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2月28日讯 “四点一线两段”的水工程与水文化网络在这里铺展开来,“大河忧乐,长福邹平”文化品牌在这里叫响叫亮,“山东黄河文化建设示范点”“滨州黄河文化建设示范点”在这里熠熠生辉。一步步实践、一项项荣誉诠释着邹平治黄文化建设的光辉历程。
近年来,邹平黄河河务局全面贯彻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以回答时代之问、履行时代之责的行动,有力推动治黄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党建引领,助力“水利基层党建示范点”提档升级
“必须以党建为引领,进一步用好用活自有宣传阵地,进一步打造点面结合、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独具特色的邹平黄河的治黄文化,进一步叫响‘大河忧乐,长福邹平’文化品牌!”该局局长赵超博在文化建设专题会议上强调。
为确保“三个进一步”的目标任务明确、责任到人,该局成立文化专班,结合实际拟定梯子坝党建文化提档升级实施方案,在广泛征求全局干部职工意见的同时,邀请上级领导、专家参与方案审改;方案确定后,倒排工期,挂牌督战,抓紧时机加快建设进度,圆满完成了各项文化建设项目。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一句句铿锵有力的誓词从梯子坝坝头传来。
一段梯子坝,一部治黄史。作为此次党建文化提档升级的主脉络,邹平黄河务局对梯子坝现有文化资源重新整合,精细构筑起以党建红、防汛橙、工程青、安全黄、生态绿、法治蓝、廉洁白为主色调的“七色文化展示区”,同时集成四个篇章向社会公众展示人民治黄以来取得的成就,全方位、多角度展示邹平黄河党建文化发展成效。
河地融合,提升黄河文化软实力
目前,邹平市正在实施“南山北水”旅游战略,“北水”就是依托黄河工程和自然景观,结合沿黄一线的农林种植特色和历史文化及风土人情,规划设计打造邹平黄河生态旅游观光区。
“沿着黄河去码头”全国自行车精英赛的终点及颁奖仪式设在梯子坝广场;半程国际马拉松赛,邹平黄河堤防工程是赛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庆祝建党100周年首届“黄河一脉”全国书画邀请展启动仪式在梯子坝成功举办……近年来,邹平黄河河务局先后承揽全国性重大活动赛事5场,年接待市民5万人次以上,多次接待黄河系统内外参观学习,邹平黄河的社会影响力大大提升。
该局以治黄文化为纽带促进河地融合,与台子镇政府合作打造的“齐东古城遗址黄河文化园”于2022年底跻身AAA级国家旅游景区行列。文化园通过历史文物、雕塑小品等多种形式与手段,生动展现了齐东古城的兴衰起落与黄河的历史变迁,让5000年黄河文化和600年齐东历史走出素纸铅书,成为推动沿黄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文化力量。
河地联手共同建设黄河文化,为沿黄群众了解掌握黄河知识搭建了宣传教育平台,切实增强了沿黄群众和广大游客热爱黄河、宣传黄河、保护黄河的行动自觉。
统一思想,温润人心鼓舞斗志凝聚发展合力
青年强则国强。
如今,青年同志已经成为治黄工作的主力军,青年同志的思想文化建设也成为单位的重点工作。邹平黄河河务局持续关注青年职工的思想动态,全力引领、凝聚青年融入文化建设工作大局,培养青年成为治黄文化建设基石。
——提青年之能。把提升青年政治素养和政治能力放在首位,通过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学习等形式强化青年理论武装。积极组织参加上级举办的青年谈“双高六出”演讲比赛,“思辨青春”青年辩论赛,“我的阵地我来讲”宣讲等活动,让青年成为能说会干的全面手。
——强青年之力。努力打造优势互补、共建双赢的青年交流平台,与天桥黄河河务局、章丘黄河河务局达成共建意向,明确“活动互促、交流互访、资源互惠”的共建目标,促进双方青年交流互动,增强青年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聚青年之智。对职工书屋进行升级改造,每周五定期举办读书活动,打造书香机关、文化机关,充分激发青年投身模范机关建设、黄河文化传承等重点工作的活力。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蹄。未来,邹平黄河河务局将以邹平黄河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为抓手,系统深挖保护黄河文化遗产,完善构建“四点一线两段”邹平治黄文化格局,融合扩大品牌和点位辐射效应,让盛开的黄河文化之花芬芳永驻、长福梁邹。(刘潭)
编辑:田光 录入:无 审核:无