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长堤固若金汤 九曲大河锦绣安澜

——滨州黄河2025年水旱灾害防御亮点工作纪实

山东黄河河务局门户网站 时间:2025-11-25 来源:本站原创

本站11月25日讯   百代忧患到而今,岁岁安澜风物新。黄河之水奔涌东行,在滨州勾勒出94公里的生态画廊与安全防线——这里既是滋养沿岸500余万亩农田的“生命之脉”,也是守护百万群众安居的“安全屏障”。2025年,滨州黄河河务局秉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锚定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航向,以“防大汛、抗大旱、保安全、惠民生”为纲,将责任拧成绳、队伍锻成钢、科技化为翼、物资备成盾,在责任闭环、队伍建设、智慧防汛、隐患治理、水资源调度的全链条发力中,织密全域水旱灾害防御网,让大河安澜的图景在滨州岸线愈发清晰,让人水和谐的乐章在黄河之畔久久回荡。

闭环管理,拧紧责任体系“安全阀”

防汛之首在人防,人防之首是责任落实。2025年春节假期刚刚结束,该局立即下发《2025年滨州黄河水旱灾害防御工作要点》,全面梳理14大类44项具体工作,以“清单化管理、穿透式落实”深化责任体系建设,构建“内外结合、全域覆盖、全员尽责”的防御责任网。

对外通过“专题培训+现场讲解”模式,对全市130余名县乡级防汛责任人开展换个号防汛专题培训,更新洪水预警白名单445人,确保预警信息直达末端。对内优化市黄河防办组织架构,调整防御大洪水职能组设置,公布129名行政、技术、巡查“三个责任人”,不定期对行政责任人开展履职抽查,实现“责任清单化、履职可视化”。

专群联动,锻造黄河防汛“先锋队”

8月份的天气,烈日当空,热浪滚滚,户外地表温度节节攀升,滨州黄河王大夫控导处却是另一幅“火热”景象。应急拉练紧急集结的指令下达后,抢险队员们迅速集结,全员抵达指定地点。队员们排着整齐的队列,刚站定片刻便已汗流浃背,汗珠顺着脸颊滚落,在地面砸出一小片湿痕,衣服更是被汗水浸透,紧紧贴在背上。

图1

分组模拟险情时,队员们在高温中反复勘察“险情”现场,讨论抢险方案时声音因燥热而略带沙哑,却依旧思路清晰、分工明确。即使有人出现轻微中暑迹象,稍作休整便立刻重返“战场”,没人喊苦叫累,更没人临阵退缩。“团结一心万重山,齐心协力安全袭”。今年以来,该局以“专业化提升、实战化练兵”为宗旨,构建“专业机动抢险队+地方群防队”立体队伍体系,组织开展各类防汛抢险实战演练7次、参训300余人次,切实提升了防汛队伍的应急处置能力。

科技赋能,激活智慧防汛“数字引擎”

2025年,该局锚定“智慧防汛”核心方向,以科技为笔、数据为墨,将“天空地水工”一体化理念深植防御实践,推动防汛工作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预判”转型,涌现了多项科技与防汛深度融合的应用成果,如山东黄河首个低空飞行器起降场、六要素气象站、防汛智慧仓库等等,为滨州黄河安澜注入了硬核科技动能。

图2

“智慧防汛不是简单的技术叠加,而是让数据多跑路、人员少跑腿,让决策更精准、抢险更高效。”惠民防汛智慧仓库投入使用后,该局负责人精准地总结道。其搭载的智慧防汛系统依托国内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叠加高精数据与技术支撑,是集数字布防、仓储管理、防火防灾、AI问汛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

