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工盘点”到“一图尽览

——天桥黄河防汛仓库的智慧跃迁

山东黄河河务局门户网站 时间:2025-9-15 来源:本站原创

本站9月15日讯   2025年,天桥黄河河务局锚定防汛物资管理高质量发展目标,全力推进防汛仓库管理体系迭代升级,自主研发的“防汛仓库智慧化管理系统—金堤云栈”成功上线,为防汛仓库装上“科技芯”,实现了从“人工盘点”到“一图尽览”的智慧变身。

筑牢管理基石:以精细管控夯实智能升级根基

智能化平台的平稳落地,离不开扎实管理的前期积淀。上半年,天桥黄河以“全流程规范、全要素管控”为导向,全面提升防汛物资管理精细化水平,为智能系统搭建筑牢“数据底座”。

资产清查实现“底数清”。财务部门做好牵头,相关部门密切配合,认真开展固定资产和防汛物资的全面清查,逐件核查设备使用状况、损耗程度,对达到报废标准的物资严格按流程完成汛前报废,避免无效资源占用;同步更新资产使用人、存放地点等动态信息,确保“账、表、物”三相符。紧锣密鼓的现场确认、内容详实的盘点表格,为智能平台的数据录入提供了精准“原始素材”。

图1

物资管护突出“状态佳”。汛前集中检修防汛抢险设备、保养工器具,对发电机、照明灯车、操舟机等关键设备进行全面调试,确保“管打管用”;严格规范物资出入库流程,从审批到收发全程留痕,建立动态台账实时更新物资数量、规格、存放位置,让每一件物资的流动可追溯。同时,节前全面排查、汛期强化安全保障,全年常态化开展仓库安全专项检查,聚焦用电、消防、物资存放等重点领域,实现隐患“全清零”,为智能系统的安全运行奠定基础。

科技赋能破局:打造防汛仓库“智慧大脑”

“我们的‘金堤云栈’,不仅能‘一屏尽览’国家常备防汛物资、群防物资和代储物资,点击‘查看数据’还能看到当前产品库存、出入库动态的实时数据,操作起来简单便捷,各类图表简洁明了。”济南黄河青年畅享会的现场,青年职工刘晓宇向台下观众详述了天桥黄河“防汛仓库智慧化管理系统:金堤云栈”的过硬本领。

在前期精细化管理基础上,该局财务科联合通信站,自主研发该仓库管理系统,该系统整合了云计算、RFID技术、GIS地图、AI算法等前沿科技,于5月9日正式上线运行,成功构建起“前端大屏+后台平台+手机端”的多维管理体系。

功能集成实现“一盘棋”。系统创新性地将仓储物资、地方备料、代储物资纳入统筹管理,通过GIS地图动态标注局机关、下属各管理段、防汛仓库及沿河备防石料的精准位置,从而实现了物资分布的“一图尽览”。配合“一物一码”标识,每件物资的实物照片、存放仓位均能清晰呈现,工作人员通过手机端或网页端,实时查看库存、定额及出入库动态:“定位准确,非常好找,真正实现了所见即所得。”

图2

智能应用提升“双效能”。物资出入库省时省力,工作人员用手机上完成物资出入库,数据自行同步到财务系统,财务处理的时效性显著提升;仓库内的管理大屏实时展示库存、出入库和定额等关键数据,让物资盘点的效率大幅提高。系统对数据的高效处理,得到财务人员的一致好评:“这张表的橙色表示实存数,灰色代表差额,这种可视化报表能帮助我们不断优化储备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省心又靠谱。”

效能迭代升级:智慧管理迈向“新台阶”

金堤云栈的顺利上线和有效运用,实现了防汛仓库管理效能的不断跃升,助力天桥黄河防汛物资进入智能化管理的快车道。

从传统模式中“人工记账、现场盘点”的费时费力,到物联网时代的“自动识别、动态追踪”的无纸化、更便捷;网页端和手机端的合理运用做到了远程监控、线上处理,使仓库管理从“线下跑”变成“线上管”,管理模式更智能。依托GIS地图的物资分布标注和快速定位功能,在节奏紧张的汛期实现物资的“调得快、用得上”;手机端的便捷操作,大幅缩短物资调配时间,让应急响应更高效。

修订完善的防汛管护六项制度成为基石,天桥黄河积极构建“制度+科技”的双重防护。仓库环境信息实现24小时监控,自动警报装置全天戒备,随时将捕捉到的异常情况推送到管理人员的手机上。创新性应用北斗定位技术,对发电机、照明车等可移动大型设备进行实时追踪,让仓库安全从人防升级为“智防”,确保安全零事故,安全管控“无死角”。

图3

科技赋能带来管理蝶变,RFID标签让每件物资“开口说话”,GIS地图实现全局库存“一屏统览”,这场从“人工跑腿”到“指尖调度”的智慧跃迁,为天桥黄河防汛筑起数字防线,实现了物资管理的智能、高效和安全。(杜娅源)

编辑:田光 录入:李璐 审核:陈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