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为笔绘安澜 实干作墨护长河

——东平管理局“八五”普法依法治理纪实

山东黄河河务局门户网站 时间:2025-8-13 来源:本站原创

本站8月13日讯   大河汤汤,法治作桨。自“八五”普法规划实施以来,东平管理局以护航黄河安澜为核心使命,将法治精神深植于治黄血脉,以实干为笔、担当为墨,在法治轨道上奋力书写新时代东平湖治理与保护的壮丽篇章。

法润民心 普法宣传走深走实

法立于上,教弘于下。自“八五”普法实施以来,东平管理局深谙“关键少数”的示范引领是法治建设的关键引擎。局领导班子率先垂范,带头学法、守法、普法、讲法。严格对标“八五”普法总体要求,成立了普法工作领导小组,构建起“一把手”牵头、分管领导主抓、全员参与的责任体系。通过“法治大讲堂”、专题研讨、交流座谈等多元形式,组织全局干部职工系统学习相关法律知识。同时,将党内法规学习作为党员干部的“必修课”,筑牢遵规守纪的思想堤坝。

党组专题学习黄河保护法

在“世界水日”“民法典宣传月”“宪法宣传月”等重要的宣传节点,东平管理局水法宣传人员迅速行动,通过悬挂横幅、设置咨询台、发放宣传画册等形式开展主题宣传活动,扩大普法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让法治观念深入人心。

该局更以创新思维开辟“沉浸式”普法新路径,精心策划“法律九进”活动——进机关、进乡村、进单位、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集市、进家庭、进工地。一场场模拟法庭、法治情景剧、水法知识竞赛等寓教于乐的活动,让专业法规变得可知可感。

据统计,“八五”普法以来,该局累计发放宣传材料逾2万份,线上发布普法微视频20余部,制作广播电视专题节目3期,法治阳光遍洒沿湖7乡镇,惠及群众超10万人,法治种子在基层沃土生根发芽。

法剑护河 执法普法双轨并行

长河泱泱,以法为缰。普法从来不是“软任务”,必须与铁腕执法同频共振。

东平管理局将普法与执法深度融合,创新“巡查+普法”工作机制,将执法巡查车变为“移动普法站”,将普法融入日常,在巡堤时开展“滴灌式”普法。不仅为沿湖群众送去精心制作的普法宣传资料,更在面对堤防超载行驶、堤顶打场晒粮、禁渔区违规垂钓等破坏水工程、危及防洪安全、损害水域生态的违法违规行为时“亮剑”出击。秉持着教育与执法相结合的原则,以案释法讲解法律法规,实现“巡查一次,普法一片”,助推水法律法规在区域内广泛传播。

查获违规倾倒渣石案

加强与公、检、法、司机关的紧密协作,建立高效联动机制,多次组建联合巡查组,沿东平湖岸线开展拉网式排查活动,持续推进“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形成打击水事违法犯罪的强大合力,推动黄河保护法落地生威。

自“八五”普法规划实施以来,东平管理局水政监察队伍累计巡查830余次,出动执法人员3100余人次,巡查里程5.9万余公里,立案查处水事违法案件17起,结案率100%。联合公检法司机关开展联合巡查30余次,召开联席会议10余次。执法的“硬规矩”与治理的“软引导”交织成网,既缚住伸向河道的“越界之手”,更护住万里黄河的安澜本色。

法韵长河 文化阵地浸润人心

法治文化,润物无声。东平管理局深挖黄河文化深厚底蕴,将法治元素巧妙融入地域特色与行业特质,以著名水利工程戴村坝为依托,高标准、严要求升级改造“戴村坝人水法文化苑”,成为闪耀东原的法治文化新地标。

漫步苑内,精心设计的普法宣传栏图文并茂、深入浅出,生动讲述着人水和谐的历史智慧与现代法治的刚性约束。将法制教育融入旅游体验,东平管理局常态化组织开展“戴村坝法治文化主题游览”活动,让职工及沿湖群众在领略古代水利工程雄伟、感受黄河文化磅礴的同时,通过互动装置、主题展板、志愿讲解,潜移默化地接受相关水法律法规的熏陶,深刻理解保护母亲河的时代责任与法治意义。

戴村坝法治文化苑普法长廊

文化苑建成开放以来,已吸引社会各界群众逾10万人次前来参观学习,成为东平县及周边地区集水情教育、宪法宣誓和主题教育活动于一体的综合性法治宣传基地,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先后被评为“黄委法治文化示范基地”“黄河水利基层党建示范带党员教育基地”“山东省法治文化建设示范基地”。成为法治与文化融合的典范。

法泽绵长 法治硕果盈枝满园

春华秋实,耕耘不辍。东平管理局“八五”普法经过五年深耕细作,结出了丰硕的法治之果。全局干部职工的法治理念实现深刻嬗变,“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蔚然成风,依法行政能力与风险防范意识显著跃升,为东平湖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单位分别荣获黄委“八五”普法中期表现突出单位和泰安市“八五”普法中期表现突出单位,1名同志荣获泰安市“八五”普法中期表现突出个人。

“八五”普法期间,由东平管理局制作的微视频《不能说的秘密》荣获2023年度全国保密宣传教育月“人人话保密”主题讲述活动三等奖;“小禾说法”系列微动漫及微电影《河之殇,法之治:砂影重重》分别荣获第一届、第三届“人·水·法”全国水利法治短视频征集活动三等奖。此外,快板《法护黄河》等五部作品均获省部级法治文化作品奖项。这些优异成绩,彰显了法治文化作品强大的感染力与传播力,也为弘扬法治精神、推进法治社会建设注入了强劲动力。

在普法验收中,东平管理局顺利通过县司法局及省市局的检验,并得到高度认可,被称赞为“法治建设的典范,普法工作的楷模”。认为其在普法形式创新、法治阵地建设等方面亮点突出,极具示范价值,并表示,将梳理总结东平管理局的先进做法,作为基层普法工作的典型案例,推动其经验在更广阔平台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中国水周普法宣传

如今的东平湖沿岸,群众法治意识显著增强。曾经屡禁不止的违规倾倒垃圾现象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主动参与河道保洁的沿湖群众越来越多。大家深刻认识到,保护黄河就是保护自己的家园,就是守护自己的幸福生活。

“法者,治之端也。”东平管理局的“八五”普法实践,是一条以法治思维引领、法治方式保障的坚实道路。从领导干部的率先垂范到执法一线的刚柔并济,从文化阵地的精心构筑到法治精神的深入人心,每一步都踏石留印,每一程都写满担当。法治的力量,如黄河之水,滋养着东平湖的安澜与生机,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筑牢了最坚实的堤防。站在新的起点,东平管理局将继续高擎法治明灯,以法为纲,循法而行,让法治之光永远照耀黄河岁岁安澜的壮阔征程。(连一凡)

编辑:田光 录入:张琳 审核:陈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