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9月3日讯 正如“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东阿黄河河务局人事劳动干部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和精耕细作的匠心,在人才培育、薪酬保障、离退休服务等各个领域精雕细琢,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人事即实事”的深刻内涵,为新时代黄河治理保护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和制度保障。
精准选育强队伍 锻造治黄生力军
致治之要,以育才为先。该局通过精准识别“好苗子”、精心配制“营养土”、精确把准“生长脉”,为黄河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人才活水。从防汛一线的实战练兵到创新团队的项目攻坚,处处彰显着人事工作服务大局的使命担当。
为加快防汛人才队伍培养,该局实行“传帮带、结对子”的培养模式,本着双方自愿结合的原则签约‘师带徒’协议,多措并举,打造成长“快车道”。在防汛抢险演练基地上,青年技术骨干正在训练,该局选派经验丰富的防汛技术骨干为大家全程指导,参练人员反复实操拴打家伙桩、编抛铅丝笼、修筑砂石反滤围井三大传统科目,进一步掌握了险情处置的关键流程,为黄河防汛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
图:“师带徒”签约仪式
站在新起点,该局将持续完善“选苗—育苗—用苗”机制,以人才活水润泽治黄事业,为幸福河建设提供坚实智力支撑。
精细管理保权益 暖心服务惠职工
“哥,您这个月的工资条核对了吗?岗位津贴调整部分已经到账了。”“刘大爷,您2025年的护理费这个月会到账。”在人劳科办公室里,职工王晓正耐心地为职工解答工资明细问题。劳资工作看似琐碎,却关系着每位职工的切身利益。该局坚持以“精准核算、动态管理、主动服务”为原则,在工资发放、社保缴纳等方面下足“绣花功夫”,确保职工待遇落实“零差错”。
图:为在职人员讲解工资明细
为确保社保管理的精准化和服务的人性化,该局精准施策,筑牢职工“保障网”。在基数核定方面,坚持“零误差”标准,每年年初根据职工上年度实际收入数据精准核定当年社保缴费基数,从根本上杜绝了“多缴少缴”现象。同时,针对不同职工群体提供差异化服务:为新入职职工提供社保参保指南,详细解读“五险一金”的扣缴比例和权益;为临近退休职工讲解养老待遇和计算方法。
劳资工作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该局将继续以职工需求为导向,在数据核查上“求准”,在政策落实上“求实”,在服务方式上“求新”,真正让职工待遇“看得见、算得清、拿得稳”。
用心用情优服务 乐龄安康享晚年
新春佳节来临之际,该局开展退休老同志走访慰问活动。1月10日起,人劳科副科长、退休职工的老熟人郝荣安带队走访了100多名退休老同志,为他们送去组织的关怀和新春祝福。在退休老同志家中,郝荣安与退休老同志唠唠家常,询问他们的身体状况和生活情况。同时,还为每位老同志送上了慰问金和节日礼品。
“退休之后我就在外地常住,你们能来我是真的高兴啊!”张大爷紧紧地握住慰问组的手,激动地说。慰问活动不仅送去了温暖,更传承了尊老敬老的良好传统。该局分管领导王良彬多次表示,老同志是治黄事业的宝贵财富,单位将一如既往地做好服务保障工作。
“大爷,您看,点这里就能看到养老资格认证,一年需要认证一次。”在人劳科办公室里,老同志们认真学习“爱山东”小程序的使用。刘大爷戴着老花镜,认真地跟着操作步骤,时不时点头道:“这下明白了,以后在家就能认证,不用再跑腿了。”“思宇,我来交药费单子,你看看能报销多少。”退休职工张阿姨拿着医药费单据走进办公室。“张阿姨,您这些单据里,住院费用能报10%,我帮您整理好,您签下字,到时候打您工资卡上。”
图:退休老同志进行养老资格认证
这样的场景在该局人事劳动科几乎天天上演。为方便老同志办事,该局专门设立了“银龄服务专窗”,配备了老花镜、放大镜等便民设施。墙上还张贴着“办事明白纸”,用大号字体标注着各项业务的办理流程和所需材料。
5月,该局对家属院每栋楼所都安装了便民公示牌,上面清晰地公示了该局人劳科和离退休主要负责人以及党支部书记的姓名和联系方式,让离退休老同志们可以不出楼门,就能精准地获取相关工作人员的电话,将需求“一键直达”。“公示牌上墙了,以后办事就方便多了”,在公示牌前,老同志们一边认真观看,一边用手机拍照留存,以备不时之需。“我们要继续做好‘娘家人’,让老同志安享幸福晚年。”人劳科副科长郝荣安说。
九曲黄河育英才,万里征程守初心。东阿黄河河务局将继续秉持着人事工作无小事的理念,以润物无声的细致服务温暖人心,以中流击水的奋进姿态开拓创新,让人才活力如黄河之水奔涌不息,让制度保障似千里堤防坚不可摧,为东阿黄河保护治理事业发展新局面保驾护航。(周思宇)
编辑:田光 录入:李璐 审核:陈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