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9月25日讯 2025年汛期,鄄城黄河河务局坚决贯彻落实上级统一部署,紧紧抓住水沙关系调节这一“牛鼻子”,全面启动汛期调水调沙工作,以最高标准、最实举措、最强担当,全力守护黄河安澜。
严于责,筑牢防汛“责任堤”
“全局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树牢底线思维、极限思维,压紧压实防汛责任,落实落细各项关键措施,务必做到责任到人、任务明确、措施到位!”在今年的汛期黄河调水调沙工作部署会上,该局主要负责人话语掷地有声。
号令既出,行动必达。该局迅速启动调水调沙防洪运行机制,把防汛责任逐级细化、层层压实,分解到每一个河段、每一名人员、每一个岗位,实现责任全覆盖、落实无盲区,以责任闭环筑牢安全屏障。
图1
领导干部靠前指挥,带头24小时值班值守,持续开展多轮防汛督查检查,督促各职能组严格履行职责,确保全局上下思想认识到位、责任落实到位;水情组紧盯水沙脉动,密切跟踪水库调度指令和河道水情动态,认真做好信息记录和上报工作;工情组严密监控工程运行情况,对易发生险情区域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监测,全天凝视河道脉动;综合组认真分析研判防汛形势,充分预估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确保信息第一时间收集、研判、报送,实现指令传达“零延误”;各基层段全员上阵,加密水位、河势滩唇出水高度等数据的观测上报,严格按规范要求,对堤防、险工、控导工程进行高频次徒步巡查,不放过任何细微变化。
全局上下如满弓之箭,严阵以待。
实于练,锻造应急“硬拳头”
为顺应治黄现代化趋势,该局组织开展防汛抢险专题培训与业务大讲堂,聚焦当前防汛工作重点,围绕“黄河抢险机械化应用”“堤防工程险情抢护技术”“大型机械与新型料物在河道抢险中的实战应用”等专题展开系统讲解,通过案例分析、实景演示等方式,系统讲解技术流程与规范,推动干部职工从“知责”向“善为”深化,将训练场转化为能力提升的“主战场”。
图2
“善为”更要“能为”,锤炼“治黄铁军”需要理论武装头脑,更需要接触一线抢险工作,在实践中提升队伍应急处突能力。无人机培训课上,参培职工演练低空侦查险情;“云黄河”平台操作应用培训中,年轻职工紧盯屏幕,专注操作模拟险情信息上报;防汛演练场上,各单位人员配合默契,顺利完成抛投防洪椎体、装抛涤纶网兜、搭建反滤围井、水上救援4个演习科目。
多形式的技能培训,不仅全面提升了值班巡查人员掌握云黄河、视频监控、无人机等防汛系统的应用水平,更锤炼出队伍“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血性胆气。
勇于担,书写安澜“新答卷”
为守牢防线,鄄城黄河河务局打出“组合拳”。进一步加强涉水安全管理,及时发现并劝离下河戏水、垂钓等涉水人员;加强防汛物资规范化管理,为黄河安澜提供坚实物资保障;密切跟踪洪峰严演进,加强河道巡查和隐患排查,确保险情早预测、早发现、早处置。
夜幕垂垂,大河奔流,堤岸灯影摇曳如星。鄄城黄河人依然巡行在堤防一线——他们手持探水杆,一遍遍探摸根石;俯身堤坡,细心观察有无裂缝、塌陷隐患;借一缕光、一份责,守护一河安澜。正是这沾满泥土的“铁脚板”,捕捉到了最细微的工程变化和最直观的水情数据,为科学决策提供了坚实可靠的第一手依据。那移动的光束,是深夜中最坚定的“河岸星火”,也是治黄人无声却炽热的誓言。
图3
风雨砺初心,防汛担使命。鄄城黄河人正以迎难而上的冲锋姿态、昼夜不息的坚韧坚守,书写着安澜无恙的时代答卷。(郭若晴 朱浩钰 李志生)
编辑:田光 录入:李璐 审核:陈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