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9月16日讯 黄河奔涌,见证规范升级;槐荫担当,守护水脉安澜。近年来,槐荫黄河河务局聚焦水资源管理调度规范化建设,锐意进取,精准发力,实现了管理效能与服务水平的显著提升与质的飞跃。从日常调度的毫厘必较,到实地摸排的步步为营;从科技赋能的精准高效,到人才队伍的规范培训,槐荫黄河河务局正以更严的标准、更实的举措、更优的效能,在黄河水资源管理的画卷上,浓墨重彩地书写着规范有序、精益求精的新篇章。
调度有章:日常管理下的规范基石
规范始于毫末,见于日常。槐荫黄河河务局的水资源管理调度工作,如精密的齿轮咬合,在制度的轨道上严丝合缝地运转。
每日清晨八点半,闸管所的水量实时数据便准时抵达。水资源管理人员目光如炬,指尖在键盘上快速敲击,一丝不苟地进行核算与系统录入——这如同每日奏响的序曲,确保了水资源管理平台数据的鲜活与精准。当槐荫区用水户的引水申请送达,一套标准化的流程即刻启动:接收申请单、审核并填写申报单、及时接收并发布黄河水量调度通知单,这上传下达的每一环节都如流水般清晰顺畅。
今年春灌之初,槐荫黄河河务局2025年度水资源管理工作座谈会更是将规范意识推向新高。会议聚焦落实水资源刚性约束机制,字字铿锵:严格总量控制,精准申报引水计划,做到水资源精细化管理。这不仅是要求,更成为槐荫黄河水资源管理人员内化于心的行动准则,推动着水资源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持续攀升。
图1
渠系问诊:脚步丈量出的精准图册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为真正筑牢水资源监督管理的铜墙铁壁,槐荫黄河河务局深知“脚上有泥,心中才有底”。
初夏时节,槐荫黄河河务局调研组顶着烈日,深入吴家堡引黄灌区腹地。他们拒绝走马观花,选择以脚步丈量责任,沿着灌渠骨干渠道开展了一场艰苦而细致的徒步勘察。灌区平面图在手中铺展,骨干渠道分流节点成为核查的重中之重。调研组俯身细察,详细记录黄河水流经的每一处分支渠道,每一步都踩实了水资源监督管理的根基,每一帧画面都为精准管控水资源的有效利用提供了坚实注脚。这场用脚步写就的调研报告,不仅是槐荫黄河河务局对水资源管理规范化和水资源督查机制建设的加强,更是其以更严标准、更实举措守牢水资源红线的决心。
图2
科技明眸:在线计量中的智慧之光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当在线计量设施如“电子哨兵”般悄然矗立于引黄渠首,科技的力量将槐荫黄河水资源管理的科学性和精细化水平推向了崭新高度。
随着辖区内的在线计量设施改造完成并得以应用,水资源数据的捕捉与传输瞬间完成,槐荫黄河河务局水资源管理的精准度与控制力实现了质的飞跃。源源不断汇聚的黄河水资源数据,如同汩汩活水,为槐荫黄河水资源合理调配、高效利用提供了更为科学规范的支撑。同时,槐荫黄河河务局将科技赋能作为水资源管理提效增质的突破口,着眼于长远发展,将新设施融入新需求,积极构建更加智能化、精细化的水资源管理体系,确保科技手段不仅能用、管用,更要持续维护、长效应用。科技赋能,正为槐荫黄河水资源管理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图3
人才淬能:培训规范化的业务深功
规范管理,根在队伍,重在能力。槐荫黄河河务局深知,打造一支业务精湛、执行有力的专业队伍,是水资源管理持续走向规范化、精细化的核心支撑。
为此,槐荫黄河河务局精心组织防办及闸管所骨干力量,成功举办2025年度水沙资料填报与水闸操作专项培训班。此次培训紧扣水资源管理核心需求,系统讲授水沙资料规范填报流程,深度剖析水沙测验技术要点。通过专家授课、案例分析、现场答疑与模拟操作相结合的方式,有效解决了水资源管理日常工作中的疑点难点,显著提升了水资源管理人员的理论素养与业务能力。通过本次培训进行集中学习与交流,极大强化了防办与闸管所之间的业务衔接与协同配合,使水资源管理流程的上下联系更为紧密高效,为槐荫黄河水资源管理实现更高水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将规范化理念深植于业务运行的每一个环节。
图4
黄河奔涌,见证着槐荫黄河河务局在水资源管理规范化征途上的坚实足印,槐荫黄河水资源管理人员将规范意识融入每一次调度、每一次摸排、每一次创新、每一次培训,如春风化雨,悄然浸润黄河水脉,滋养着槐荫黄河水资源的勃勃生机。(张泽厚)
编辑:田光 录入:李璐 审核:陈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