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程远阔寄长河

——黄河河口管理局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成就巡礼

山东黄河河务局门户网站 时间:2022-11-24 来源:本站原创

本站11月24日讯   2021年金秋,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山东省东营市,考察黄河入海口,并在济南市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

历史的瞬间,定格成永恒的印记;激昂的笔触,挥洒出奋斗的姿态。

一年来,黄河河口管理局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践行“双高六出”,牢记嘱托使命,勠力写好黄河河口保护治理事业高质量发展优异答卷。

以担当之责 答好“安澜卷”

黄河安澜是中华儿女的千年期盼,也是黄河河务部门义不容辞的使命职责。

2021年,罕见秋汛咆哮而至,黄河河口管理局干部职工上下同心,守护黄河尾闾138千米河道,战胜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秋汛洪水。

清三控导工程修筑子埝加固防护全貌(孙长江 摄)

秋汛洪水安全入海后,黄河河口管理局干部职工安不忘危,完成水毁工程修复项目29个,开办全员业务能力提升班34期,举办抢险实战演练10次,开展“1+N”防汛物资存储模式试点工作,圆满完成调水调沙工作,密织黄河安澜防线。

利津县综合应急物资仓库(刘海艳 摄)

2022年,在东营黄河防汛抢险实战演练现场,抢险队员通过无人机巡查第一时间取得了直观、全面的基础资料,并实时传输上报,实现了智能化查险、报险。这是当时的一项记录:垦利分队出动无人机一架,对苇改闸控导工程进行工情险情巡查,15、16号坝靠主溜,17、18、19号坝靠大边溜,未发现险情。

五庄控导工程(巴志远 摄)

一年来,黄河河口管理局推进“三个全覆盖”提档升级和综合应用,建成视频监控设施315个,协调移动公司建设5G基站100座,配备视频会议系统35套、无人机19台,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

新安装的高清视频监控设施(吕子琳 摄)

河口北滩防洪工程行政责任人首次明确由河口区政府承担,理顺了黄河防汛责任制,实现了历史性新突破;防汛照明灯鳞次栉比,照亮了巡查路;地方政府投资的进滩路笔直延伸;黄河下游“十四五”防洪工程顺利开工,刁口河二期治理工程稳步推进……黄河河口管理局干部职工正笃行不怠、矢志不渝地守护着大河。

谋长久之功 答好“生态卷”

“2019年至今,累计清理整治问题562个,系统内问题全部完成整改销号,实现河湖问题动态清零。2022年,开展水利部、黄委遥感‘四乱’疑似问题清单核查工作,共排查问题3870个,认定‘四乱’问题34个;配合开展东营市河湖‘四乱’问题整改40天攻坚行动,清理整治问题105个,实现黄河还滩面积348万平方米。”说起全面推进依法治河管河,黄河河口管理局水政处副处长王滨列出了一系列数字。

核查河道(张志亮 摄)

这些数字是成果,也是干部职工从严从细守住生态“红线”的决心与信心。

今年以来,黄河河口管理局配合参与《黄河保护法》立法工作,开展了系列法治宣传活动,严格执行标准,加大执法力度,与沿黄群众共同奏响了黄河法治铿锵之音。

监督检查在建涉河项目(陈萍 摄)

5月26日,黄河河口管理局联合东营市中级人民法院、东营市生态环境局、利津县人民政府,在刁口河生态补水渠首罗家屋子引黄闸举行黄河口湿地生态环境综合修复基地启动仪式。这是黄河流域首个湿地生态环境修复基地,打造了集“水行政执法+司法保障+生态保护修复+基层治理”于一体的综合治理新模式。

河口湿地生态环境综合修复基地启动仪式(袁义龙 摄)

一年来,黄河河口管理局创新联勤联动工作机制,共建成2处黄河巡回法庭、3处法官工作室、2处司法修复基地、1处巡回检察工作室、3个生态警务室,扎实推进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整体保护、综合治理、系统治理工作。

生态保护警务工作展厅(王成锐 摄)

同心同向,聚力攻坚,河口大地生机盎然。2022年,该局实施生态补水1.9亿立方米,全面完成黄河三角洲湿地补水既定目标任务;刁口河流路生态补水继续提速,水头到达刁口河尾闾仅用50个小时;沿黄生态廊道建设完成植树8.26万株、植草243亩,绿意绵延,层林尽染……

聚奋进之魂 答好“文化卷”

扇面代表近代黄河三角洲,顶面花纹代表近代十条黄河入海流路;底座雕刻朵朵浪花,体现黄河入海、黄蓝交汇的地域特征……这是黄河河口管理局职工自主设计的黄河河口历史文化遗产标志碑。碑上的每一个细节,都具有特色与创意,写满了保护与传承。

河口历史文化遗产标志碑主体造型(神盈盈 摄)

2021年12月,第一批标志碑矗立在黄河河口治理遗产遗迹、历史流路入海位置及改道地点处。2022年6月,第二批33个标志碑启动制作程序。

为持续推进黄河河口文化保护传承线建设,黄河河口管理局擦亮“黄河入海”文化品牌,深挖特色文化资源,积极打造黄河入海文化遗产廊道,制作黄河河口历史文化遗产地图和黄河入海流路演变专题片,组织编写黄河河口工程名录、劳模名录,为黄河河口保护治理事业凝心聚力、培根铸魂。

为展示黄河入海流路的变迁,垦利黄河河务局在宁海顶点处建设了文化苑,展示治黄历程,彰显黄河精神。“宁海顶点是近代黄河三角洲的顶点,是黄河1855年在铜瓦厢决口夺大清河河道后形成的,因位于原宁海乡而得名。”该局办公室文化建设工作人员蒋伯骧介绍。

垦利宁海顶点文化苑(蒋伯骧 摄)

垦利宁海顶点文化苑是黄河河口管理局着力打造的文化阵地之一。为做好黄河河口文化推介工作,黄河河口管理局不断完善提升河口历史文化展室、利津黄河“一段一景”等文化阵地建设,建成八连控导治河文化园,设立2021年防御秋汛纪念碑,推进麻湾南展文化园建设,全面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新景观、新名片。

渔洼顶点(蒋伯骧 摄)

岁序易,华章新。长河涌,征程阔。

今后,黄河河口管理局干部职工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只争朝夕的信念、磨杵成针的毅力、行而不辍的追求,努力创造不负历史、不负人民的黄河河口保护治理新业绩!(神盈盈)

编辑:田光 录入: 审核: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