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9月12日讯 近日,济南黄河河务局3名干部告别泉城,分别奔赴新疆、西藏,开启新一轮援疆、援藏工作。他们秉承不怕吃苦、甘于奉献的精神,承载着济南黄河人的深情厚谊与先进经验,成为连接黄河与雪山、东部与西部的新纽带。至此,济南黄河河务局已累计派出13名优秀干部,他们的足迹遍布新疆、西藏、青海、贵州等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将黄河治理的智慧与汗水播撒在万里河山。
援派之路,考验重重。干部们需跨越“家庭关”“身体关”“工作关”等多道关卡,而组织始终是他们最坚强的后盾。济南黄河河务局认真落实援派干部待遇政策,全力做好保障工作,彻底解除援派干部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心无旁骛地投身于援建事业。
在黔南大地,援派干部将济南黄河的严谨作风与水旱灾害防御经验倾囊相授。面对频发的特大暴雨,参与组织紧急转移群众872人次,全州水库(水电站)及重点防洪河段安然无恙,成功守护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面对“工程性缺水”难题,化身项目攻坚的“推手”,推动30座骨干水源工程建设提速。面对新合村拉耐组34名村民的饮水难题,多方奔走筹措资金,新建水池、铺设管道、安装设备,彻底解决了大山深处的饮水难题。
(图片1)
在青藏高原,援派干部在国家战略物资大清查工作中勇挑重担。面对中央防汛抗旱物资拉萨仓库规模大、位置偏、条件苦的挑战,主动驻守仓库30余天,在全面清查物资的基础上,带领团队创新管理方式,升级数字化系统,制定规章制度30余项,实现物资管理的信息化、标准化蝶变,成功助力西藏自治区防汛机动抢险队荣获“国家战略物资大清查先进单位”称号,将济南黄河的精细化管理经验深植雪域高原。
(图片2)
在塔里木河两岸,援派干部们同样书写着奋斗篇章。他们克服水土不服与恶劣环境,常驻工程一线,深度参与乌斯满至阿其克枢纽防洪工程建设。顶住沙暴与干燥,通过六个月艰苦卓绝的努力,高质量完成7处新建护岸工程。此外,结合当地实际,建立了一套契合塔河流域自身特性的工程运行和建设管理标准化管理体系,填补了技术空白。同时,加强塔河干流岸线规划编制、取用水专项整治及“清四乱”执法行动,为流域管理注入专业力量。
(图片3)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济南黄河河务局将援派工作视为服务国家战略大局的光荣责任,也视作培养锻炼干部的重要平台。一批批援派干部如同“种子”和“桥梁”,将济南黄河先进的治水理念、技术与管理模式带到受援地区,在解决当地紧迫水利难题、助力经济发展的同时,自身也在复杂环境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实现了视野、能力、理念、经验的多维提升。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志不移。从齐鲁大地到雪域高原,从黔南群山到塔河两岸,济南黄河河务局援派干部们的每一次出发与坚守,都在祖国版图上描绘着东西协作、民族交融、共同发展的动人画卷,让黄河的脉动在遥远的边疆焕发出蓬勃生机。新征程的号角已经吹响,济南黄河人支援边疆建设的深情故事,仍在续写。(徐志新)
编辑:田光 录入:李璐 审核:陈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