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流击水正当时

——东阿黄河河务局水行政执法工作侧记

山东黄河河务局门户网站 时间:2025-9-19 来源:本站原创

本站9月19日讯   当春风拂过淤背区的新绿,当夏雨敲响防汛备汛的鼓点,当秋叶染红大河的堤防,东阿黄河河务局水政监察的脚步始终向前。

2025年以来,东阿黄河水政监察大队肩扛守护河安的重任,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在蜿蜒长堤上挥洒汗水,在执法监管中诠释担当,谱写了一曲铁腕执法、法润民心的奋进乐章。

奔着问题去 铁腕筑牢安全防线

黄河安澜,系于毫末。

面对春季高发水事违法行为、夏季调水调沙风险叠加的严峻挑战,该局水政大队始终紧盯问题前沿。春季的淤背区,是违章种植的“重灾区”。水政大队多次联合大桥、关山、牛店等管理段,开展专项清理行动,处理多起违章种植,将堤防工程的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随着汛期到来,调水调沙的号角吹响,新的考验接踵而至。“调水调沙期间为采砂禁采期,请东阿黄河水政大队加强巡查,督促停止采砂活动。”聊城黄河指令一出,禁采行动迅即展开。水政人员依托“河湖采砂数字孪生监管系统”的锐利鹰眼,结合高频次采砂检查,确保采砂船按要求靠岸锚固。

图1

浮桥是重要涉河项目,其监管在汛期尤为重要。水政队员们的手电光刺破沉沉夜幕,对辖区内浮桥进行一次次“不打烊”的夜查。从锚固设施到值班记录,从安全标识到监控运行,一丝不苟,而这样的场景在调水调沙期间已成为常态。

其他涉河项目的监管同样不容懈怠。无论是4月顺利通过验收的聊泰公铁两用桥,还是正在推进的高压线撤线工程,水政大队始终秉持“多巡查强监管”的理念,构建起“事前沟通-事中跟踪-事后验收”的全方位监管链条,筑牢河道行洪安全防线。

聚势合力 破壁织就监管天网

单丝不成线,独木难成林。

2025年以来,“联勤联动”成为水政大队鲜明的工作底色,信息壁垒被打破,经验在交流中互鉴,案件在协作中共查。

跨部门协作机制稳步推进。5月,艾山脚下,东阿黄河水政监察大队、阳谷黄河水政、东阿县公安局食药环侦大队、森林警察大队以及黄委会山东水文水资源局艾山水文站五方力量首次集结,联合开展跨区域、跨部门巡查交流活动。6月,会同市公安局森警支队、县公安局食药环侦大队、黄河派出所等单位部门,召开了“跨部门联动,共筑沿黄协同新生态”联勤联动工作会议,深化区域执法协作。不同制服的队伍并肩而行,将过去河道监管“各自为战”的旧格局,扭转为“协同共治”的新生态。

图2

跨区域协同的步伐坚实有力。与平阴、阳谷、东平、长清等兄弟河务局的协同巡查机制日益成熟,累计开展跨区域巡查十余次,巡查里程超400公里,让巡查的足迹覆盖每一段交叉河道。

这份合力,在6月举行的山东省黄河防汛抢险协同演习中得到了实战淬炼。水政队员与黄河派出所干警化身“秩序尖兵”,穿梭于演习现场,疏导车辆,维持秩序,保障通道高效畅通。同时,两部门联勤联动持续深化,依托“三室”平台,推动“天网”与河务监控深度融合,在艾山卡口、法治文化广场等重点区域开展节前联合督导检查,为黄河生态安全加上了一道坚实的“双保险”。

法润民心 刚柔并济守护底色

执法的威严,在于“剑”的锋利,更在于“理”的渗透。

东阿黄河水政监察大队始终坚持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刚柔并济守护黄河河道安全。在执法层面,始终保持高压态势,查处水事违法案件,申报典型案例,以“零容忍”的姿态捍卫法律尊严。但执法也并非只是冰冷的对抗。大队积极推行“说理式执法”,将普法深度融入每一次巡查、每一次检查、每一次案件处理的全过程。法条结合实例,道理融入情理,力争化解群众抵触情绪,变对抗为理解。

法治理念的种子需广泛播撒。在“中国水周”“世界水日”、黄河保护法实施两周年等重要节点,联合东平黄河水政监察大队在庞口闸黄河生态文化广场设置宣传点,发放黄河保护法、节水宣传手册等资料。更将普法课堂搬进校园,走进东阿县第二实验小学,通过生动的案例、有趣的互动问答,在孩子们心中早早种下守护母亲河、遵守水法规的种子。

6月,随着《东阿黄河流域水生态保护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正式印发,一场聚焦水资源管理、河湖库保护等领域违法问题的攻坚战全面打响,为下半年的水行政执法与生态保护锚定了更清晰的方向,注入了更强劲的动力。

回望过去,东阿黄河水政监察大队用坚实的步履压实责任:51次巡查,织就了严密的监管网络;25次跨越部门、区域的联动,汇聚起共治的强大合力;100%的案件结案率,彰显着执法的刚性力量;而深入一线的普法身影,则传递着法治的信念与温度。

年光过半,帆影逐流,东阿黄河水政执法人扬法治之帆,“犁”开金色的河面,驶向下一段需要守护的堤岸。

汛期的风浪仍在奔涌,守护的征程永无止境。东阿黄河水政人深知,安澜的画卷需要日日精描细绘。他们将以“1+1+N”的赤子情怀,继续以中流击水的勇毅,在母亲河畔铿锵前行,奋力书写安澜无恙的时代新篇。(王飞宇)

编辑:田光 录入:李璐 审核:陈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