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战10月20日讯 晨起堤上踱步,草尖清露悬珠,趟过草窠深处,裤脚蚀透凉濡。蝉声未断,蛩鸣叠伏;金堤河风推水皱,薄衫凉意钻入。仲子庙闸处,柳枝垂波,纤影交错;古城段的繁忙秋季,便自柳眉那一抹初黄淡染,启幕。
秋之始:安全奠基
日历虽翻过了夏的篇章,然而暑气仍盘踞在这绵延的长堤之上,堤顶道路上,三两纳凉、摆摊的身影,成了汛期不容忽视的风险点。
“安全隐患不容小觑!”安全晨会上,负责人的声音掷地有声,“纳凉摆摊看似平常,但每一处身影都是潜在的危险源,是悬在我们头顶的一把剑!安全上没有差不多,必须立刻整改!”这种“斤斤计较”的严格,是对生命最根本的负责。

图1
“师傅,在堤顶道路摆摊可不安全,您看这堤顶道路才几米宽,车来车往得多危险!现在正是汛期,很容易造成交通堵塞,妨碍防汛车辆通行,”管理段人员耐心劝导,“既是为了自个儿,也是为了大家伙儿的安全,咱可得‘生命通道’让出来。”
集聚身影悄然散去,留下了由众人共同筑就的、坚实的安全防线。
“堤顶道路,防汛通道,严禁打场晒粮!”“畅通生命通道,需要你我共同守护”……皮卡车的宣传音频回荡在长堤之上,经年累月,“禁止打场晒粮”的宣教已随巡逻车声深入人心。如今,“禁晒”已成为堤防两岸的共识,成功铸就了古城段堤顶道路连续多年“零晒粮”纪录。
职工与群众的协同共治,从源头上杜绝了隐患,从根本上守护了防汛生命线的长久安全与畅通。
秋之盛:稼穑蓬勃
古城的秋是火热而浓烈的,这热力源自于稼穑蓬勃。
河畔的滩涂地里,玉米棒子实实地坠着,秸秆弯成绷紧的弧线;杞柳成行成列,笔直匀称,泛着经历一夏生长后特有的、坚韧的浅棕色光泽。这边联合收割机在田间轰鸣前行,杞柳田里农人俯身其间,弯腰挥镰。沉甸甸的谷穗里,满载着充盈粮仓的喜悦;柔韧枝条里,拧着增收的股股钱串。

图2
堤上的秋收,则是另一种形式的斩获。堤上杂草春生夏长,秋日尤盛,若不及时修剪齐整,既碍观感,更伏隐患。管理段职工整装列队,他们身挎除草机,如梳篦般齐头并进。锋利的刀刃之下,草茎断裂声细密而急促;机轮过处,青草碎末如喷泉往四周迸溅。工装渐被汗渍深染,他们偶有停歇,抬臂抹额,气息稍定后,便又俯身,沉稳向前。
日斜尘落,一堤坦荡直贯远天。
堤下谷物甜暖,堤上草息辛烈,两股气息在秋风中绞缠、升腾;收割机沉雷般滚过平原,除草机嗡鸣声颤响堤坡,两股声浪在堤线上交叠、绷紧。劳作夯实了堤的筋骨,这奔涌的力渗入秋光,化作北金堤上独特的、充满生命质感的风景线。
秋之收:防汛安澜
寒生露凝,淬得天空高迥澄明,河水汤汤,奔流涌动。此刻,一场模拟险情报送的专项演练,正紧张进行。
管理段巡查人员目光如炬,在堤身某处发现管涌险情,他随即履行首报责任,将险情信息精准传至段长;段长闻讯而动,依据预案迅速上报。整个过程如精密齿轮咬合,响应迅捷,传递无误。
这一番行云流水的操作,看似只是一次程序化的信息报送,其背后蕴藏的,却是一整套防汛责任体系的缩影。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制,常态化巡堤查险、精细化查漏补缺,“人工+视频监控+无人机”的立体化监测,分段包干、责任到人……正是这些看似平凡却至关重要的环节,共同编织成一张从天空到地面、从日常到应急的立体防护网。
防汛的号角不只响彻在惊涛骇浪的危急时刻,更是回响在每一个未雨绸缪的秋日。一次次程序严谨的信息报送,一场场贴近实战的专项演练,将整个秋季串联成一条不间断的守护线。
那安然流淌的金堤河水,就是对他们工作的最好肯定。
小院的柿子经了霜,愈发橙红透亮,仿佛吸进了浓缩的秋阳;堤防两侧白蜡枝干高大端直,稳稳撑起满树纯粹耀眼的明黄,占尽堤岸的秋光。金堤河畔的丰收时节,正是古城段扎根于此的生动见证。他们将以硕果为新起点,用一如既往的耕耘与坚守,在守护母亲河的壮丽画卷上绘就新篇。(赵萌)
编辑:田光 录入:李璐 审核:陈宁
中国政府网
水利部
黄河水利委员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