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10月23日讯 “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千百年来,九曲黄河奔涌东流,哺育生灵,亦屡屡成患。凌汛,作为黄河特有的灾害之一,曾写下无数惊心动魄的悲壮篇章。而有这样一支队伍,他们“为险而生”,却十年未逢一险;他们日夜坚守,只为一句“黄河安澜”的承诺。

图:滨州黄河冰凌爆破队
临危受命:冰凌爆破队的诞生
“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千载以来,黄河凌汛频酿灾殃。1951年、1955年下游冰凌决堤,良田尽没、村落沉渊,黎民流离失所。进入21世纪,受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交织影响,黄河冰情愈显诡谲难测——极端性增强,不确定性攀升。尽管小浪底等水利枢纽发挥调控作用,但局部河段冰塞冰坝之险,仍如悬顶之剑,时刻威胁着沿岸安全。

图:黄河滨州段封河
“豫时预防,治之于未萌。”面对黄河防凌任务的现实需求,滨州局顺应国家购买服务改革之策,经过充分论证和精心筹备,2015年10月,滨州黄河冰凌爆破队应运而生。队伍依托具备爆破二级资质的邹平永安爆破工程有限公司,从滨城河务局与爆破公司中精选青年组成,全员不超过45岁,皆体魄强健、反应迅捷、责任心炽烈。《滨州黄河冰凌爆破队管理办法》《爆破实施方案》与《培训计划》等一系列文件紧随其后,铸就队伍之“纲纪”。

图:滨州黄河冰凌爆破队揭牌
作为亲历者,笔者至今难忘成立仪式上那句沉甸甸的嘱托:“你们是黄河安澜的最后一道防线。愿永无用武之地,但若需出手,务必首战必胜!”
十年磨一剑:训练场上的“实战”
“兵不闲习,不可以当敌。”未经历实战,不代表没有战力。自成立之初,滨州黄河冰凌爆破队便秉持“训战一体、平战结合”的理念,以练为战,以训待机。
每年入冬,队伍都要开展集中培训,分理论与实操两个阶段,涵盖黄河防凌形势、冰凌爆破技术要领、冰凌爆破作业安全规程等各项内容。授课者中,有经验丰富的黄河防凌专家,有爆破一线的工程技师,亦有公安系统的爆破权威。

图:公安系统爆破专家授课
“冰层爆破不同于一般工程爆破。”一位培训专家如是说,“要考虑冰的厚薄、强度、温度,还要计算水流速度、冰块大小,更要预判爆破后冰块的走向,严防二次冰坝形成。”
训练场上,队员们身着厚重的防静电工作服与救生衣,在寒冷的天气中踏“冰”而行,开展凌情观测、险情查勘、钻孔布线、装药运输、起爆爆破等全流程演练。寒风如刃,面颊冻得通红,队员们手套与冰冷的工具粘在一起,但每个操作环节仍一丝不苟,皆按实战标准严苛执行。

图:冰凌爆破队训练
每年凌汛前,队伍必进行实战演练,选择条件相似的河段,模拟冰坝险情,实施全要素实战演练。从接到命令、集结出动,至现场勘测、制定方案,再到实施爆破与效果评估,环环相扣,反复锤炼。
“虽然明知道是演练,却次次心跳如鼓。”一名队员回忆道,“冰上作业危险性大,既要快速有效,又要绝对安全,这种压力不亲身体验是无法理解的。”
薪火相传:流动的队伍,不变的担当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因队伍特殊,人员流动实属常态。十载春秋,队员更替如流,最早的一批或因超龄,或因调动,陆续离开。然而,“守护黄河安澜”的责任,犹如冬日里的火种,在新老之间稳稳传递。
每有新员入队,必学黄河防凌基础知识,观看历年黄河流凌、封河与冰凌爆破有关的影像……这些内容让新队员们立马明白:守护母亲河从来不是浪漫想象,而是需要用生命托举的千钧重任。

图:冰凌爆破队研讨学习
老带新的传承充满智慧:老队员带领新人踩冰查险,传授辨冰结构、布设雷管之技,将多年的“土经验”凝为“硬学问”;新队员则带着无人机、数字化检测仪器等新装备,让传统巡河方式插上科技翅膀。这种新老碰撞不是简单的替代,而是“土经验”凝练为“硬标准”“黑科技”转化为“新战力”的深度融合。

图:传帮带
十年一瞬,昔日的爆破队长已成防汛专家,指导年轻队员捆绑“炸药包”、连接起爆器。面对一张张青涩而坚定的面庞,他感慨道:“在爆破队的岁月,是我职业生涯中极为特殊的一笔。我们如守望者,日复一日地准备着,期盼那一刻永不来临。这份等待并非徒劳,它本身就是一种力量。”
十年来,队伍中涌现诸多技术骨干:1人获评“山东黄河工匠”,1人入选“山东黄河防汛专家”,2人荣获“滨州市技术能手”称号,1人荣获“滨州市五一劳动奖章”,6人取得爆破作业许可证。
未来之路:新时代的防凌使命
站在十年节点回望,气候变迁让冰情预测更难——极端天气频发,冰层形成与消融规律被打乱;沿河经济带的蓬勃发展,让凌汛潜在损失呈几何级增长……但挑战与机遇永远并存: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正为防凌工作注入澎湃动能。
十年间,凌情监测完成从“人工+经验”到“天空地河”一体化的智能蜕变。无人机群每日巡飞,高清镜头捕捉冰情细节;视频监控24小时值守,AI算法自动识别冰坝前兆;智能浮标实时回传水温、气温、流速数据,系统自动生成风险预警——实现了“实时监测-智能分析-精准预警-快速处置”的闭环管理。

图:科技赋能冰凌监测
队伍负责人展望未来时目光如炬:“我们将进一步强化与气象、水利、应急等部门联动,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提升预测预警能力。同时拓展技能边界,打造一支能应对多种冰凌灾害的现代化爆破队伍。”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滨州黄河冰凌爆破队的故事,不仅是一支队伍的纪实,更是一种防灾理念的彰显——最好的抢险,是无险可抢;最好的应急,是无急可应。这种“无用”的坚守,深深扎根在十年如一日的“有用”之上,恰恰是对生命最极致的负责。
“黄河宁,天下平。”滨州黄河冰凌爆破队的十年,是古老黄河安澜史中的一枚鲜活注脚。这枚注脚因承载着生命、家园与母亲河的岁岁安澜,而显得无比重要、无比光荣。正如队员们常说的:“希望下一个十年,我们仍是守望者,而非冲锋者。”这朴素的心愿里,藏着黄河岸边千万百姓最深切的期盼,也镌刻着新时代治黄人最动人的精神图腾。(吕婷婷)
编辑:田光 录入:李璐 审核:陈宁
中国政府网
水利部
黄河水利委员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