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鎏金 长河激荡

——齐河黄河河务局“十四五”防汛工作高质量发展纪实

山东黄河河务局门户网站 时间:2025-10-31 来源:本站原创

本站10月31日讯   浩荡黄河,巍巍长堤;治水兴邦,安澜裕国。

五年,是时间的标尺,是发展的刻度,是1825个日夜的积淀,更是防洪安全史册上厚重而闪光的一页。

“十四五”期间,齐河黄河河务局始终紧扣新阶段黄河保护治理要求,精准锚定新时期治黄事业方向,持续推动防汛体系提质增效,以“黄河宁、天下平”的坚定信念,回应新时代“保卫黄河”的深切呼唤。

图片1:大河潮涌

这五年,我们担当作为,守护大河之“安”

大河之治,始于安澜。近年来,随着极端天气的趋频趋强,防汛形势日益严峻,防汛挑战也愈发艰巨,筑牢“防汛铁壁”成为齐河黄河河务局的首要使命。

图片2:秋汛巡查

犹记2021年秋汛,8轮强降雨如天河倒泻,黄河干流接连出现三次编号洪水,小浪底水库水位突破建库极值,齐河段最大流量达5370立方米每秒,下游河道防汛压力空前。面对这场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峻的秋汛,齐河黄河人放弃休假、全员上阵,坝头堤顶之上,橙光闪烁的身影挺立浪尖,24小时不间断巡查的坚守从未停歇,专群联防的力量汇聚成河,老将重归一线的情怀令人动容……三十余个日夜的接续奋战,最终赢得了秋汛洪水防御的全面胜利。

五年来,黄河齐河段共经历11次大流量洪水过程,每年直面冬春凌汛与伏秋大汛的双重考验。面对每一次实战大考,齐河黄河人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力以赴防风险、保安澜,书写了守护母亲河岁岁安澜的“担当答卷”。

这五年,我们开门治河,凝聚安澜之“力”

聚阳生焰,拢指成拳。

齐河黄河防洪能力何以在五年间实现阶梯式跨越?答案在于坚持开门治河,画出防汛减灾最大同心圆。

同题共答,下好防汛“一盘棋”。该局凝聚地方合力,在河地融合中找到最大公约数。2022年,联合齐河县政府印发黄河防汛职责,创新制定乡镇级全要素预案;2023年,完成县级防汛布防体系建设;2024年,制定县直机关单位分包责任段制度,逐步构建起政府主导、行业管理、专业处置、部门联动的多元化黄河防汛体系。

图片3:预置机械

同向发力,夯实物资“储备基”。五年来,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为防汛工作注入强劲动力,2021年秋汛期间调拨支援各类应急照明灯89台;2022年无偿交付3台大型机械用于黄河防汛,为抢险工作提供了关键保障。此外,针对防汛物资多样性不足的痛点,该局创新提出联储代存模式,在山东黄河内首开先河,形成可复制、可借鉴的先进经验。目前储备的新材料与新设备已达7种3000余件,构建起自储、联储、代储有机结合的链条式物资保障框架,为防汛工作筑牢“粮草防线”。

图片4:“1+N”防汛多元力量

同频共振,淬炼治黄“先锋军”。五年来,该局持续加强防汛队伍建设,率先建立“1+N”多元力量防汛抢险长效机制,创新组建沿黄乡镇中常洪水固定班组,多年来大河流量达到3600立方米每秒时上堤巡查防守。连续实施全员防汛能力提升30余次,联合开展实战演练18次,群防队伍培训25次,每年定期开展青年轮讲大课堂10次,切实筑起了黄河防汛的巍巍人才高墙。

这五年,我们久久为功,开辟防汛之“道”

昔日坝头土路,今朝硬化通途。

2021年秋汛后,该局及时复盘暴露出的防汛问题,坚持补短板、强基础,精心修建35条、总长3679米的混凝土查水小道,这条宽1.5米的“平安路”,不仅提高了日常巡查效率,更将守险房、联坝路有机串联,最大程度上覆盖了一线职工常用巡查路线。同时,在重点坝岸安设“河防驿”守险房,配置巡查必需品和生活设施,成为巡查人员遮风避雨的“前沿哨所”。

图片5:防汛实战演练

“全体都有、向右看齐……”,德州黄河专业机动抢险队在防汛抢险培训基地整装集结。2021年,该局建成山东黄河首家“吃、住、学、训”一体化综合实训基地,以切面模型直观展示14种防汛险情与工法,同步开展理论培训、实操训练和技术比武。2025年基地提档升级后,新增体能训练区及坝岸砌石实景教学科目,真正实现教、学、练、战无缝融合,五年来,累计承办各类竞赛培训60余次。如今,既是专业抢险队伍淬炼本领的“练兵场”,更是向公众普及黄河知识、弘扬治黄文化的“科普窗”。

一条条小路、一座座驿站、一个个模型,共同构筑“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现代化防汛体系,为黄河安澜开辟了更加稳固可靠的新局面。

这五年,我们勇毅创新,插上科技之“翼”

道在日新,艺亦日新。

从“人拉肩扛”到“科技赋能”,该局奋力奔跑在智慧防汛的康庄大道上,让科技成为守护黄河安澜的“硬核力量”。

如何抢占智慧防汛制高点?“三个全覆盖”建设成为该局智慧先行的航标。率先提出防洪工程3D建模构想,建成立体巡查工作机制,实现防洪工程3D模型“一张图”,全面完成主河槽至背河边界的数字孪生底板采集……一系列举措持续加码数字孪生黄河建设。

图片6:3D建模

如今的黄河岸边,科技赋能的图景蔚然成风:无人机腾空巡航,工程隐患尽收“眼底”;高清摄像头全天候值守,精准捕捉堤防险工的细微变动;黄河大堤下,不锈钢水尺与遥测水位计协同发力,实时感知母亲河的“脉搏”,值班人员端坐屏前,指尖轻触便能“掌”握水情动态,真正实现“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今年以来,该局智慧防汛持续迭代升级,数字孪生黄河应用深化,智慧抢险模块险情类别不断丰富,精心绘制德州黄河数字孪生系统效果图;新增红外夜视监控点14处,新建无人机机场并形成更新换代机制……这些智能化、高效化的治黄新场景,既是该局先试先行的实践成果,更以蓬勃的科技“狠活”,为基层治黄工作注入了强劲动能,让守护母亲河的防线更加坚实有力。

回首五年,风雨兼程,初心如磐;展望未来,使命在肩,笃行不怠。

每一场汛情考验,都让齐河黄河人的初心愈发滚烫;每一次砥砺奋进,都让齐河治黄的步伐愈发坚定。五年的深耕积淀,“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信念,化作巡堤人的身影、护河人的汗水。新征程上,齐河黄河河务局必将怀揣赤诚、勇毅笃行,在黄河保护治理的伟大事业中,续写更加璀璨的时代华章!(宋鑫萍  杜长青)

编辑:田光 录入:李璐 审核:陈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