标准”的执着,沉淀为与老百姓打交道的日常智慧。大伙儿都说赵辉辉会办事,问他秘诀,他说总归不过是“相互倾诉,将心比心”。他讲,与老百姓打交道,姿态很重要——仰视太卑微,反倒折损了执法者该有的公信力;俯视爱摆架子,高高在上只会激化矛盾;唯有平视,才能给彼此的说话交流的机会,让心与心敞亮地贴在一起。哪里有拧巴的矛盾呢,不过是要了解他们的需求和诉求,共同去攻克难题。老百姓懂法,他就把政策嚼碎了讲透;遇着难处,先站在对方立场盘算,能办的绝不耽搁,办不了的也敞亮说得明白。

赵辉辉进行根石探摸

岁月悄悄磨平了青年昔日凌厉的下颌线,也给他的添了发福的憨实,但刻在骨子里的担当,却从未因卸下戎装而消磨。从守护澳门的“盛世莲花”,到守护黄河岸边的烟火人间,赵辉辉从未停下“创造标准”的脚步,他用脚步丈量着黄河岸边的每一寸土地,把让“母亲”安心的承诺,化作了平凡岗位上日复一日的坚守。

黄河奔流不息,裹挟着泥沙与岁月,也见证着一代代守护者的接力。这些曾戍卫四方的兵,如今驻守黄河,用军人的底色、老兵的韧劲,在堤坝上、浪花间、百姓旁写下新的誓言。他们的故事,是黄河岸边最铿锵的回声,也是“幸福河”里最温暖的浪花。(王思琪)

编辑:田光 录入:徐文彪 审核:陈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