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河聊原处 青春奋进时

——聊城黄河河务局首期青年干部培训班侧记

山东黄河河务局门户网站 时间:2025-11-5 来源:本站原创

本站11月5日讯   深秋时节,聊城黄河抢险技术保障中心内,清风徐来,拂动窗棂,白蜡摇曳,光影斑驳。夜幕低垂,学员宿舍灯火与远方星河交相辉映,映照着案头伏案疾书的身影。正如《礼记》所言:“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在这沉静而富有生机的氛围中,首期青年干部培训班正式启航,为一批朝气蓬勃的治黄青年,开启了一场凝心聚智、充电赋能的学习之旅。

以学筑基,在深研细悟中锚定方向

“青年干部要有破除本领恐慌的紧迫感,在‘学’字上铆足韧劲、下足苦功,以学铸魂、以学增智,磨砺能扛重任的治黄铁肩。”开班仪式上,聊城黄河河务局局长刘滨的讲话掷地有声,不仅点明青年干部成长的核心,也为整个青干班培训奠定了“务实向学、知行合一”的基调。

图1

课程紧扣聊城黄河保护治理的“实践需求”,摒弃空谈,注重实操。从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系统阐释,到河道巡查、工程管理的技术精讲;从防汛抢险的案例剖析,到网络安全的场景演练;从经济发展的规划要义,到AI赋能宣传破圈的创新探索——每一堂课都精准回应“青年该会什么、能做什么”,打造了一场场知识与实践交融的思想盛宴。

图2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学员们带着困惑而来,在课堂上专注聆听,笔端流淌的是密密麻麻的思考印记。分组讨论中,来自不同岗位的青年干部踊跃发言,或分享防汛经验,或探讨廉洁文化,思想火花如黄河浪花般激荡。“在这里汲取精神食粮,就是为了今后在工作中甩开膀子干事。我们将以此次学习为契机,把好经验、好思路、好做法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一位学员在心得中如是写道。

以练赋能,在实战模拟中锤炼本领

这里不仅是静心求知的殿堂,更成为思辨交锋的舞台。辩论赛、演讲比赛等环节,为培训注入澎湃活力。

在辩论赛的准备过程中,学员们展现出前所未有的热情。各小组利用课余时间,围绕“青年干部成长成才,专业治黄技能与综合协调能力何者更关键?”等辩题,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和讨论。查阅资料、搜集案例、模拟辩论,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学员们的心血。来自不同岗位的学员充分发挥各自专长,机关干部梳理政策理论,基层段所同事分享一线经验,公司职工则补充市场视角,形成了优势互补、教学相长的良好氛围。

图3

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辩论赛不仅锻炼了学员们的思辨能力,更带来认知的跃升。在辩论赛准备和参赛过程中,学员们跳出固有思维局限,开始从多角度审视治黄工作的复杂性。一位常年专注于工程技术的工程师坦言:“通过辩论赛,我认识到治黄工作不仅需要专业技术,更需要统筹协调各方关系的能力。”而另一位长期从事行政工作的学员则表示:“深入研读治黄专业知识,让我对一线工作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将极大提升我的综合服务能力。”

与辩论赛相得益彰的是演讲比赛。7名选手围绕“锚定治黄新目标,践行‘11396’工作思路”畅谈履职感悟。与辩论赛的思辨色彩不同,演讲更注重真情实感的表达。选手们将培训期间的所学所思与各自岗位实践相结合,用生动的案例和深情的叙述,展现了青年干部对治黄事业的深刻理解。从工程巡查的坚守奉献,到水政执法的力度与温度,再到“空天地水工一体化”的数字孪生实践,每一个故事都是对聊城黄河“11396”工作思路在基层的生动诠释。

图4

除了思辨交锋和真情演讲,培训班还组织开展了外出学习调研。学员们沿着聊城黄河大堤自下而上实地考察,在行走中感受聊城治黄事业的厚重底蕴。段所的信息化建设让人耳目一新,水工程与水文化的融合令人深思……“脚踩在黄河大堤上,望着两岸绿意,更真切地感受到肩头的责任。我们不仅要守护黄河的‘安’,更要助力黄河的‘美’。”调研归来,一位学员的感慨道出了大家的心声。

以情聚力,在并肩同行中凝聚力量

本次培训充分信任学员主体作用,实行自主管理模式。班委会高效运转,班长统筹协调、主持赛事,组织委员精心策划活动,学习委员营造勤学氛围,宣传委员把握宣传节奏,生活纪律委员默默护航。学员轮流参与活动评议、撰写宣传信息,共建共享的学习生态悄然成形。

图5

培训间隙,没有层级的拘谨,只有同辈的真诚。有人分享从校园到职场的适应心得,有人倾诉基层工作的挑战与收获,也有人畅谈对聊城黄河未来的憧憬。清茶一盏,心声数句,迅速拉近了彼此距离,形成了“比学赶超、互助共进”的生动局面。

结业仪式后,学员们手捧着鲜红的证书,眼神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此次培训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学员代表发言时表示,“我们将把所学所获转化为守护黄河的实际行动,让青春在母亲河畔绽放光华。”

星河依旧闪烁于聊城黄河的夜空,而这群青年治黄人的脚步,已携着理论学习的收获与信念奔赴新的征程。他们如黄河浪花,虽小却充满力量,正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聊城黄河保护治理与高质量发展书写新时代的青春答卷。(孙文佳  程亮)

编辑:田光 录入:李璐 审核:陈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