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11月18日讯 日月不居,大河奔涌,“山东黄河第一闸”——石洼分洪闸在一代代黄河人的守护下愈显壮观雄伟。暮去朝来,历久弥新,这座大闸亦悄然发生着新变化。
《东平湖滞洪区石洼闸分洪调度流程图》《引黄北干渠口门爆破流程图》……进入石洼分洪闸二楼会商室,一幅幅简洁美观的流程图整整齐齐地挂在会商室四面墙壁上,吸引着与会人员的目光。
东平湖滞洪区是确保黄河下游防洪安全的“王牌”,承担着分滞黄河洪水和接纳大汶河洪水的双重任务。由于洪水的复杂性和多变性,需要综合研判防洪形势来决定启用新、老湖区或全湖运用实施防洪调度,涉及多个分洪闸之间的有序衔接和有效配合。同时,随着近年来极端气象灾害频发,东平湖防洪形势和任务愈加严峻、繁重,对科学有效、精细调度东平湖防洪运用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如何更加直观系统地了解东平湖防洪调度任务,尽快掌握东平湖分洪程序、操作步骤,使复杂精细的《东平湖防洪预案》一目了然?编制结构清晰、逻辑性强的“流程图”便成为首选。
2022年初,山东黄河河务局提出“双高六出”工作理念,编制《东平湖防洪调度标准化流程图》成为东平湖防汛工作的一项重点任务。东平湖管理局立足实际,精细部署,紧紧围绕“出品牌、出亮点”工作目标,迅速调集防汛骨干力量成立编制工作专班,以《山东黄河防汛条例》《东平湖洪水调度规程》和历年《东平湖防洪预案》为依据,如火如荼开展编制工作,争取在汛前完成。
“东平湖防洪调度流程并非简单一条线下来的,同一时间各环节任务有重叠,往往出现多条支线任务同步进行,这就要求必须将各支线与主线有序衔接。”该局防办工作人员王强娓娓道来。
编制流程图要充分考虑东平湖滞洪区分洪运用时各环节任务得以科学、规范、有序进行,以确保洪水防御过程不出意外、不打乱仗。除此之外,为更好的发挥流程图的简便特性,图中用词用句、框架、颜色、箭头指向等,都经过了工作专班的反复斟酌商讨,力求做到内容全、步骤细,重点明确、关键清晰,保证简洁直观,不重、不漏。
知屋漏者在宇下,处在防汛工作最前沿的各县局及基层段所的业务骨干,也纷纷参与到对初稿的热烈讨论中,确保其实用高效、可操作性强。
历时近一个月,经过充分商讨、意见反馈和补充完善,前前后后共修改了20余次,最后顺利通过了省局审核,《东平湖防洪运用流程总图》《分滞黄河洪水调度流程图》等17幅流程图终于“新鲜出炉”。
《东平湖防洪运用流程总图》是总领,统筹展示东平湖滞洪区防洪功能、运用方式及分洪运用中分滞黄河洪水调度、分洪闸调度、阻水障碍物破除、移民迁安4大重点任务。
《东平湖滞洪区新、老湖区运用流程图》《石洼闸、林辛闸、十里堡闸分洪调度流程图》等16幅流程图是分支,主要包含“条件”和“指令”,进一步将分洪调度各实施环节细化分解,环环相扣,实现防洪调度流程化、格式化、规范化。
“流程图把复杂的东平湖分洪程序变的一目了然,不仅利于防洪调度,更利于完善‘河地’联防联控机制,凝聚防汛联动力量。”该局副局长孙百启介绍道。
流程图在印刷完成后已发至东平湖防指各级行政首长、各成员单位,并制作成一幅幅展板悬挂于各相关分、泄洪涵闸启闭机房内,成为防洪调度的“导航仪”。
路漫漫其修远兮,在保障黄河、东平湖安澜的道路上,他们将不断求索,以思想上的“破冰”实现治黄事业上的“突围”,努力建设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湖。(王新茹)
编辑:田光 录入:无 审核: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