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8月15日讯 当传统治黄经验遇上数字化浪潮,当师徒传承碰撞创新火花,东阿黄河河务局牛店管理段用一年时间,将一次偶然的现场教学,锻造成闪耀黄河的“段所微课堂”自研学习交流品牌。
这束微光,既照亮了基层治黄人的成长之路,更点燃了新时代黄河保护的智慧火炬。
星火初燃:从隐患处置到品牌诞生
2024年6月5日上午,烈日灼烧着堤防,汗珠顺着脸颊滴落。在日常工程巡查过程中,管理段巡查人员发现通往周门前险工某坝的联坝路出现一处不连贯的纵向裂缝,纵向长度8米,深度未知。当这道狰狞的裂痕暴露在阳光下时,一场即兴的隐患处置技术研讨在堤坝上激烈地展开。正当争论不休时,获评山东黄河首席技师的牛店管理段职工周广伟一锤定音,从裂缝深度探测到复盘成因分析,从分段开挖到回填压实,将工作实践转化为生动教案。回到管理段,周广伟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延伸教授多种隐患探测与处置方式和不同类型裂缝的危害与处置措施,职工们围绕“案例”进行了深入研讨交流,复盘工作流程、现场处置注意事项等。
山东黄河首席技师讲解“段所微课堂”
这场始于隐患处置的“复盘会”,让牛店管理段负责人张国兴捕捉到创新契机。面对防汛技术更新滞后与青年职工经验不足的双重挑战,他提出“让每寸堤防都成为课堂”的核心理念,通过以老带新,多维度提升基层职工治黄业务水平。
从烈日下的争辩到会议室里的延伸教学,从单一案例到系统知识体系,“段所微课堂”的星火在黄河岸边渐成燎原之势。
知识熔炉:从“一盏灯”到“满天星”
“段所微课堂”打破“填鸭式”教学传统,推行“问题导向+案例教学”新模式,既发挥每位职工的特长优势,又紧密结合时事热点和治黄工作实际,把理论深耕在治黄一线上。
“段所微课堂”彻底颠覆了传统教学的“独角戏”模式,职工轮番走上“C位”,化身“知识主播”,将个人擅长的专业特长转化为安全、防汛、工程管理、科技、公文五大特色课程矩阵,打造出兼具专业深度与实践温度的成长课堂。
聚焦安全构建全员参与的沉浸式学习生态,蹲苗职工姜士哲讲解《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六项机制”剖析会》,自编《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六项机制”一本通》《牛店管理段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六项机制”明白纸》,将安全生产的风险点跃然纸上;张先辉讲授《消防安全知识精讲》,通过情景模拟解析消防安全要诀;孙蕾讲解《紧绷纪法之弦 杜绝酒驾醉驾》,以真实案例敲响酒驾警钟;王茗稝讲解《守护黄河 ‘轻’装上阵》,分享传递科学健身新理念。
组织开展防汛抢险实战技术培训
聚焦防汛采用“双线并进”模式,王小艺系统讲解黄河凌汛成因分析及防御措施,周广伟依托技能竞赛经验开展河道修防实操培训和防汛抢险实战技术培训,构建起从理论认知到技能提升的完整链条。
聚焦工程管理突出实战复盘特色,周广伟讲解周门前险工某坝联坝路裂缝处置复盘会,张国兴提炼黄河雨毁工程修复工作要点,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规范化操作流程。
进行无人机实操演示
聚焦科技赋能彰显创新活力,新规解读配上无人机实操演示,崔新军让政策学习秒变“技能擂台”;赵洪桥讲解Deepseek高效赋能工作与学习,演示如何实现工作与学习的效率倍增,在治黄一线织就智慧网格。
聚焦公文另辟蹊径,唐婕解构新闻写作的技巧,将枯燥的格式规范转化为生动的表达艺术。
职工们用一线经验点燃求知火花,实现了从“独角戏”到“大合唱”的跨越。
这个始于应急时刻的学习品牌,用破解基层段所“工学矛盾”的碎片化教学、赋能“智慧治黄”的技术融合、薪火相传的老带新机制这“三重使命”筑牢理论根基,锻造过硬本领。
星河璀璨:品牌影响力的多维绽放
一年间,十二期段所微课堂,铸就了十二座里程碑。段所微课堂成为积蓄知识储备的载体,实现了基层段所的人才裂变。管理段实现从“山东黄河模范职工小家”到“黄委系统模范职工小家”的跨越,管理段职工48人次在34项各类创优项目中斩获荣誉(其中黄委荣誉4项,山东黄河荣誉10项,聊城黄河荣誉15项,东阿黄河荣誉4项,“新军漫画”作品斩获2024年度聊城市“十佳”网络正能量图片)。这些数字背后,是基层创新力量的裂变式增长,更是“微光成炬”精神的生动诠释。
“段所微课堂不是终点,而是新起点。”每一寸工程都是三尺讲台,每一次巡查都是实战课堂。牛店管理段正以“微光”的姿态,书写着新时代黄河人的安澜答卷。(孙蕾)
编辑:田光 录入:张琳 审核:陈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