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11月19日讯 亘古奔流的黄河,孕育着千年的传奇和安澜的重托。回眸梁山管理局的“十四五”,是拼搏实干的五年,是创新突破的五年,更是硕果盈枝的五年。
从“黄河明珠”的文化引领,到东平湖“南大门”的防汛突破;从工程管理的智慧升级,到执法普法的联勤联动……梁山东平湖人以时间为笔、河湖为墨,在东平湖保护治理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蓝图上,浓墨重彩地书写出属于他们的崭新篇章。

图1
五载筑屏障:防汛抗旱双线发力,守护安澜初心
司垓退水闸,是为东平湖蓄滞洪运用期间紧急泄水和后期排除尾水而设的大型退水闸,曾因南排通道多年不畅成为制约防洪调度的“堵点”。“南排不通,防汛就少了‘主动脉’,心里总悬着石头。”梁山管理局局长薛健波的话,道出了这份沉甸甸的责任。
“十四五”期间,该局锚定 “安全度汛、守护民生”的目标,直面跨区域协调、施工条件复杂等挑战,积极奔走于泰安、济宁两市之间,经过无数次的实地勘测、方案论证和多方协调,2022年完成东平湖南排通道疏通工程。从鏖战台风“烟花”,到应对黄河中下游较大洪水,司垓退水闸实现了从“排泄洪水”到“综合调度”的历史性跨越。2024年首度启用缓解东平湖老湖防汛压力。2025年,承担起将东平湖水通过南排通道送往南四湖进行抗旱补水新使命。一闸将防洪与抗旱两项天职牢牢扛起,为东平湖乃至黄河下游水利工程体系的精准调度与综合利用,写下浓墨重彩的实践注脚。

图2
安澜,是黄河千年的期盼,更是梁山东平湖人刻在骨子里的天职。五年来,该局始终坚持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压实各级防汛责任,更新水闸及防洪工程“三个责任人”名单,修订完善防洪预案和移民迁安方案,开展“黄河防汛宣传月”活动,将防汛知识送达沿黄沿湖的每一个村庄,在群众心中筑起一道坚实的“连心桥”。同时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开展“飞检”巡查89次,2023年完成国那里闸改建,有效解决国那里灌区31万亩农田灌溉用水,为梁山、东平两县的粮食安全提供了重要支撑。
五载精治理:工程升级智慧赋能,绘就生态画卷
如今漫步围坝之上,乔灌相间、错落有致,堤坡绿草如茵、绵延起伏,昔日的土堤已然蜕变为“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景、冬有绿”的生态风景线。
工程是治黄的“压舱石”,该局坚持以标准化建设为抓手,秉持“弱势项目补短板、优势项目再提升、以点带面促全局”的工作思路,常态化开展“工程管理活动月”和“机关帮扶”活动,精心编制《工程管理难点三年治理方案》,同时将生态建设理念贯穿工程管理全过程,逐年细化《提升和改变工程面貌计划书》,以桩号为刻度分解到每一段堤坝、每一处边坡,累计种植国槐、海棠、栾树等各类树株6万余棵,完成300万平方米草皮生态护坡养护,所辖全部防洪工程均获评省局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一级评价。

图3
科技创新是破解治黄难题、提升治理效能的关键支撑。“十四五”期间,该局组建数字孪生建设专业团队,依托遥感摄影测量、智能图形算法等技术,打造防洪工程三维实景模型,实现管理模式从二维到三维的跨越式转型。深化“三个全覆盖”与“智巡”APP融合,无人机自动巡航与地面精细化巡检协同发力,累计巡查2500余次,高效处置隐患100项,构建起“天空地水工”一体化监测新格局。《梁山管理局蓄滞洪区可视化监管应用》获评山东黄河防汛先进典型,以创新智慧为梁山东平湖保护治理事业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劲动力。
五载挥利剑:联勤联动法治护航,共守河湖安宁
治水先治心,普法固根本。
“一定要强化协同合作,共同保护好黄河的岁岁安澜。”在联席会议上,各方代表围绕黄河保护展开热烈讨论,联勤联动工作思路不断拓展,携手共护母亲河的力量愈发强大。该局秉持“零容忍、全覆盖、严执法”理念,聚焦违章种植、涉河项目建设、汛期水事秩序等重点领域,开展“春雷行动”“专项清障行动”,对重要地段和敏感水域“拉网式”摸排,累计巡查3.5万公里,制止查处水事违法行为40余起,立案16起,坚决遏制涉河涉湖违法乱象。

图4
单打独斗难成势,协同联动聚合力。该局深化“四项机制”建设,与地方法院、公安、生态环境等部门携手打造“司法协作圈”“联合执法圈”,牵头起草《黄河流域(梁山段)水行政联合执法协作平台实施意见》,建立联动协作机制,实现执法资源共享、力量互补。同时坚持“普法先行、阵地筑基”,通过“法律十进”、线上答题、微视频普法等多元载体,将法律法规送到田间地头、社区学校。组建普法宣传小分队30余支,发放宣传材料1.3万余份,依法护河、爱河的理念在沿黄、沿湖群众心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五载强根基:文化铸魂民生暖心,凝聚发展合力。
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十四五”期间,梁山管理局深耕黄河文化沃土,塑强“大义梁山,文化河湖”品牌,将黄河文化、运河文化、东平湖文化与水浒文化有机融合,倾力打造“一家一厅一园一池一坝”文化综合示范区,让黄河文脉在新时代焕发璀璨光彩。
黄河明珠广场作为文化新地标,于东平湖围坝旁静静矗立,文化展厅里的老照片、老物件诉说着治黄岁月的沧桑,法治广场的条文与党建长廊的党旗交相辉映,接待参观者10000余人次,举办各类活动近200场,黄河先锋广场形成了“党建+廉洁+法治+文化”的多元阵地格局,文化浸润成为梁山东平湖保护治理事业的鲜明底色。

图5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该局以幸福单位建设为抓手,推进基层段所设施升级,职工菜园收获蔬果3.7万公斤,“菜篮子”愈发充盈;登山比赛、篮球赛事、趣味运动会等文体活动轮番上演,职工业余生活丰富多彩。从“山东黄河幸福单位建设标兵”到“省级文明单位”,一项项荣誉见证着职工幸福感的持续提升,凝聚起同心护河、聚力发展的强大合力。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梁山管理局全体干部职工将继续发扬“凝心聚力、攻坚克难”的奋斗精神,以永不懈怠的姿态和一往无前的担当,在梁山东平湖畔继续书写黄河安澜、人民幸福的壮丽篇章,为“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再立新功!(王康 王新宇)
编辑:田光 录入:李璐 审核:陈宁
中国政府网
水利部
黄河水利委员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