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8月15日讯 黄河落天走渤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奔涌不息的黄河水,见证着滨开治黄人的奋斗足迹。近年来,滨开黄河河务局以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引,以“一基三抓五统筹”为行动纲领,锚定“8+1”经济目标,务实担当,锐意创新,在增收节支的沃土上深耕细作,收获累累硕果。
安全发展 前瞻服务的双轨并进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备则无患。滨开黄河河务局深谙安全与发展相辅相成之道。
在浮桥安全运营领域,该局与西外环浮桥运营单位始终保持休戚与共的紧密联系,共同构筑起坚实的安全屏障:凌汛期枕戈待旦,24小时盯防流凌动态;汛前组织精干力量对接预案、拉网排查隐患;汛期严把拆桥锚舟关,提前预置抢险力量。当张肖堂涵闸施工导致浮桥车流骤减,滨开黄河河务局主动协调施工方,力促道路尽早复通。精诚所至,良好的安全管理,使浮桥管护费用同步实现大跃升,河地融合之路也越拓越宽。
与长深高速项目部联合开展勘测定界
明者远见于未萌。智者避危于无形。这份贯穿始终的安全发展理念,在资源盘活中裂变出更大价值。面对长深高速拓宽工程项目所带来的战略机遇,滨开黄河河务局于项目落地前就提前布局,全面摸排、梳理收回项目拟用淤背区并精细管护;项目启动后高效落子,联合项目部完成勘测定界并签署合作合同,更通过持续沟通,助推恒泰滨开分公司承揽项目附属工程,紧抓每一个创收机会。在追求共赢的同时,该局时刻不忘防汛安全弦,与施工方实时对接优化方案,严守防汛红线。多措并举,多管齐下,终使沉睡资源凸显价值,铸就安全与发展齐飞的滨开范式。
攻坚克难 实干创新的满分答卷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滨开黄河河务局以重点工程为熔炉,锤炼自身硬实力。对内,强化恒泰滨开分公司内部制度管理,精进职工专业素养,打造过硬队伍;对外,严把施工质量生命线,精益求精,高质量完成薛王邵险工改建、张肖堂涵闸临时供水等施工项目。同时,注重向外拓展市场,分公司成功承揽东津黄河大桥人行道、小开河引黄闸连接段等本地项目,对内修炼、对外攻坚、市场开拓,滨开黄河三措并举,施工创收与治黄核心同步跃升、相辅相成,高质量发展势如破竹。
施工现场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难,做则必成。滨开黄河河务局这份攻坚克难的魄力,同样在黄河泥沙利用这一难题上,交出了“变废为宝”的满意答卷。在上级的支持和专业团队的配合下,滨开黄河河务局勇担黄河泥沙有效利用重担,成功研发水泥-粉煤灰-黄河沙复合胶凝材料,建立严格的生产工艺标准,制定切实可行的抛投方案。让黄河沙华丽转身为坚固的“黄河石”。首批“黄河石”在下水“服役”一年后仍形态完好、护岸效能显著。随着规模化生产基地建成投产,已量产的5000余个“黄河石”在滨州黄河5县区成功推广应用,生态与经济并重,效益与效能兼顾,前景广阔,未来可期。
摆放整齐的量产防汛石料替代品
水润民生 颗粒归仓的硬核担当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滨开黄河河务局深知引黄供水的重要意义,与地方灌溉部门始终保持良好协作,严谨规范制定申报引水计划,严格准确执行引水指令。在春灌保苗的紧要关头和应急抗旱的危急时刻,滨开黄河人深入一线田间地头,详细了解供水需求,同时强化协调联动,与灌区共同开展引水督查,确保专水专用,引黄惠民成效显著,汩汩黄河水化作田畴的绿意与丰收的希望。
引黄供水
涓滴归仓,乃固本培元之要义。水费收缴是维护河务部门合法权益的核心环节,事关单位发展大局。该局精准研判三灌区差异,及时传达上级要求和工作部署,紧盯灌区引水动态,预警催缴与依法停供有的放矢、双管齐下,保障了水费长期足额征收到位,牢牢守护黄河水资源的宝贵价值。
土地经营 精耕细作的丰收实践
治大国若烹小鲜,营土地贵在精耕。滨开黄河河务局在淤背管理上精雕细琢,于土地经营上挥毫泼墨。通过实地考察摸排,建立完善清晰的土地合同台账,前瞻性处置临期合同,依法清缴历史欠费,严审承租方资质,确保每一分经营费用应收尽收。创新是发展的密钥,滨开黄河河务局土地经营“新”意满满,提档升级大棚“新”设施,为蔬菜水果提供良好种植环境,提高产量和果品质量。引进水果黄瓜、黄壤西瓜等“新”优品种,为菜篮果盘提供“新”意;同时,探索林下种植“新”模式,通过实地考察调研和实验,在樱桃树、梨树等树下种植牛角椒、黄豆、蜜薯等特色作物,一日新,日日新,滨开黄河菜果园一年四季满园飘香,瓜果蔬菜茁壮生长,绘就经济增收与生态和谐的丰收画卷。
菜园丰收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 从前瞻服务到颗粒归仓,从实干创新到精耕细作,滨开黄河河务局以敢为人先的魄力破解发展难题,用脚踏实地的担当深耕创收沃土。勇立潮头,大浪淘沙。在守护母亲河岁岁安澜的壮阔征途上,滨开人以昂扬奋进之姿,续写着黄河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华章。(王子帅)
编辑:田光 录入:张琳 审核:陈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