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润黄河畔 护航幸福河

——高青黄河河务局扎实推进水政工作侧记

山东黄河河务局门户网站 时间:2025-10-27 来源:本站原创

本站10月27日讯   清晨,一队身穿水政制服的人迎辉踏露,仔细巡查着国庆期间的高青黄河岸线。这一幕正是高青黄河河务局依法护河的微小缩影。

近年来,该局积极推动普法宣传深入人心、执法监管见行见效、联勤联动走深走实,以法治护航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

普法宣传筑根基:让法律走进百姓心里

“大爷,黄河岸边不能随便搭棚子,这可是黄河保护法明明白白规定的!”2024年水日水周期间,该局联合惠民黄河河务局开展送法进集市活动,水政科副科长姜玉龙正在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村民讲解法条。每次普法前,他都会精心研读法条,并结合生活实际,将条文转化成百姓听得懂、记得住的道理,让法律真正成为沿黄群众的生活指南。

线上普法同样贴近群众需求,该局创作的黄河保护法专题连续剧《三哥的夏天》,以百姓视角切入,围绕一系列贴近现实的法治故事展开,剧情生动、乡土气息浓郁,将法律条文变成有情节、有温度的内容。该剧不仅深受群众喜爱,播放量显著,更在水利部、黄委及山东省内荣获多个奖项,成为该局新媒体普法的一张亮丽名片。

2025年改造完成的高青黄河法治文化广场,如今已成为沿黄群众休闲学法的热门“打卡地”。“以前就觉得是个普通广场,现在有了这块智慧屏幕,能跟AI互动,带孩子来玩的同时还能学到法律知识。”刘春家村村民李姐高兴地说,有时候遇到工作人员讲解,她还会主动凑过去听听,“多了解点法律,咱也知道该咋护着这条河。”

图1

从人声熙攘的乡村大集,到鲜活生动的线上短剧,再到智慧互动的法治文化广场,该局正以多元方式推动法治精神融入百姓日常。这些举措多维贯通,共同构建起覆盖线上线下、贴近群众生活的普法新格局。

协同联动聚合力:让护河力量握指成拳

“现在开庭!”2023年4月,高青县人民法院的审判庭内,黄河保护法实施后淄博市首例涉黄河非法捕捞水产品案件正在审理。被告因采用电鱼的方式非法捕捞水产品被依法惩处,庭审后两万余尾鱼苗增殖放流进黄河,以司法之力修复生态创伤。

图2

在司法审判之外,高青县黄河水资源保护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以下简称调委会)发挥着关键作用。该局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联合县司法局成立调委会,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构建起沿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网络。其中,“河道弃置垃圾案”不仅得到成功调解,更入选淄博市“十佳调解案例”,展现出调解机制在黄河治理中的独特价值。

近年来,该局联合公、检、法、司等部门建立联勤联动与司法服务保障机制,法官工作室、检察官工作室、“安澜高青”品牌调解室等纷纷“落户”高青黄河,2024年10月,黄河(高青段)水行政执法协作平台正式建立,这只协同护河的“法治拳头”攥的更紧、出手更稳、力量更强。

图3

同时,该局依托地缘优势,积极推动跨区域协作,联合建立“惠青河畅”联勤联动工作机制,以及覆盖黄河章丘至高青段、高青至利津段跨区域联动执法工作机制。通过联合普法、信息共享、线索移交等措施,有效打破了地域壁垒,形成上下游、左右岸齐抓共管的保护新格局。

淬炼精兵提效能:让执法队伍能打硬仗

“锻造一支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的水政铁军,是做好高青黄河法治工作的基石。”该局副局长赵运动强调。黄河保护法实施以来,该局不断加强水政执法人员能力建设,以队伍过硬素质支撑执法效能提升。

图4

每年秋季,依法行政能力培训班准时开课,从法条解读到现场执法技巧,专家讲得细,学员听得更认真。“去年培训时,法官针对行政处罚、行政诉讼等法律法规进行了系统讲解,让我更加清楚在诉讼程序中如何依法履职。”水政监察员徐海平说。同时,该局还组织开展水政军事化训练、联合实战演练、文明执法专题培训等活动,在提高执法者专业能力的同时,注重执法过程中的人文关怀,让执法更有温度。

图5

以赛促学是队伍能力提升的“加速器”,2023年山东黄河模拟办案比赛中,该局参赛队员熬了几个夜晚打磨脚本,从现场执法到文书制作反复抠细节,最终斩获“最佳脚本奖”和“人气当事人奖”;2025年该局组织全体职工参加法律知识竞赛,依法行政水平全面提升。这种“学练赛”一体模式,使执法人员既精通法条精髓,又熟悉办案流程,近年来查处的每起案件均实现“事实清、证据实、定性准”,用专业力量扛起了法治护河的责任。

关山初度路犹长。高青黄河河务局将持续擦亮法治利器,以法执笔勾勒幸福河湖新画卷!(吕文科  张琼琼)

编辑:田光 录入:李璐 审核:陈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