“这套系统把防汛全流程都装进了‘智慧大脑’,实用性特别强!”操作员一边演示一边自豪地说道。其数字布防体系可直接调用实时路况数据,自动规划从防汛仓库到各工程的最佳抢险路线,比传统路线规划节省30%以上时间,确保抢险队伍快速抵达现场;系统内置的可视化图表,能一键展示各工程备防石数量、“三个责任人”信息及联系方式、群防队伍巡查人数等全要素,实现防汛布防“一图统揽”;仓储信息模块无需复杂操作,管理人员用扫码枪扫描物资二维码或输入编码,即可完成防汛物资快速出入库;防火防灾模块更是实现“智能预警+主动提醒”,当摄像头识别到火焰或极端温度异常时,会立即触发报警并自动聚焦险情区域,同时系统内置的人工智能“小惠”会直接向所有责任人和分管领导手机拨打电话提醒,确保火情隐患第一时间处置。AI问汛模块则搭建了专属知识库,存入46项防汛规范性文件,工作人员可随时向人工智能提问,系统可快速整合文件内容给出精准解答,为防汛决策提供可靠参谋。

固本强基,筑牢防汛安全“双防线”

隐患排查除险患,物资充盈固防线。该局锚定“防大汛、抗大险”核心目标,通过精耕细作除隐患、多元扩容备物资,构建起“风险清零+保障充足”的双重安全屏障。

图3

在隐患治理上,该局始终秉持“汛期不过,排查不止”的工作理念,建立“全域普查、重点攻坚、动态清零”的闭环机制。汛前开展市、县两级防汛综合检查与防台风专项检查,采用人机配合“拉网式”排查法,对堤防、险工、控导、淤背区逐一核验;汛期推行分段巡查、定期探摸、重点研判模式,及时修复雨后水沟浪窝、土方缺失、根石走失等隐患。全年完成19处工程隐患整改,实施根石加固8531立方米、水毁修复1项,对22处重点工程“一事一策”制定防守方案,确保每一处风险点都有人管、有人盯、有人改。

在物资保障上,该局立足辖区实际需求,对国家常备物资进行全面清点核查,针对仓库物资缺口,深入考察资质优良、信用评级高的企业商户,经多轮面对面交流座谈,最终与5家企业签订国家常备防汛物资代储协议。构建起“国家常备为主、协议代储为辅、产能储备兜底”的完备物资保障体系,为防汛抢险提供坚实物资保障。

会商联动,破解水资源“丰枯难题”

疏水为农田,禾黍何离离。水是农业的命脉,尤其在春灌关键期,每一滴水都关乎着庄稼的长势与全年的收成。对于靠天吃饭、依水而生的种粮户而言,水资源能否及时、足量地输送到田间地头,直接牵动着他们的心弦。而一套科学高效的水资源调度机制,正是破解“用水难、调度乱”问题的关键。针对春灌等关键用水场景,该局创新建立了引水会商联动机制,实现水资源动态优化配置。今年春灌期间,通过该机制开展实时水量调度100余次,直接保障滨州市500余万亩小麦灌溉需求,助力夏粮增产丰收。

“往年这时候最愁的就是浇水,地块离渠远,等轮到自家时水早就少得可怜,眼睁睁看着麦苗打蔫。今年不一样了,渠里的水就像算好了时辰似的,到咱地头时哗哗淌得正欢。你看这麦子,穗头比去年沉半截,一亩地多打百十来斤没问题!咱庄稼人不懂啥大机制,就知道水够了、粮丰了,这日子就踏实。水浇在地里,暖在我们心里啊!”滨州市沾化区利国乡种粮户代表吴子忠在送来感谢信时感慨万千。引水会商联动机制的落地,不仅是一次制度层面的创新探索,更让水资源调度从“粗放式分配”转向“精细化供给”,让每一方水都用在刀刃上。这种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的制度设计,确保水资源精准供给,既解了农时之需,又暖了民心之盼。

图4

安澜不负千般苦,大河奔涌映初心。2025年的滨州黄河,责任闭环让防线更牢,专业队伍让底气更足,科技赋能让响应更快,物资充足让保障更实。从烈日下的实战练兵到屏幕前的精准调度,从田间地头的汩汩清流到工程之上的隐患清零,滨州黄河人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用实干与担当抵御水旱灾害,用智慧与坚守守护万家安宁。如今,黄河安澜向东流,沿岸田畴沃野、百姓安居,这幅“河畅、岸绿、景美、人安”的生动画卷,既是滨州黄河水旱灾害防御工作的亮眼答卷,更是对“黄河宁,天下平”的生动诠释。(党传焱)

编辑:田光 录入:李璐 审核:陈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