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扬帆 大河安澜

——阳谷黄河河务局“三个全覆盖+一个工程”应用纪实

山东黄河河务局门户网站 时间:2022-12-5 来源:本站原创

本站12月5日讯    大河奔涌,浪潮澎湃。

2022年以来,阳谷黄河河务局认真贯彻落实省局“三个全覆盖+一个工程”建设应用部署要求,立足工程实际,大力推进视频监控、无人机、视频会商系统和亮化工程建设及实践应用。从此,开启了“天空地人”立体化、智慧化工程巡查新模式,五级视频会商联动新模式,进而工程巡查覆盖面更广了,学习贯彻落实工作精神更方便了,工作效率更高了。

无人机  展翼高飞“巡检员”

无人机在手,会用、善用、爱用就成为了关键。该局定期开展无人机实操培训,无人机启停、航信设定、拍照录像、高度控制、方向、速度控制等功能由业务科室职工一一现场教学。同时,结合工作实际积极思考探索无人机在治黄业务中的创新应用,进一步开发“无人机全覆盖”应用潜能。


“看,无人机正往护堤地方向飞呢。”在阳谷北金堤上,一架无人机正沿着预设的巡航路线平稳地飞翔着,这次它的任务是检查临背河护堤地。

“以往人工巡查,上堤的人不少,但效率并不高,现在有了无人机,再也不用担心工程死角的巡查问题了,而且无人机拍摄的画面清晰流畅,大家都爱上了这个‘新成员’。”提起无人机,寿张管理段职工何德友自豪地说道。

视频监控  实时在线“记忆录”

既能实时监管,又能回放查看,可谓是守护工程安全运行的“贴心卫士”。该局在所辖工程范围内安设视频监控58处,各管理段会议室的大屏幕上,显示着重要堤防、险工、控导位置的实时画面。根据巡查需要,可点击鼠标通过360度高清摄像头定位自由转动,放大缩小、录制视频、截取图像等,也可预先设置点位进行自动巡查观看工程实时状况。


目前,该系统已在工程巡查、防汛、水行政执法、安全监测等方面得到了较好的应用。该局将持续探索各项工作的融合点,全力打造“一键巡查 多项工作同步开展”新模式,不断减轻基层劳动强度,提升工作效率。

视频会商  线上参会“好帮手”

“真好真好,足不出段就能跨越空间面对面参加上级的会议了,再也不用为开会出行担忧了”一位快退休的职工不禁感慨道。


“今天下午2:30,省局召开2022年山东黄河防汛动员会,各市、县局、基层管理段设分会场,请大家上午10:00入会调试,确保会议顺利进行……”自视频会商系统建成以来,通过视频方式收听收看上级会议,已成为该局工作的一部分。

工程管理、防汛、党建、疫情防控等各项工作,都可通过视频会商将工作部署、指示精神“面对面”传达到基层,极大地节省了时间和精力,收到了显著效果。

亮化工程  照亮夜巡“安澜路”

亮化工程建成后,每当夜幕降临之时,一盏盏明灯闪烁在陶城铺险工控导之上,犹如光明之火,照亮护河安澜之路。

昔日,难度高、危险性大、巡查效果不明显一直是基层职工夜间巡查面临的难题。该局主动向县政府汇报,积极与地方政府及阳谷县供电公司沟通,实地查看防洪重点部位线路架设位置及周边供电情况,在陶城铺重点工程部位安装112盏照明灯和13盏射灯。该套照明设备配套安装智能控制系统,可以设置灯具定时开关,也可通过电脑或手机APP实现随时远程操控,注重节约的同时又能满足照明需求,实现了照明灯具智慧化管理。

“如今,有了照明设备,再也不用担心夜间巡查河道看不清楚了,也极大地保证了巡查时的人身安全。”陶城铺管理段段长陈朝军道出了基层黄河职工的心声。

科技赋能,“智守”大河安澜。今后,阳谷黄河河务局将持续探索智慧应用平台与治黄业务的深度融合,切实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以科技支撑提升阳谷黄河智慧化建设效能。(李金涛 夏赟赟 陈守泰 王培超)

编辑:田光 录入: 审核: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