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犀点睛传古韵 大河扬帆谱新篇

——东阿黄河河务局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工作纪实

山东黄河河务局门户网站 时间:2025-10-14 来源:本站原创

本站10月14日讯   “我们的吉祥物‘小灵犀’上线微信平台啦!”

东阿黄河河务局办公室工作群里传来一阵欢呼。该局精心打造的吉祥物“小灵犀”表情包正式上线微信平台,迅速引发广泛关注,成为东阿黄河文化传播的新名片。

在东阿黄河畔,一场传统与现代交融、守护与创新并举的文化实践正蓬勃开展。东阿黄河河务局以文化为笔,以创新为墨,在母亲河畔绘就出一幅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的生动画卷。

图:艾山卡口

守根铸魂,让黄河文化“活”起来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小灵犀”的诞生,正源于深厚的东阿黄河文化底蕴。该局从挖掘本土文化基因入手,让沉睡的镇河神兽“开口说话”。周门前险工的镇河石犀,历经岁月沧桑,如今化身灵动可爱的“小灵犀”,借助AI技术、修图软件等现代手段,以“表情包”形式进入大众生活,实现从“镇河神兽”到“文化使者”的华丽转身。

图:表情包“小灵犀的日常”

不止于形象创新,该局更注重文化内涵的深度挖掘。深入梳理黄河葫芦、周门前险工等历史文化渊源,讲好黄河故事;青年职工将黄河葫芦、手硪、柳石枕、备防石等元素进行巧妙设计,开发出独具特色的黄河笔筒,创作艾山卡口、位山闸冰箱贴等文创产品,让黄河文化以更亲切的方式融入百姓生活。该局还积极组织参加各类文化征文比赛和“红动齐鲁”红色宣讲大赛,多维度展现东阿黄河文化的独特魅力。

图:黄河葫芦

融合赋能,让黄河文化“动”起来

传承不止于保存,更在于激活。该局通过多元融合,让黄河文化在互动中传承、在体验中延续。

“这里是东阿黄河法治文化广场……”一场别开生面的讲解培训正在这里进行。荣获山东黄河文化宣讲大赛二等奖的陈彤彤,正向来自齐河的水政执法人员讲述法治文化,新入职的李心雨和刘忠良在一旁认真学习。这种“传帮带”的实战培训,正是该局培育文化传播新生力量的缩影。如今,艾山卡口、法治文化广场已入选黄委“三千里长堤 五千年华夏”水文化品牌,并获评山东省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社会实践场所。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该局联合县文旅局,对东阿黄河水利风景区进行提档升级。堤顶道路化身“彩虹长廊”,红黄蓝三色标线交织成绚丽的风景线,与黄河自然风光相映成趣。景区重点堤段的备防石上,精心绘制的《呼唤春天》《清凉夏天》《国王的遗憾》《棋盘》等主题画作,将四季风光与寓言故事融入堤防景观,实现“一步一景、一石一故事”的沉浸式体验。联合沿黄乡镇在上堤辅路路口增设“鱼山梵呗 七星诗章”等系列标识,助力沿黄乡村振兴。积极与聊城市文化旅游发展集团等单位加强合作,科学构建特色研学课程体系,多元化开发黄河文化研学项目。

图:备防石彩绘

五月,黄河大堤绿意盎然,2025东阿“蓝天七色”乡村振兴职工黄河微型马拉松成功举办。近2000名参赛选手沿黄河大堤生态廊道一路奔跑,在与母亲河亲密接触中,感受着黄河生态治理的丰硕成果,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图:黄河微型马拉松

创新传播,让黄河文化“潮”起来

谋新求变、以文化人。该局以青春视角、科技手段和时尚语言,让黄河文化“破圈”传播。

在单庄管理段,干部职工创造性地利用闲置菜地,打造了独具特色的廉风“蔬”语园。不仅让蔬菜成为“廉洁代言人”,让书法传递“清廉之志”,让田埂成为“廉洁标尺”,让水管承载“坚守之意”,更结合文化热点,在菜园墙壁上创作了“哪吒御火护廉纲”主题漫画。画中哪吒英姿勃发,习得御火术,携卷烈烈罡风,守护廉洁纲纪,形象生动地传递廉洁理念。青年职工以菜园为载体创作的微党课《“青”风扬正气 “蔬”语润廉心》,在黄委“知止明规 青春倡廉”主题微党课征集活动中荣获优秀作品。

图:廉风“蔬”语园

与此同时,该局着力打造技术保障中心,集模型科普、实战演练、理论教学和后勤保障为一体,成为传播黄河文化的重要载体,入选山东黄河技能人才实训基地。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该局成立新媒体工作小组,打造“东阿黄河WoW”新媒体工作品牌,坚持“有亮点、有重磅、有感染力、有温度”的创作导向,不断创新表达方式、拓宽传播渠道,努力打造一批兼具思想性、艺术性和传播力的新媒体精品,全面展现东阿黄河保护治理和高质量发展方面的生动实践。作品《今天被“大禹”教育了,又是保护黄河的一天》等以轻松幽默的方式引导公众积极参与黄河生态保护;《较量》系列漫画展现法治精神;《黄河人调水调沙的一天》等记录基层坚守;《守护黄河·共绘东阿生态画卷》等以艺术视角展现母亲河的四季风华。新媒体工作小组既秉持“文以载道”的传统,又通过年轻人的视角,运用“国潮+普法”“动漫+廉政”等创新形式,实现了“润物细无声”的传播效果,荣获2025年度“好网民·在聊城”榜样社团称号。

图:新媒体工作小组成立

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东阿黄河河务局将以“一核五翼一品”东阿黄河文化保护传承体系为抓手,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在守护安澜、传承文脉的新征程上善作勇为,持续书写黄河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壮丽篇章!(程亮)

编辑:田光 录入:李璐 审核:陈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